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里
(甘肅省地質調查院,甘肅 蘭州 730000)
青海省玉樹縣多那昂鉛鋅礦地球化學特征
劉海里
(甘肅省地質調查院,甘肅 蘭州 730000)
礦區(qū)位青海省于西南三江北西段成礦區(qū)的江達—貝拉印支期銅、鉛、鋅、銀、鐵成礦帶西北緣,該區(qū)帶處在囊謙-雜多銅鉛鋅成礦帶上,區(qū)內主要礦產為銅鉛鋅礦,已發(fā)現的銅鉛鋅礦化點10處,分布在斷裂構造帶上,主要與次火山巖密切相關。新發(fā)現的多那昂鉛鋅礦化帶就位于該帶東南部同一成礦構造帶上。在測區(qū)根據銅銀鉛鋅多金屬成礦帶的地質特征,結合地球化學異常、地質背景,確定了找礦靶區(qū),并通過巖石測量在測區(qū)取得了較好的找礦效果。通過對該礦點的地球化學特征敘述,對該區(qū)成礦特征進行了初步總結,為該帶尋找同類型礦床提供具有參考意義的資料。
多那昂鉛鋅礦;地球化學特征
多那昂鋅礦位于青海省南部,行政區(qū)劃隸屬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礦區(qū)距玉樹縣城10km,汽車沿便道可達礦區(qū),交通基本方便。礦區(qū)地處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南麓,橫斷山脈西北端。海拔在4200~4600m左右,相對高差一般在200~400m。測區(qū)地球化學景觀總體上屬于高寒山區(qū)的三江源區(qū),測區(qū)東部與高山峽谷區(qū)相鄰。整個景觀區(qū)域,地形復雜,水系發(fā)育,物理風化與化學風化作用并存,元素遷移形式多樣,水系沉積物中信息豐富,能較好地反映源區(qū)的地質及礦產特征。
礦區(qū)出露地層下石炭統(tǒng)、下第三系始新統(tǒng)(如圖1所示)。下石炭統(tǒng)出露三組:一組為碎屑巖組(C1zd1)巖性為灰綠色砂巖、硅質巖、硅質砂巖夾紫紅色鈣質粉砂巖及中酸性火山巖、礫巖及石膏;一組為下碳酸鹽巖組(C1zd2)巖性為灰色厚層狀灰?guī)r;第二組為上碳酸鹽巖組(C1zd4)巖性為淺灰色灰?guī)r。下第三系始新統(tǒng)(E2b)巖性為砂巖、火山角礫巖、集塊巖等。
礦區(qū)見喜山期侵入巖體,有兩種巖體:正長斑巖體(ξπ61),粗面巖(τ61),兩巖體出露面積較小,內見閃長斑巖脈、輝綠斑巖脈、粗面巖脈、玄武巖脈。在囊謙盆地中。見北西向斷裂一條,次一級近東西向斷裂為含礦斷裂。
礦區(qū)內見前人區(qū)調工作中發(fā)現的一鉛高值點。沿北西向構造工區(qū)外圍還分布多處鉛高值點及銅礦化點。
圖1 礦區(qū)地質礦產圖
3.1 1:20萬異常地球化學特征
從表1看出該異常Pb、Zn、Ag異常明顯,其中Pb元素異常面積30km2,最高值101.7×10-6,平均值61.04×10-6,異常具中、外分帶;Zn元素異常面積15km2,最高值106.77×10-6,平均值98.1×10-6;Ag元素異常面積10km2,最高值229×10-9,平均值164.5×10-9,異常具中、外分帶,上述三元素異常套合較好,為該區(qū)主成礦元素,成礦前景好。
3.2 1:5萬異常地球化學特征
在1:20萬異常區(qū)核心部位布置1: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工作,面積51km2,綜合異常特征見表2及圖2。
從表2可以看出,多Hs-2綜合異常元素數量達10種,元素組合種類較多,有高、中、低溫熱液元素組合及常量元素組合,Cu、Pb、Mo、Hg、W、Au六種元素異常強度高、面積大,內、中、外三帶齊全;Sb、Ag具中、外分帶,Zn、As僅具外帶,該綜合異常套合程度高,是以Cu、Pb、Mo為主成礦元素的異常。
表1 1:20萬異常特征表
表2 1:5萬綜合異常特征參數表
多Hs-3綜合異常內Zn元素最高值達1574.2× 10-6已接近其邊界品位,Pb、Zn兩元素異常強度高、面積較大,內、中、外分帶齊全,異常套合好,是以Pb、Zn兩元素為成礦前景的異常。
通過對1:5萬水系結果進行因子分析,認為:
F1元素組合復雜,Pb、Ag的礦化組合從該區(qū)已發(fā)現的礦化線索來看,控礦因素主要為破碎帶,而Sb、As在該因子的出現,反映了低溫熱液活動及構造運動使Pb、Ag、Mo等元素得到富集,Mo在該因子出現與碳酸巖同巖體的接觸帶有關。所以該因子代表的地質條件使本區(qū)Pb、Ag、Mo礦化形成和分布的一重要因素。
F2為一基性組分因子,反映了區(qū)內基性火山巖活動。
F3As、Cd反映低溫熱液活動及構造運動使Pb、 Zn得到富集。
圖2 1:5萬水系沉積物組合異常圖
表3 多那昂工區(qū)各正交旋轉因子元素組合表
從以上分析來看,F1、F2更能反映本區(qū)地化特征及地質背景,F1表明構造是該區(qū)主要控礦因素,F3、F4亦說明這一點,Pb、Zn、Ag礦化主要與構造有關,而Mo與碳酸巖同巖體的接觸帶有關。F2、F4、F6反映該區(qū)多期次巖漿活動特點。
3.3 礦區(qū)特征
利用地化剖面對多Hs-3異常進行了檢查,該異常的地層為下石炭統(tǒng)雜多群上碳酸鹽巖組(C1zd4),巖性以灰?guī)r為主夾少量砂板巖,異常元素強度特征見表4,可以看出與全域相比,各元素含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以該地層斷裂破碎帶中升幅比例較大,Pb、Zn、As峰值超過邊界品位,巖性為褐鐵礦化斷層角礫巖。
表4 多Ⅱ剖面異常元素強度特征表
HS-3異常的檢查中除發(fā)現一些小規(guī)模褐鐵礦化裂隙外,還見到一寬約20m的褐鐵礦化構造破碎帶,該破碎帶位于下石炭統(tǒng)上碳酸鹽巖組(C1zd4)中,主要由褐鐵礦化斷層角礫巖組成。該礦化帶位于一張性為主的斷裂破碎帶中,據異常分布及地表追索,礦化斷裂長約2200m,礦化帶長約1000m,寬約20m,品位Pb0.03~1.311×10-2,Zn0.05~1.86×10-2, Ag0.2~3.3×10-6。
成礦類型為構造蝕變巖型,礦石類型有褐鐵礦化角礫巖,礦石結構有碎裂結構,角礫狀結構等??氐V圍巖為中厚層灰?guī)r。
該異常處在卡沙改黑云母粗面巖體與圍巖的接帶上,地質成礦條件非常有利,成礦元素以Pb、Zn、As為主,而且Pb、Zn、As異常強度高,濃集中心明顯,通過地化剖面檢查,發(fā)現一些礦化線索。實際情況表明,異常內斷裂構造發(fā)育,礦化現象普遍,但由于區(qū)第四系覆蓋較大,初期只發(fā)現一些礦化線索。目前正在利用工程進行礦體控制。
多那昂礦體主要由構造控制的熱液成礦作用所引起,而且與巖體關系密切;由于成礦地質及地球化學條件均非常有利,且已知礦化元素眾多,Pb、Zn三元素的地表礦化具一定規(guī)模,Mo、As二元素個別單樣達邊界品位,Cu有一定的成礦前景。褐鐵礦化、硅化蝕變可作為主要找礦線索,斷裂構造、裂隙發(fā)育地段是成礦有利部位。礦體前景較好,需要通過進一步工作對礦體進行控制。
參考資料:
[1]青海玉樹幅囊謙縣幅上拉秀幅1:20萬區(qū)域化探地球化學圖說明書.甘肅省地質調查院,2007.
[2]據《礦產工業(yè)要求參考手冊》[M].地質出版社,1987.
[3]武漢地質學院,巖漿巖巖石學,地質出版社,1980.
[4]阮天健.地球化學找礦,地質出版社,1985.
[5]劉英俊.元素地球化學,科學出版社,1984.
[6]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辦公室,礦產工業(yè)要求參考手冊[Z].地質出版社,1987.
P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