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歐美國家中,曾經(jīng)很流行存在主義哲學思想,并且在世界上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對于我國來說,薩特的存在主義思想,以及他所提出的三項基本原則,有著和西方不同的情況。筆者本文對于薩特主義的哲學思想的主要內容進行闡述,分析了薩特主義哲學思想在西方國家和我國的不同現(xiàn)狀。
關鍵詞:薩特 存在主義 存在先于本質
中圖分類號:B0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0-0392-01
在20世紀中后期,薩特作為胡塞爾門下的徒弟,是存在主義哲學的代表之一。在當時,尼采針對“上帝是否與認同在”提出了絕對意志論,他說:“生命的最強烈的、最高的意志并不存在于只是要求生存下去的斗爭之中,而是存在于斗爭的意志之中,存在于強力意志之中?!庇纱耍诤麪柡湍岵傻碾p重影響下,薩特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哲學思想,成為了存在主義的絕對代表。
一、薩特存在主義哲學的思想淵源
在二十世紀,現(xiàn)代西方哲學最為主要的流派之一就是存在主義,是哲學方面的非理性主義思潮,主要是強調個人主義思想以及主觀想法,情調人格獨立。存在主義一般是分為兩類,主要包括基督教存在主義和無神論存在主義。在丹麥的克爾凱《恐懼的概念》一書中曾經(jīng)奠定了基督教存在主義思想,克爾凱郭爾認為世界是唯一的存在,但是同時又認為世界上有上帝的存在,因此以克爾凱郭爾為代表的思想流派長時間內都在“世界上是否上帝”這個問題上。盡管后來階段相繼出現(xiàn)了雅思貝爾斯和馬塞爾等人,但是他們也沒有解決這一問題。
尼采曾是無神論存在主義理論的先驅,他提出了“上帝死了”、“重估一切價值”而且他提出的絕對意志論對歐洲哲學家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他主張將人類的權利意志充分發(fā)展直到極致,成為一定意義上的“超人”,從而取代傳統(tǒng)的人的存在。
二、薩特存在主義哲學的主要內容
1.存在先于本質
薩特有一句特別著名的論斷:“存在先于本質”,這也是薩特存在哲學主義的出發(fā)點。薩特認為哲學本身都存在一定的問題,他將哲學主義分為自在和自為兩種存在,如果想要搞懂這兩種概念首先我們應該明白薩特存在主義的前提條件。自在的存在主義意思就是指超出意識存在的事物,掩蔽在深處的東西,超乎人們的想像,盡管它一直存在,但是并不是必然事件,具有偶然性,人們沒有辦法從根源去認識。自為的存在是指人們主觀意識的存在,它屬于真正的存在,但是在存在的同時又是一種虛無的事物,它可以隨意變化,是自由的,沒有確定性。盡管自為的存在并不屬于什么東西,在未來總要成為什么東西,正是因為這種原因使得了對目前事物的不滿足和否定。從事物的本質上來說,自在的存在和自為的存在這二者之間是對立關系,可是兩者又有一定的共同點。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因為自為的存在需要衣服在自在的存在的基礎上,如果沒有自在存在作基礎,自為的存在將會變得抽象化。而且自為的存在賦予了自在的存在一定的意義。
2.自由理論
對于薩特思想來說,人們絕對自由是他自身存在主義思想的基礎和關鍵。薩特認為人們是展現(xiàn)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通過不斷的對自己的否定意識,人們的存在的基礎就是通過這樣的展現(xiàn)方式。薩特將人們的意識分為了三種等級:等級一“反思前”的意識,這種意識是虛無純粹的;等級二是“我思”意識,等級三是“反思意識”。在薩特看來反思前的意識才是真正的意識,人們是絕對自由的,人存在的基礎就是在絕對自由的基礎上。薩特分析了人們自由的原因:首先,假定世界上不存在上帝,人們的生活也沒有規(guī)則可尋,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人們自己去摸索;其次是人們沒有普遍的行為規(guī)范行為;最后人們對于事物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沒有客觀的事物規(guī)律可以遵循和依照;最后就是由于沒有客觀的事物規(guī)范,所以自己的行為規(guī)范不受約束。人們對于事物的善惡定義全部依靠自身道德理念規(guī)范。薩特認為人應該是絕對自由的,所以人們對于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全部責任,而且人們不僅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還需要對跟自己行為活動產(chǎn)生影響的事物負責,最終薩特稱之為人道主義精神。
三、薩特存在主義哲學之我見
1.薩特在西方
曾經(jīng)在二戰(zhàn)期間,由于戰(zhàn)爭的影響歐洲市場收到嚴重影響,特別是人們的情緒長期處于一種競爭悲觀的狀態(tài)中,知識分子更是長期處于抑郁不得志狀態(tài)下,自己的的才華得不到施展。此時薩特提出了人們絕對自由的思想,深受人們的歡迎,一時間成為了歐洲最流行的哲學主義。事物往往具有兩面性,物極必反是事物常態(tài),著名的薩特也沒有例外,在薩特晚年的時候逐漸有人開始質疑他的思想,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帶薩特死亡也沒有好轉,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2.薩特在中國
在中國八十年代時期,隨著人們引入的薩特哲學主義在中國引起了巨大反響,為中國的思想解放運動起到了推動作用??梢哉f薩特的哲學主義盡管在國外引起了很大的不滿和質疑,但是在中國一直被作為一種“偶像”主義,人們從不會去批評它,在中國得到了良好的發(fā)展。
其實筆者認為最科學的方法應該是融合了中西雙方的特點,將中西方文化融合,最終實現(xiàn)文化的沉淀與傳承。比如:我國漢語學家提出薩特哲學中一部分思想可以解釋老莊哲學中的一些概念,而且薩特的哲學思想之所以在西方國家不能夠發(fā)展下去,人們對其產(chǎn)生質疑,那是因為沒有老莊哲學的思想啟發(fā)。
結語
盡管薩特的存在的哲學主義思想也科學的角度缺乏一定的客觀性,但是也不能武斷的認定只有科學的思想才能對人們的生活起到一定的啟發(fā)指導作用。每一個理論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只要這個理論中蘊含了一部分對人們生活有益的事情就已經(jīng)足夠了。本文研究薩特的存在的哲學主義思想就是抱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tài)度,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完善人們的思想,推動社會的進步,指導人們的生活向著美好的未來奮力前行。
參考文獻
[1]詹志和.薩特存在主義哲學思想的文學化闡釋[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07,(11):1-4
[2]張首映.西方二十世紀文論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34):36-37
[3]方麗華.淺析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想[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0,(13):13-14
作者簡介:張政,(1994.7.29-),男,漢族,江蘇泰州人,單位武警警官學院,職稱學員,學歷高中,研究方向:現(xiàn)代西方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