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鈞
我為什么不給兒子辦“高考移民”
■張麗鈞
單就為孩子辦不辦“高考移民”一事而言,我學校的老師可以分為兩派——“辦派”,“不辦派”。在一個公開的場合,大家曾激烈爭論過這個問題?!稗k派”說:我們家的錢早晚是孩子的,把錢花在這上面,讓孩子有機會進入更高一個層次的大學,由此開辟更為廣闊的人生之路,最值!“不辦派”說:花錢給孩子買個“投機心”,讓他覺得凡事都可以用錢擺平,從而變成李天一第二,不值!
我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家的故事——
我兒子讀高二那年,一個大師姐找到我,問我是否給孩子辦“高考移民”。她說:“把戶口辦到北京,高考就可以占100分左右的便宜!并且,你姐夫?qū)δ莻€中介有恩,他只跟咱要個成本費,比別人少花五六萬呢!——辦吧!為了孩子的前途,花點錢值??!”舉目四望,為孩子辦“高考移民”的家長可真多啊!仿佛這是一個對子女的獻大愛之舉,也是一個對家庭的負大責之舉。有這樣的大好機會,我似乎不應該錯過。
回到家,在餐桌上提起此事。兒子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說的話我至今還記得清清楚楚:“別讓我背著債去上學??!”他爸爸也憂心忡忡地說:“咱們今天給他買低高考門檻,明天誰給他買低成功門檻?”我思來想去,終于做出了決定,給大師姐發(fā)了個短信,告訴她說我兒子不辦高考移民了。大師姐一收到短信就急了,打來電話說:“你們怎么算不清賬啊?!你兒子成績那么優(yōu)秀,辦個北京戶口輕而易舉就進清華北大了,但要是在本省考,他絕對進不了這樣的頂尖大學!你們要是拆兌不開錢,我就先給你們墊著……”我說:“不用啊大姐,真的不是錢的問題。”
我總結(jié)出了給兒子辦高考移民的“六宗罪”:
一、讓孩子生出“負債感”。他與父母的關系,突然就變成了“債務人”與“債權人”的關系。這份憑空多出的沉重,會令他遠離輕松愜意。
二、讓孩子生出“作弊心態(tài)”。一個用錢買低的門檻,可能會使他輕狎了所有的門檻,在獲得了關乎“鉆營”的啟蒙之后,他開始視舞弊為智慧。
三、削弱了孩子的斗志。當他明白了自己的高考分數(shù)將比本省小伙伴的高考分數(shù)“更值錢”之后,他會不由得松懈下來,他會這樣想:反正有那100分墊底兒呢,我根本就用不著太拼。
四、一家人奔波勞頓。模擬考試、報名、體檢、高考,都要去戶口所在地,家長少不了陪同前往。舟車勞頓、環(huán)境陌生,讓孩子不勝其苦,再加上前一項的“松懈”,可能要“吃掉”孩子的100分左右,那花錢“買來”的100分,爽爽地被清了零。
五、身為班長,他成為了自己班級“游戲規(guī)則”的破壞者。
六、即便只給中介一個“成本費”,那也成為了他們骯臟利益鏈條上的可悲一環(huán)?!谖铱磥?,“高考移民”,這四個字上沾染著某種可怕的毒素,一旦感染,終身難愈……
因為沒有給兒子辦“高考移民”,他人生的路走得相對艱辛了一些。然而,對于篤信“吃苦就是吃補”的他而言,這些艱辛,反成了他人生行囊中一筆“金不換”的財富。戒除僥幸心理,篤信自身的力量,不找借口找方法,這些好心態(tài)無疑為他的人生加了分。
今天,我很慶幸當初做出的那個決定。盡管我的兒子沒有進清華北大,但是,這不妨礙他成為清華、北大畢業(yè)生的上司。他人格完善,坦蕩磊落,樂觀向上。我曾在寫給他的一篇文章中這樣說:“孩子,你是我遞給世界的一張名片”?!业拿H拿得出手,因為,它有過自己的拒絕與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