李 磊
(唐山市福家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0)
?
唐山市付家屯城中村改造施工測量技術分析及效果
李 磊
(唐山市福家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本文以唐山市付家屯城中村改造項目為背景,通過施工測量方案分析設計以及實施等工作,對測量精度控制良好,保障了施工的順利進行,為類似項目的開展建設提供了工程經驗。
關鍵詞:施工測量;城中村改造;測量精度
工程名稱:唐山市付家屯城中村改造項目;工程性質:高層底商住宅;工程質量等級:合格;工期要求:727天;總建筑面積:80808.55m2;建筑特點:一、二層局部為辦公和商業(yè)網點,以上為住宅;建筑層數:地下2層,地上最高為26層;結構形式:地下車庫為框架結構,地上部分為短肢剪力墻;抗震設防烈度:8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20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設計使用年限:50年;地基、基礎工程:地基為天然地基,基礎形式為筏板基礎,及柱下獨立基礎。
針對項目大、工程復雜、結構形式多樣的特點,項目組積極準備,首先在測量前對圖紙進行詳細審閱,明確各部位細部特點。然后通過與規(guī)劃局給定的依據點,利用自己的儀器進行校核,控制在要求范圍之內;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使用前要進行檢核,確定使用的穩(wěn)定性;針對項目小區(qū)大,結構復雜的特點,結合依據點制定測量方案,并計算細部放樣數據;施工前要對施工場地測量計算土方量及范圍等;平面控制測量方面:依據點位置建立控制網布設原則:先從小區(qū)范圍考慮,遵循“先大后小,由高控制低”的原則;依據小區(qū)內的各建筑樓房位置,將控制網在總平圖、首面圖、基礎平面圖等合理布設;各方格網點符合選擇要求;軸線控制樁外延并予以保護防止破壞。
2.1 平面控制網的布設
根據項目小區(qū)大、建筑群落密集、結構形式多的特點,建立2級控制網來進行項目的施工測量。對第一級控制采用建筑基線,貫穿項目小區(qū)南北與項目小區(qū)北側大學道;二級控制再根據建筑基線利用全站儀在各個單體建筑物周邊進行工程控制點的建立。兩控制等級均確定為二級。
2.2 平面控制點測設
以規(guī)劃局給定建筑紅線樁為基準,使用全站儀按照坐標法測設本小區(qū)建筑基線。以建筑基線為基準按照建筑物軸線進行開挖基槽邊界線,在土方開挖完成,進行結構施工時,以建筑基線為依據,測設軸線控制,特別是豎直向軸線控制以滿足結構施工的需要。
2.3 建筑基線精度
建筑基線平面控制的精度技術指標應符合二級導線規(guī)定:邊長相對中誤差(K≤1/15000),測角中誤差(mβ≤±12″)。
2.4 高程控制布設
本工程唐山市專業(yè)測量已測設了兩個高程控制點,并引測到建筑基線上。
3.1 高程測設
根據±0.00標高的絕對高程,確定在建筑物上的大概位置。以高程控制點為依據,用自動安平水準儀對高程點進行聯測,檢核其正確性。高程無誤后采用支水準路線測定±0.00標高,并定期進行復測。
3.2 小區(qū)住宅樓±0.00以下施工測量
(1)建筑基線樁位的校測:采用測量精度2″級、測距精度2mm+2ppm.D的全站儀對建筑基線每月復測一次,以防樁位位移。(2)平面位置細部放樣測量:根據基坑邊上的控制點,將全站儀架設在控制點上,經對中整平后,瞄準同一方向的樁位完成后視,將軸線投測到作業(yè)面上,并用紅油漆標注,墨線彈出。然后以施工圖圖紙為依據,放樣出相關軸線位置和門窗洞口邊線、柱邊線等細部線。每一施工段完成放線后,必須自檢合格后,才進行下一步施工。驗線時,允許偏差±10mm。(3)支立模板時的測量控制中心線及標高,檢驗模板垂直度檢測。
3.3 項目±0.00以上建筑物測量放樣
(1)平面位置測設。小區(qū)內各單體建筑物±0.00以上的軸線傳遞用激光垂準儀進行豎向投測。平面測量控制:(a)以內控點作為施工段的控制點。(b)內控點位置的首層樓板相應位置上預先埋設鐵件。澆筑建筑樓層頂板時,在垂直對應內控點位置上預留孔洞,便于軸線垂向投測。(c)預埋件埋設完畢后,將控制點所在縱橫軸線分別投測到預埋件上,用油漆做好標記。用全站儀進行校核,精度達到要求后作為平面控制基準。(d)激光接收靶由半透明毛玻璃制作而成,接收區(qū)域上以正交坐標線為中心劃分不同半徑的同心圓。根據施工流水段的劃分進行內控點的布設,每一流水段至少布設3個點。內控點豎向投測控制作業(yè)流程:首先將垂準儀安置在首層控制點上,對中整平后,將豎直度盤置為0°,開機,發(fā)射激光束,穿過樓板預留洞直射到激光接收靶上,調整焦距使激光束聚焦成光點,然后轉動儀器,激光點在接收靶上的軌跡形成圓圈,接收靶人員見光后挪動接收靶,使靶心與圓心重合,此時固定靶位,接收靶中心即控制點位置。單體建筑物軸線豎向投測的允許誤差:每層≤±3mm,每增高30m允許偏差增加5mm。作業(yè)層、細部線放樣:軸線控制點投測到施工層后,將全站儀分別置于各點上,檢查相鄰點間夾角是否為90°,校測每相鄰兩點間水平距離,檢查控制點是否投測正確。軸線測放完畢并自檢合格后,依圖紙設計尺寸放樣出洞口邊線、柱邊線等細部線。
(2)高程的傳遞。工程高程基準線分別布設在1層、11層和20層。首先從控制點將高程引測到首層便于向上豎直量尺處,彈出墨線,并用紅油漆標明高程數據;標高的豎向傳遞,用鋼尺從基準標高線豎直量取。施工層抄平之前,應先校測首層傳遞上來的3個標高點,當較差小于3mm時,取其平均高程引測水平線。當每一層平面標高抄測工作完成后,必須進行自檢,合格后,進行下一步施工。標高豎向傳遞的允許誤差:每層≤±3mm,每增高30m允許偏差增加5mm。
通過項目實施平面位置放樣精度與高程放樣精度均達到了規(guī)定范圍,并且軸線偏差小于5mm。
參考文獻
[1]覃輝,伍鑫.土木工程測量(第4版)[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3:274-294.
[2]鄭永旺,魯明星. 4萬噸/年聚甲醛項目土建工程施工測量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5(24):264.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