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公允價值計量在我國的應用研究

      2016-12-13 06:29:35劉鳳玲
      關鍵詞:公允會計人員會計信息

      劉鳳玲

      (福建師范大學 經(jīng)濟學院,福建 福州 350108)

      ?

      公允價值計量在我國的應用研究

      劉鳳玲

      (福建師范大學 經(jīng)濟學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在正確認識公允價值在我國的研究現(xiàn)狀及應用現(xiàn)狀的基礎上,探討我國企業(yè)應用公允價值存在的外部、內部問題以及公允價值自身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構建基于公允價值的會計理論體系、培育公平交易的市場環(huán)境、加快會計人才隊伍建設、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以及改進估值技術的可操作性和第三層級公允價值信息的質量的對策。

      公允價值;研究現(xiàn)狀;問題;對策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使社會各界對公允價值會計爭議不斷,金融機構作為反對者指責公允價值是危機的罪魁禍首,因為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確認了子虛烏有的損失,報告的并非真實的財務狀況。所幸FASB(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和會計界作為支持者為公允價值進行了不懈的努力,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終于沒有停止使用公允價值。時至今日,圍繞著公允價值的爭論仍在延續(xù),但不可否認的是公允價值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隨著人們對其認識和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公允價值會計必將取代歷史成本,成為21世紀最主要的會計模式。

      一、公允價值計量應用的研究現(xiàn)狀及應用現(xiàn)狀

      (一)公允價值計量應用的研究現(xiàn)狀

      自2006年新會計準則的頒布,我國正式引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已將近10年,國內學術界對其進行了大量而廣泛的研究。筆者通過統(tǒng)計2006~2014年間,在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系列數(shù)據(jù)庫中篇名含有“公允價值”及“公允價值應用”的相關論文情況,來闡述公允價值應用在我國的研究現(xiàn)狀,表1、表2和圖1反映了各級期刊在各年度所發(fā)表的有關公允價值應用的論文情況。

      表1 公允價值的研究現(xiàn)狀統(tǒng)計表

      表2 “公允價值應用”的研究現(xiàn)狀統(tǒng)計表

      圖1 核心期刊中關于公允價值應用的研究現(xiàn)狀

      “公允價值”研究的總量方面,在CNKI中的檢索的2006~2014年公允價值相關的論文數(shù)量共有6 005篇:其中發(fā)表在國內核心期刊上的有1 122篇,發(fā)表在CSSCI中文社科引文索引上的有239篇,會計學A類權威期刊(主要是會計研究)刊登的總數(shù)僅55篇??梢哉J為近9年間研究公允價值在我國應用的學者可謂汗牛充棟,但有獨特見解和貢獻的論文卻鮮有多見。

      “公允價值應用”方面,圖1明顯反映了其研究現(xiàn)狀,核心期刊中“公允價值應用”相關的論文每年均占“公允價值”相關論文數(shù)量的較小比例,且這種比例并沒有上升的趨勢。2006~2014年間“公允價值應用”相關的論文數(shù)量共有192篇:其中發(fā)表在國內核心期刊上的有69篇,發(fā)表在CSSCI上的僅有3篇,分別是2008年、2011年和2012年,都是在發(fā)表在核心期刊《會計研究》上。2008年李紅霞總結了FASB和IASB(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關于公允價值的最新規(guī)定,詳細闡述了退出價格、市場參與者、主要市場和有利市場,以及公允價值三層級的含義,并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分析退出價格在我國應用的合理性問題、公允價值計量的可靠性問題如何解決,以及公允價值計量的實施成本高等問題,為公允價值在我國的應用提供了很豐富的理論分析[1]。2011年張敏等對實務界進行了調查,總結出調查者對公允價值的認識不夠深入,但對其前景充滿信心[2]。在企業(yè)中取得了較好的經(jīng)濟效果,但應用程度低的情況,站在市場參與者的立場對公允價值的應用給予了客觀有用的分析。2012年楊敏等對IASB新興經(jīng)濟體工作組第一次全體會議的綜述,闡述了IFRS13的主要內容,進而分析了新興經(jīng)濟體的市場特征及估值難題,以及應用公允價值計量準則的具體問題,并給出了建設性的解決方案,為我國CAS39的出臺和公允價值的推廣應用給出了有利的指引[3]。會計研究上的這3篇“公允價值應用”的論文都緊跟國際公允價值研究的最新進展,并結合我國新興市場的情況進行了較深刻的分析,數(shù)量雖少,質量卻極高,為“公允價值應用”相關的研究提供了參考。

      總的來說,有關公允價值在我國應用的研究多而不精,學術界仍然需要深度挖掘,注重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結合,不斷保持與國際會計準則的持續(xù)趨同,同時發(fā)展具有中國特色和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公允價值會計體系。

      (二)公允價值計量在我國會計準則中的應用現(xiàn)狀

      我國對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應用一波三折。我國最初引入公允價值計量屬性是在1998年,債務重組和無形資產(chǎn)等多項具體準則均有涉及;然而,實際應用不到3年,2001年修訂的企業(yè)會計準則便中止了公允價值計量,繼續(xù)堅持歷史成本的主體計量地位;2006年,財政部又出臺新企業(yè)會計準則,與公允價值相關的具體準則雖有18項之多,卻存在公允價值分散于不同準則的問題。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實現(xiàn)國際會計準則的統(tǒng)一、趨同是應對危機的唯一出路,我國基于目前的會計準則,于2010年構建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持續(xù)趨同的路線圖,旨在促使公允價值計量相關準則的出臺,從而進一步實現(xiàn)會計準則的國際持續(xù)趨同[4]。我國不斷加快公允價值計量準則的制定步伐,2012年5月17日財政部起草制定了CAS39的征求意見稿。緊接著,2014年1月發(fā)布了正式的、獨立的公允價值準則CAS39,對各具體準則涉及的公允價值計量的共同問題,進行了集中統(tǒng)一的規(guī)范。該準則的頒布彌補了我國企業(yè)會計準則的缺陷,向國際會計準則的趨同邁出了實質性的一大步,至此,我國的公允價值會計準則體系就形成了基本準則、具體準則和公允價值計量準則的理論框架[5]。

      隨著公允價值計量準則的推行,毋庸置疑未來將有很多業(yè)務涉及公允價值,公允價值必定在我國經(jīng)濟運行中大展拳腳。對于我國企業(yè)來說,如何應對公允價值計量帶來的會計核算問題,將是一項巨大的挑戰(zhàn)和機遇;對于準則制定和監(jiān)管機構來說,在我國有效的貫徹執(zhí)行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也是一項難題;同時,對于學術界來說,公允價值發(fā)展過程中凸顯的不足需要引起足夠的關注,在對公允價值應用現(xiàn)狀探討的基礎上,對存在的問題尋求更好的解決辦法,逐漸建立起完善的公允價值理論體系。

      二、我國公允價值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企業(yè)應用公允價值存在的外部問題

      1.公允價值會計與現(xiàn)行會計理論體系的矛盾突出

      公允價值會計蘊含著的對當代會計理論體系的顛覆,任何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fā)展有一定的路徑依賴,大大阻礙了公允價值的推廣。從整體構建來看,它們基于的財務報告方式的基本理論是相互矛盾的,構建路徑自然也存在明顯區(qū)別。出于中國市場經(jīng)濟不完善的特點考慮,我國傳統(tǒng)會計理論體系的構建遵循的是信息觀為主的財務報告方式,追求會計信息的可靠性以保證受托責任,通過外部披露來提高歷史成本的決策有用性;而公允價值會計理論體系下所遵循的財務報告方式是計量觀,會計是以計量為重心的,會計的主要目標是決策有用性,基于有效市場假說的異常,認為會計人員應設身處地地為用戶著想,有責任將公允價值會計信息提供在財務報表中以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而不是依靠披露。它們的構建路徑分別是:會計目標(受托責任與決策有用)—信息質量特征(可靠性>相關性)—如何反映(劃分會計要素)如何計量(歷史成本);會計的重心(計量)—會計目標(決策有用)—信息質量特征(相關性>可靠性)—如何反映(劃分會計要素)—如何計量(公允價值)。

      從局部來看,具體有以下幾個矛盾沖突。首先,公允價值會計堅持現(xiàn)行市場價值計量,即便是通過現(xiàn)值技術估計的未來現(xiàn)金流量信息,也是通過估計未來捕捉其現(xiàn)在價值,計價始終面向“現(xiàn)在”而非“未來”時點。而我國現(xiàn)行會計準則中最基本的會計要素(資產(chǎn))的定義,強調未來經(jīng)濟利益,堅持“未來”時點的計價,二者時點觀念的沖突非常明顯。其次,我國基本準則中的五種計量屬性,其核心是堅持歷史成本計量屬性的主體地位,多種計量屬性是平行、并存的;而公允價值模式則是對傳統(tǒng)計量體系的徹底否定,最終會以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全面取代歷史成本等計量屬性。

      2.非活躍市場環(huán)境無法孕育基于市場的公允價值

      目前最新的公允價值定義,如ASC820和我國的CAS39,都引入了市場參與者這一重要特征,強調和確保了公允價值是基于市場的而非自愿買方和賣方的脫手價格[6]。雖然我國已逐步形成市場經(jīng)濟體制,市場化程度取得較快發(fā)展,但市場化的轉型并沒有完全實現(xiàn),討論公允價值應用的市場環(huán)境問題,必須基于其定義,從市場參與者、脫手價格、有序交易三項市場因素進行分析。

      首先,從市場參與者來看,在我國不成熟的市場環(huán)境下,市場參與者還存在很多非理性的情況,參與雙方往往出現(xiàn)嚴重的信息不對稱,難以在熟悉情況的基礎上對相關資產(chǎn)進行合理的認知。更有甚者,關聯(lián)交易常常存在,得到的價格仍然無異于從前基于參與方預期的公允市價。其次,就脫手價格而言,我國的市場經(jīng)濟環(huán)境下缺乏公平價格的形成機構,在計量日市場參與者難以對核算對象的未來現(xiàn)金流量形成合理的預期,要找到一個較真實、公允的市場價格并不容易。再者,有序交易要求形成于相關資產(chǎn)、負債的主要市場或最有利市場,而我國,相對于活躍市場,非活躍市場更是常態(tài)[7],各類要素市場的運作環(huán)境仍在不斷完善,往往缺乏符合要求的市場,交易量和交易水平難以達到一段時間內持續(xù)的慣常市場交易活動,被迫交易和清算交易并不少見。

      3.會計人才隊伍的建設仍然任重道遠

      對于公允價值計量來說,企業(yè)獲得公允價值的主要來源是專業(yè)評估事務所的信息,再者就是企業(yè)的財務人員與評估團隊依據(jù)市場行情,憑借專業(yè)知識進行估值判斷[8],很大程度上受會計從業(yè)人員專業(yè)能力和主觀因素的左右。因此,會計隊伍的建設對廣泛、合理應用公允價值至關重要。然而,就我國目前會計隊伍的情況來看,會計人員的專業(yè)素質和職業(yè)道德還難以滿足公允價值推廣的需求。

      首先,會計人員供求失衡,導致許多公司非專業(yè)人員兼任會計職務。截至2015年底,我國注冊會計師10.14萬人,專業(yè)技術資格會計人員546.4萬人,其中:初級373.8萬人、中級160.7萬人、高級11.9萬人[9],遠遠無法滿足企業(yè)對會計人員的需求。其次,雖然會計人才隊伍逐漸壯大,但高專業(yè)素養(yǎng)的會計人員并不多。龐大的會計專業(yè)資格和職業(yè)資格隊伍中,注冊會計師和高級會計人員分別僅占21.82%和2.14%。而公允價值勢必涉及眾多的專業(yè)判斷,唯有扎實且廣泛的專業(yè)知識,才能對公允價值進行準確的界定。再者,會計人員自律性不足,容易被管理層利用進行盈余操縱,整體職業(yè)道德有待提高。在諸多盈余操縱的案例中,公司會計人員都難辭其咎,比較常見的是利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和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的公允價值變動幫助管理層粉飾和平滑利潤,提供虛假的財務報告信息。

      (二)我國企業(yè)應用公允價值存在的內部問題

      我國企業(yè)應用公允價值存在的內部問題主要是,公司治理結構的缺陷為公允價值盈余管理提供了便利。會計信息與公司治理相互影響、相輔相成,在涉及大量估值和職業(yè)判斷的公允價值會計體系下尤為如此。侯曉紅,趙靈敏研究表明,公司治理對公允價值相關性有顯著的正向作用[10],因此公司治理結構的好壞影響管理者決策,好的治理結構帶來更加理性的思考,公允價值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隨之提高。我國公司治理結構缺陷的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我國企業(yè)普遍存在股權高度集中,一股獨大的現(xiàn)象嚴重,放大了提供虛假公允價值信息風險。在我國很多公司帶有家族企業(yè)的特征,董事會成員以及公司高管之間存在密切的關聯(lián)關系,實際控制人、監(jiān)督權、決策權都由一人掌握,治理問題嚴重。據(jù)夏穎統(tǒng)計,截止到2012年,所有在深圳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的325家民營企業(yè),至少96 家企業(yè)的實際控制人的控制權大于50%,且擁有公司50%左右的所有權,約占所有民營企業(yè)的29.5%[11]。其次,獨立董事薪酬低,缺乏激勵作用,不能對會計信息(尤其是公允價值會計信息)的質量和透明度實行應有的監(jiān)督。在利用公允價值進行盈余操縱的多數(shù)案例中,獨立董事對企業(yè)有違會計信息透明度的決議都發(fā)表了無保留意見,對管理層利用公允價值進行盈余操縱的行為視而不見,獨立董事制度流于形式。

      (三)公允價值自身存在的問題

      1.第三層級公允價值會計信息相關性和可靠性較低

      由于市場環(huán)境和公允價值估值模型的應用條件都不成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依據(jù)三個層次確認公允價值并不容易,我國對于采用公允價值層級理論,尤其是第三層級一直懷謹慎態(tài)度。鄧永勤,康麗麗研究表明,從level1到level3,反映的公允價值信息的相關性逐漸減弱。同時,公允價值計量依賴的變量也逐漸增多,其可靠性自然受到質疑,投資者賦予的參考比重也相應降低[12]。安然、銀廣夏等眾多案例都證實,第三層級的公允價值會計信息質量較差,其計量結果導致企業(yè)虛增盈余、過度消耗和瘋狂擴張等行為,必將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因此,在我國無論金融危機是否消除,第三級估計都是不必要的:如果市場正常,一、二級估計足矣;如果存在經(jīng)濟危機,可觀察輸入值已難以尋覓,第三級估計更加稱不上“公允”二字[13]。

      2.公允價值的估值可操作性差

      當市場不再活躍時,一些資產(chǎn)、負債的公允價值計量由第一、二層次轉至第三層次,轉而采用估值技術而非市價來計量。我國目前的經(jīng)濟和制度環(huán)境下,公允價值估值技術的可操作性還存在很大的問題。一方面,CAS39對公允價值的估值技術并沒有具體的規(guī)定,作為經(jīng)濟人的企業(yè)會基于自身利益任意選擇估值方法確定公允價值,不同的估值技術得出的結果未必相同,需要進行進一步的主觀選擇,加大了估值的操作難度和不確定性。另一方面,估值不完全是藝術也不完全是煉金術,而是一個金字塔,考慮了普遍的基本經(jīng)濟學原理,如供給、不足、需求、替代和效用的專業(yè)判斷,因此,估值方法取得的公允價值帶有較多的主觀因素,如運用收益法中的現(xiàn)值技術,未來現(xiàn)金流量的金額、時間和折現(xiàn)率均需要會計人員進行判斷,容易形成操縱利潤的嫌疑。

      三、我國推廣公允價值應用的對策建議

      (一)逐步構建基于公允價值的會計理論體系

      我國現(xiàn)行的基于歷史成本原則的會計理論體系,實際上是混亂而自相矛盾的。筆者傾向于認為公允價值是一種復合計量屬性,它與其他計量屬性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我國現(xiàn)行準則將五種計量屬性并列,是掩蓋了主、次之分。

      公允價值會計從真實反映的會計目標出發(fā),是對我國現(xiàn)存會計理論體系的顛覆,能夠解決“會計目標要求決策有用與歷史成本只能滿足可靠性”的矛盾和尷尬。公允價值會計理論體系與公允價值會計實踐互動共生,我國應致力于構建以公允價值為主體的會計理論體系,用以指導公允價值會計的具體實踐。首先應做到,將會計的重心回到計量上來,從真實反映的會計目標出發(fā),提供真實的計量信息,進而劃分會計要素分類反映會計信息,以一個內部銜接、前后一貫的理論體系,確保公允價值會計的領導中心地位,滿足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和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二)為公允價值的發(fā)展培育公平交易的市場環(huán)境

      獲得高質量公允價值會計信息的基礎是活躍的市場環(huán)境,因此,我國應借鑒西方經(jīng)驗,創(chuàng)造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市場環(huán)境。繼續(xù)深化經(jīng)濟的市場化程度,構建統(tǒng)一開放充分競爭的市場,有效控制資產(chǎn)價格泡沫的膨脹,積極培育和發(fā)展產(chǎn)品要素市場,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具體到市場參與者,應拓展信息使用者獲得信息的途徑,以逐漸減少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消除非理性的因素和關聯(lián)交易,使參與者在充分熟悉情況的基礎上對相關資產(chǎn)進行合理的認知。脫手價格方面,構建與國際接軌的資產(chǎn)評估方法體系,為企業(yè)取得公允價值提供一個可靠、經(jīng)濟的途徑,便于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對資產(chǎn)、負債的未來現(xiàn)金流量形成合理的預期,形成一個較真實公允的市場價格。有序交易方面,不斷完善各類要素市場的運作環(huán)境,如成熟的證券市場、生產(chǎn)資料市場和產(chǎn)權交易市場,創(chuàng)造符合多種類且非同質資產(chǎn)和負債要求的交易市場,保持一段時間內持續(xù)的、慣常的交易量和交易水平,以利于獲得有效的公允價值。

      (三)加快會計人才隊伍建設

      公允價值的確定有賴于高素質的會計專業(yè)人才。一方面,企業(yè)應緊跟時代的步伐和形勢的發(fā)展,根據(jù)自身情況,有針對性地加大對公允價值理論和實踐的培訓投入,提升企業(yè)會計人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為企業(yè)運用公允價值營造有利的環(huán)境。某對外貿易集團公司在公允價值的具體實踐中,在正式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之前,對總公司45位會計人員實施了專門培訓,并經(jīng)過多次會議討論嚴格劃分了各個崗位財務人員的工作范圍和職責權限,明確權責界限、定職定責。此外,集團與下屬4個子公司的會計部門分別推薦一位會計人員,組成了公允價值會計聯(lián)絡組,以便定期交流和討論公允價值運用的相關事宜,及時預防和解決公允價值會計實行過程中面臨的難題,從而保證公允價值財務報告的真實可靠。另一方面,要注重守法和職業(yè)道德的教育,幫助會計人員樹立正確的觀念,促使其在進行公允價值估值的過程中堅守立場,避免利用公允價值進行盈余操縱的不法行為。

      (四)完善我國企業(yè)的治理結構

      合理的公司治理結構,有利于提高公允價值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相反,若缺乏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結構,公司管理層更有可能在利益最大化的驅使下利用公允價值盈余操縱提供虛假會計信息[14],因此,要發(fā)展公允價值會計必須致努力完善我國的公司治理結構。首先,要提高上市公司股票的流動性,使大股東之間能夠相互制衡,遏制一股獨大對公司的控制,為合理確定公允價值奠定市場基礎。同時,完善二元制的決策和監(jiān)督機制,明確劃分股東大會、董事會、監(jiān)事會、審計委員會和經(jīng)理層各自的權利界限,股東大會是企業(yè)最高權力機構,董事會是公司治理的核心,經(jīng)理層是董事會決策的執(zhí)行者。其次,聘任沒有關聯(lián)關系的外部人員作為獨立董事,并加強對獨立董事的激勵機制。建立起激勵與約束相容的治理機制,有助于正確實施公允價值會計,發(fā)揮決策有用性功能。

      (五)改進估值技術的可操作性和第三層級公允價值信息的質量

      公允價值的第一級和第二級估計是中立、可信的價格,而第三級估計是主體按不可觀察的變量自行決定的價格,難以稱之為“公允”的價值。我國堅持與國際會計準則持續(xù)趨同,終止第三級估計從目前來看是天方夜譚,只好退而求其次,盡量不采用第三級估計,在不得不使用時,努力改善第三層級公允價值信息的質量。公司應在遵循成本效益原則的前提下,盡可能詳盡披露第三層級公允價值計量所依據(jù)的假設以及價值的確認方法。拓展第三層級公允價值信息的披露范圍,限制主觀因素的發(fā)展空間,有利于增強公允價值會計信息的可靠性,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觀公允的信息。

      公允價值估值技術的可操作性,特別是現(xiàn)值計量的困難阻礙公允價值推廣的瓶頸。針對市場中可觀察輸入值不足的問題,資產(chǎn)評估的專業(yè)能力將得到有效發(fā)揮,并以獨立客觀公正的評估專業(yè)服務增強可靠性。首先,我國應借鑒國際上的先進經(jīng)驗,致力于建立完善的資產(chǎn)評估體系,當然這是屬于市場機制需要努力的范疇。其次,不存在可直接取得的市場價格時,需要大量采用收益法(尤其是現(xiàn)值法),因此應特別加強收益法的研究,比如為未來現(xiàn)金流量和折現(xiàn)率有關的市場信息建立數(shù)據(jù)庫,作為會計人員判斷的參考,盡量減少主觀因素對估值結果的影響。再者,細化估值技術確定方法,準則中須明確使用現(xiàn)值技術的條件,以及未來現(xiàn)金流量和折現(xiàn)率的選擇依據(jù),避免不同估值技術和方法帶來的模糊性。

      四、結論與啟示

      在研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公允價值應用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是有其內在一致性的,可以說是相互影響、互動共生。如圖2所示,對公允價值面臨的問題進行一個系統(tǒng)的分析。首當其沖的是會計理論體系,它作為一個總的指引規(guī)范著一切的財務會計事項,其內部存在的矛盾沖突,為公允價值的推廣應用埋下了禍根。在公允價值應用的大環(huán)境下,由于非活躍市場成為我國應用公允價值的常態(tài),很多資產(chǎn)、負債的價值由第一、二層次轉至第三層次,轉而采用估值技術而非市價來計量。而在運用估值技術的過程中,若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缺陷,會計人員的職業(yè)道德將受到極大的考驗;加之估值技術本身操作難度大,對會計人員的專業(yè)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要求比較高,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導致公允價值會計信息難以獲得,即便獲得公允價值信息質量也無法保證。

      圖2 公允價值應用中存在的問題之間的相互影響

      公允價值應用問題的解決也須形成一個系統(tǒng)。首先,會計理論體系是公允價值會計賴以存在的理論框架,其改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事實上,公允價值與整個基于歷史成本的會計理論體系是存在根本矛盾的,但這是一項巨大的系統(tǒng)工程,目前能做的是從細微入手,步步改進。其他問題的解決亦是有章可循,應按合理規(guī)劃的節(jié)奏進行。綁定理論認為處于透明度較高的市場上的企業(yè),能夠被迫適應較苛刻經(jīng)濟和法律機制的規(guī)范,從而主動改善公司治理水平,間接削弱控股股東的權利,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有效保護投資者利益。因此,市場是公允價值運用的關鍵,要實現(xiàn)向活躍市場的質的轉變需要量變的積累,應在不斷完善的市場機制和公司治理環(huán)境下,著手會計人才隊伍的建設,嚴密第三層級公允價值信息的披露,從外部、內部和公允價值自身三管齊下,全面改善有估值和判斷成分的公允價值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

      公允價值的研究已逾百年,我國正式引入公允價值也已將近10年?;仨耸辏m然我國學術界和準則制定機構對公允價值的研究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卻仍然路漫漫其修遠兮。筆者進一步分析我國應用公允價值在企業(yè)外部、內部和估值自身面臨的諸多困境,并給出了淺薄的建議,希望對公允價值后續(xù)的研究和應用有所裨益。

      [1]李紅霞.公允價值計量問題的國際進展及其在中國應用的思考[J]. 會計研究,2008(10):18-24.

      [2]張敏,簡建輝,張雯,等.公允價值應用:現(xiàn)狀、問題、前景——項基于問卷調查的研究[J].會計研究,2011(4):23-27.[3]楊敏,李玉環(huán),陸建橋,等.公允價值計量在新興經(jīng)濟體中的應用:問題與對策——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新興經(jīng)濟體工作組第一次全體會議綜述[J].會計研究,2012(1):4-9.

      [4]會計研究編輯部.中國企業(yè)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持續(xù)趨同路線圖[J].會計研究,2010(4):89-90.

      [5]李高波.公允價值計量準則( 征求意見稿)與現(xiàn)行準則的關系[J].財會月刊,2012(12):82.

      [6]JAMES P. CATTY. The professional’s Guide to Fair Value: The Future of Financial Reporting[M].Hoboken,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2012:9-14.

      [7]胡庭清,謝詩芬.非活躍市場環(huán)境下公允價值計量相關問題研究[J].當代財經(jīng),2011(7):110-121.

      [8]張敏,簡建輝,張雯.公允價值應用:現(xiàn)狀、問題、前景—項基于問卷調查的研究[J].會計研究,2011(4):23-27.

      [9]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2016年度全國會計專業(yè)技術中、高級資格考試有關問題答記者問[EB/OL].[2016-05-12].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xinwen/201602/t20160229_1796228.html.

      [10]侯曉紅,趙靈敏.公司治理對公允價值相關性的影響研究[J].工業(yè)技術經(jīng)濟,2012(12):121-130.

      [11]夏穎.民營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對內部控制環(huán)境影響分析——基于“萬福生科”的案例[J].新會計,2015(2):40-42.

      [12]鄧永勤,康麗麗.中國金融業(yè)公允價值層次信息價值相關性的經(jīng)驗證據(jù)[J].會計研究,2015(4):3-6.

      [13]葛家澍.公允價值會計研究[M].大連:大連出版社,2011:103-112.

      [14]PATRICIA M. DECHOW, LINDA A. MYERS, CATHERINE SHAKESPEARE. Fair Value Accounting and Gains from Asset Securitizations: A Convenient Earnings Management Tool with Compensation Side-Benefit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10, 49 (1):2-25.

      (責任編輯:楊燕萍)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in China

      Liu Fengling

      ( School of Economics,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Fujian 350108,China)

      Based on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and application status of fair value in China, the article discusses external and internal problems of the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in enterprise, as well as its own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build the accounting theory system based on fair value, cultivating the market environment of fair trade,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perfecting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 operability of valuation techniques and the quality of the third level of fair value information countermeasures.

      fair value; research status; problem; strategy

      10.3969/j. issn.1672-7991.2016.02.021

      2016-01-10 ;

      2016-03-22

      劉鳳玲(1992-),女,湖北省襄陽市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財務會計。

      F230

      A

      1672-7991(2016)02-0116-07

      猜你喜歡
      公允會計人員會計信息
      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需要轉出嗎?
      小議會計人員職業(yè)判斷行為的合理性
      探討企業(yè)會計信息披露問題
      我國將建立會計人員誠信檔案
      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探討
      中國商論(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09
      關于基層會計人員職業(yè)素養(yǎng)的探討
      加強往來款清理 提升會計信息質量
      對公允價值計量:CAS 39的思考
      中國商論(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52
      事業(yè)單位如何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
      人間(2015年19期)2016-01-04 12:47:04
      加強會計人員職業(yè)道德建設的對策研究
      广东省| 固阳县| 霍林郭勒市| 彭州市| 浪卡子县| 沧源| 新邵县| 白银市| 富顺县| 遂昌县| 西藏| 进贤县| 扎赉特旗| 崇仁县| 武强县| 新干县| 营口市| 石屏县| 上思县| 分宜县| 海伦市| 民权县| 安吉县| 云梦县| 印江| 东海县| 镇原县| 奉新县| 青铜峡市| 双柏县| 米脂县| 五大连池市| 屏山县| 图木舒克市| 阳春市| 通道| 松滋市| 泽库县| 友谊县| 丰县| 芒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