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神”還是“圣”:釋迦牟尼角色定位的再理解

      2016-12-17 22:51:57馬金虎
      北方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 2016年4期
      關(guān)鍵詞:釋迦牟尼上帝

      馬金虎

      (陜西師范大學(xué)宗教研究中心,陜西西安710062)

      ?

      “神”還是“圣”:釋迦牟尼角色定位的再理解

      馬金虎

      (陜西師范大學(xué)宗教研究中心,陜西西安710062)

      摘要:漢語語境中,“神”與“圣”角色不同,本質(zhì)有別,“神者不圣,圣者不神”。關(guān)于釋迦牟尼是“神”還是“圣”的爭論,由來已久。從知識史上講,釋迦牟尼是一位矢志于思想探索并付諸行動的偉大的“圣”,他的神格化是后人所為。

      關(guān)鍵詞:神;圣;釋迦牟尼;神格化

      一、何為“神”?

      從漢語文字學(xué)看,古文的“神”字,初文乃“申”,為“電”之象形。申,甲骨文像神秘的霹靂、朝各個方向開裂的閃電。古人認(rèn)為閃電打雷變化莫測、威力無窮,是至高無上的天神所為。當(dāng)“申”的“閃電”和“天神”本義消失后,金文,加“示”造“神”(示,祭祀,申,閃電),表示祭拜引出閃電等宇宙萬物的天神。故許慎說,“申及引也,天主降氣,以感萬物,故言引出萬物”;王弼曰,“神也者,變化之極,妙萬物而為言,不可以形詰”;《孔傳》云,“神妙無方”[1](1542)??梢?,“引出萬物”之神是神化不測的,高超的;“妙無方”之神是“不可以形詰”的,稀奇的。這種對神原本的意義和特征的認(rèn)識,與威廉·詹姆斯對神的標(biāo)準(zhǔn)的看法并無二致:“神被看作存在和權(quán)力的至尊。神籠罩一切,包羅一切,沒有什么能逃出神的手心。關(guān)于神的,既是真理的開端,又是真理的定論。凡是最原始的,包羅萬象的,最深切真實的,按照這個標(biāo)準(zhǔn),都可以當(dāng)作神的?!盵2](35)

      中國古人對“神”的屬性有很多描述,如“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左傳·莊公三十二年》);“谷神不死”(《老子》);“神無形無方也”(《廣韻》);“神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者也”(《易·系辭下傳》)。指出“神”聰慧獨一、永恒不滅,且相對于物質(zhì)世界,神雖無形無方、靜寂不動,但人可以通過格物與其相感,應(yīng)“祭神如神在”(《論語》),純一不二,“心止于一個中,謂之忠。持兩個忠,就是患。不能敬奉唯一的神,禍患因此而生,所以君子以持兩忠為賤,崇尚唯一的敬奉”(《春秋繁露》)。

      關(guān)于“神”,郭沫若指出:“殷時代是已經(jīng)有至上神的觀念的,起初稱為‘帝’,后來稱為‘上帝’,大約在殷周之際的時候又稱為‘天’……一切天時上的風(fēng)雨暉冥,人事上的吉兇禍福,如年歲的豐嗇,戰(zhàn)爭的勝敗,城邑的建筑,官吏的黜陟,都是由天所主宰,這和以色列民族的神是完全一致的。”[3](81)顧頡剛、劉起釬也講道:“‘帝’,就是商民族的至上神,為‘上帝’,從來不稱‘天’,以為宇宙間一切現(xiàn)象和人間一切吉兇禍福都由帝主宰。只有周人語言中才稱上帝為‘天’,而不稱為‘帝’。周滅商后,才把‘天’字和‘帝’字并用,都指‘上帝’。”[4](199)關(guān)于殷、周兩代天神觀念的起源和性質(zhì),史學(xué)界曾經(jīng)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提出了種種看法,中國研究甲骨文的董作賓、胡厚宣、陳夢家、郭沫若等學(xué)者經(jīng)過比較殷商甲骨文中上帝與猶太人的至上神,認(rèn)為兩者內(nèi)涵相同[5](9)。正是此中的一神觀念,天主教、新教傳入我國后,便借用“天主”“上帝”指稱信奉之神。

      歷史地看,“古者民神不雜,民之精爽不攜貳者”(《國語·楚語下》)的唯一神信仰是全民的。自春秋戰(zhàn)國以來,一神信仰歧向發(fā)展。首先開始神化帝王。凡是與帝王相關(guān)的皆被冠以“天”“神”等定語,如帝王被尊稱“神圣”,帝王的容顏稱“天顏”,帝王的視聽稱“神聽”或“天聰”,帝王的意志稱“神衷”,帝王的誅伐稱“天誅”,帝王的恩賜稱“天恩”,等等,這些把帝王神化的諛辭雖大都出自漢代,但漢以后卻有過之而無不及[6]。之后,一神觀念逐步被民間多神信仰取代。

      無獨有偶,印度民族最初亦是一神的觀念,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創(chuàng)造之神為“梵”“梵天”或“大梵天”,《梵書》認(rèn)為世界萬物都是梵天創(chuàng)造的。后來根據(jù)神所行使的不同功能,將神分為眾神。最初,從“梵天”發(fā)展出三大主神。除主管創(chuàng)造的“梵天”神之外,其他兩位主神,一是濕婆神,兼具生殖與毀滅、創(chuàng)造與破壞雙重性格,佛教文獻(xiàn)稱他為“大自在天”。據(jù)說他終年在喜馬拉雅山上苦行,后來被其信徒奉為最高之神。另一主神是毗濕奴,佛教稱其為“遍入天”,據(jù)稱有一千個稱號,敘事詩中稱他為最高之神。之后,出現(xiàn)更多的神,如今印度,神祇之多,目不暇接。

      閃族一神思想的始祖是亞伯拉罕(易卜拉欣),反對多神崇拜,只信仰和崇拜一個主宰。誠如研究所言:“無論蘇美族還是閃族的宗教,都是一神信仰?!盵7](256~274)猶太人信奉唯一真神YHWH或JHWH,意思是自有永有或存在,具有“純一性”“無限性”等屬性。YHWH在古代的發(fā)音是“雅赫維”,后被基督教讀成“耶和華Jehovah”?;浇绦欧畹纳駷椤吧系邸?拉丁文Deus,英文God),起初認(rèn)為上帝為一神,只有一個本體,后來則主張上帝兼具三個位格,即圣父、圣子、圣靈。穆罕默德在阿拉伯人中“復(fù)興伊斯蘭教”時,重申亞伯拉罕的一神信仰?!豆盘m經(jīng)》云:“他是安拉(真主),除他外,絕無應(yīng)受崇拜者?!?59:22)“安拉”是阿拉伯語,漢語譯為“真主”或“真宰”,該詞被認(rèn)為是由一個定冠詞“al”和一個意指“神”的名詞性實詞“ilah”組合而成,是對造物主宰的統(tǒng)稱,包含了其本然、屬性、行為及一切尊名?!豆盘m經(jīng)》把“安拉”描述為絕對至高無上和獨一無二的,旨在強調(diào)只存在“唯一受拜者”。

      二、何為“圣”?

      “圣”與繁體字“聖”,本義相近,唐宋之后多以“圣”代替“聖”。圣,會意字。古文和篆文從土,從又(手),會手用力挖地之意。隸變后楷書寫作圣,本義為挖掘。凡從圣取義的字皆與用力等義有關(guān)[8](153)。如《說文》,“汝、穎間,謂致力于地曰圣”;《三五歷紀(jì)》,“神于天,圣于地”;《莊子·天下篇》,“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源于一”。關(guān)于“聖”字《甲骨文字集釋》曰:“契文象人上著大耳,從口,會意。圣之初誼為聽覺官能之敏銳,故引申訓(xùn)‘通’;圣賢之意又其引申也。許君以形聲說之,非是。聽(聼)、聲(聲)、圣(聖)三字同源,其始當(dāng)本一字。”[9](664)顧頡剛考據(jù),金文中的“圣”字寫作“耳+口”,從耳、從口,即古“聽”字,是所謂“聲如心通,入于耳,出于口”的意思[10](80)??梢姡梢欢豢谝蝗私M成的“聖”,像人匍匐在地由耳聽且口傳神的旨意,這種傾聽—傳言格局,體現(xiàn)出一種神與圣“對話的行動”,是圣在向神的追求中形成的一種情感結(jié)構(gòu)。

      中國古代有聽聞神靈聲音或命令能力的“圣(聖)”,猶如一神教的“先知”,其內(nèi)在含義是相似的。英國劍橋大學(xué)康佛教授說:“揭發(fā)中國智慧而為其代言人的,那必須要集‘先知、詩人與圣賢’于一身的人物,才能宣泄他們的哲學(xué)睿見?!盵11](200)“先知”(Prophets),希伯來文nabi、希臘文prophaetaes,猶太教、基督教《圣經(jīng)》中指受上帝啟示而傳達(dá)其話語或預(yù)言未來之人。阿拉伯文中,“先知”(Nabī)是得到安拉“啟示”的人的稱謂,而“使者”(Rasūl)是泛指受安拉啟示且負(fù)有宗教使命的人,或特指受安拉之命向世人傳播一神教義的人。伊斯蘭教著述家一般認(rèn)為,“使者”是受到安拉啟示,并且向世人傳達(dá)新的教律者,而“先知”是受到安拉啟示但沒有奉命傳達(dá)新的教法律例者,他們只是遵循和宣傳使者的教律。《古蘭經(jīng)》宣稱,“我(安拉)在每個民族中,確已派遣一個使者”(16:36),其中穆罕默德被稱為“眾先知的封印”(33:40)。

      中國古人崇信的“聖(圣)人”是“無所不通”“無遠(yuǎn)不察”的非凡之人,如孟子所稱的“仁且智”(《孟子·公孫丑上》)、司馬光所說的“才德全盡”(《資治通鑒》卷第一)的典范人物,莊子所稱“大圣不作,觀于天地之謂”(《莊酒·知北游》)的只按神意做事的忠貞不渝之人??鬃映缟械氖ト耍粌H是道德上的仁人君子,才智上的優(yōu)勝者,還必須有“博施濟眾”(《論語·雍也》)的無量功德??傊?,這種理想人格的人,一方面,集人類一切優(yōu)良品格和能力于一身,探索神、人關(guān)系,追求內(nèi)圣外王的貫通,其身上所閃現(xiàn)的神性光芒,普通人是難以企及的。另一方面,圣人又具有普通人的一般身份,其“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告子下》)的形象又是那樣的平易近人,可以導(dǎo)致大眾的認(rèn)同??梢哉f,古人信仰的圣人是集神圣性與世俗性于一身的,是形而上的絕對化與形而下的普遍化的統(tǒng)一[12](219~220),也只有這種雙重身份的人,才能承擔(dān)起“神道設(shè)教”(《易·觀·彖》)的使命,一是尊崇神道,祭天祀神,這是宗教方面的事情;二是推行教化,明禮易俗,這是倫理生活方面的事情??梢?,古人崇信的圣人,是落實神意中介的人,既是天意的代言人,又是人道的模范者。

      三、釋迦牟尼是“神”還是“圣”?

      釋迦牟尼,本姓喬達(dá)摩,名悉達(dá)多。釋迦,種族名,意為“能”;牟尼譯“文”,尊稱,意為“仁”“儒”“忍”“寂”。釋迦牟尼合起來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即釋迦族的“圣人”或“賢哲”。成道后的他,被世人尊為“釋迦牟尼”或“世尊”(原為婆羅門教對于長者的尊稱)。釋迦牟尼雖歷史久遠(yuǎn),可有關(guān)他的史料,除佛教的經(jīng)典記載以外,還有文物資料??脊艑W(xué)家、佛學(xué)家根據(jù)法顯的《佛國記》和玄奘的《大唐西域記》的記載,印度保存的不完整史料,以及在釋迦牟尼的誕生、成道、初轉(zhuǎn)法輪、涅槃處等陸續(xù)發(fā)掘出的一些古建筑的遺址和文物,均證明他是一個在古印度迦毗羅衛(wèi)國(今尼泊爾)生活了80年(于拘尸那迦城逝世)的真實歷史人物。

      “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左傳》)的“神”是獨一超驗的,是超人間而投入于人間的;而釋迦牟尼則是人間的、經(jīng)驗的、現(xiàn)實的。釋迦牟尼的父親凈飯王屬剎帝利種姓,母親為摩耶夫人。他幼年受傳統(tǒng)的婆羅門教育,在29歲(一說19歲)時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各種痛苦和煩惱,加之不滿當(dāng)時的婆羅門教,便舍棄王子生活,出家修道。在苦修中,作為常人的他也曾憂傷、苦悶,也曾畏懼死亡,也曾一度陷入“迷妄”和“虛無”之中。六年的修道使他認(rèn)定苦修不能達(dá)到解脫的目的,便棄而到菩提迦耶畢波羅樹下靜坐思悟,終獲得了“四諦”“八正道”和“十二因緣”之理,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梢?,釋迦牟尼是以偉大的人格在現(xiàn)實世界里發(fā)揚創(chuàng)造的精神,并產(chǎn)生出偉大行動之人。

      不言而行、不為而成的“神”,不直接參與指揮人世間事務(wù),而啟示圣人既要“觀于天地”得“道”,還要“立教”讓“萬物睹”(《易·乾》)。成道后的釋迦牟尼,收徒傳法,教化眾生。傳說有500人,其中著名的有十大弟子。釋迦牟尼教導(dǎo)人們一方面不斷求凈化、求超越、求解脫,直至人格理想在道德、懿美、宗教三方面之修養(yǎng)俱能到達(dá)圓滿無缺之境界為止[13](50)。

      《金剛經(jīng)》:“須菩提。于意云何??梢陨硐嘁娙鐏聿弧2灰?。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5](149~150)不難看出,釋迦牟尼參悟的終極本原是“不可以形詰”的“如來”,“是無形無色無聲無味的,人不能用感官去感知和理解‘如來’”[5](150)。如來佛形象如侯傳文所言:“本身便是一種神話原型,其原型意義便是最高存在和絕對真理的結(jié)合,這在世界宗教神話中的上帝、真主、梵天等神話原型形象中都有所體現(xiàn)。”[14]

      釋迦牟尼在世時,有“佛身神(像)不應(yīng)作”之禁忌,這種嚴(yán)禁對偶像的崇拜,既反映出圣賢之人的品質(zhì),又反映出其對“真神”與“偽神”神性反思所達(dá)至的超然境界。釋迦牟尼去世后,佛教理論亟待完善,神祇體系需要架構(gòu),尤其在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的演變中,有人從宣揚哲理的沙門思想轉(zhuǎn)變?yōu)榭駸岬淖诮?,為順?yīng)這種對教主崇拜的信仰和感情需要,釋迦牟尼的地位被信徒不斷提高和神化,使其由“世尊變成全知全能的神,大慈大悲的救世主,舉凡非永生的世尊被賦予超自然的神或救世主的性質(zhì),都是因為生前創(chuàng)教并有大批虔誠信徒,死后被信徒神化,以神其數(shù)”[14]。學(xué)術(shù)界普遍認(rèn)為,真正為釋迦牟尼雕塑“神像”的時間是古印度的貴霜王朝時期(公元1世紀(jì))[15]。釋迦牟尼的神格化,如郭良鋆所說:“人性佛陀形象中含有的一些神性種子大多是佛教徒無心撒落的,而大乘佛教中的神性佛陀形象,則是佛教徒精心培植的?!盵1]

      四、結(jié)論

      世界上每一個語言都有關(guān)于“神”“圣”的文字,這說明人類同根同源、本質(zhì)一致、心同理同,因而對于“神”與“圣”的原本認(rèn)識也就有了基本一致的看法。中國“引出萬物”之神,本義就是無形無方、永恒不滅、神化莫測的唯一神,是空間與時間的根元。作為落實神意中介的“圣(聖)”,本義是人,至少到《孟子》為止,基本上還是人[17]。他們既是“仁智濟眾”的偉人,又是“途之人可以為禹”(《荀子·性惡》)的凡人?!吧裾卟皇?,圣者不神”(《論衡·實知》),二者角色不同,本質(zhì)有別。

      傳統(tǒng)的宗教進化論認(rèn)為,人類宗教經(jīng)歷了原始宗教到多神教再到一神教的進化,然而維也納大學(xué)人類學(xué)家施密特博士,在他十二卷巨著《上帝觀的起源》中說:“博考世界各種原始民族的宗教信仰,都有敬拜上帝,獨一至高神的特指?!盵18](7~8)就是說,在世界各民族宗教精神演化史上,都有一個“一神信仰”與“多神信仰”長期搏斗的歷史過程。蓋爾納借用大衛(wèi)·休謨一神論和多神論的“通量回流”(潮漲潮落)理論,主張人類自然經(jīng)驗的一部分即為一神—多神的循環(huán)變動和返回原位[19]。在這循環(huán)變動期間,人們從來不乏造神的沖動,不是將物神格化,就是把人神格化。事實上,佛教是無神論的,釋迦牟尼,不是“神”,不是世界的創(chuàng)造者,在漢語語境中,也許是一位“圣”,更是一位矢志不渝的“求道者”“大智大慧的思想家”“循循善誘的導(dǎo)師”“社會活動家”[14]。

      參考文獻(xiàn):

      [1]張力偉,等.康熙字典通解(中卷)[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7.

      [2][美]威廉·詹姆斯.宗教經(jīng)驗種種[M].尚建新,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12.

      [3]郭頂堂.先秦天道觀之進展[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36.

      [4]顧頡剛,劉起釬.尚書校釋譯論[M].北京:中華書局,2005.

      [5]楊鵬.“上帝在中國”源流考——中國典籍中的上帝信仰[M].太原:書海出版社,2014.

      [6]王四達(dá).神、圣崇拜:漢代精神傳統(tǒng)的形成及其淵源流變[J].江漢論壇,2008(5).

      [7]Grant,Robert McQueen.GodsandtheoneGod[M].Philadelphia:Westminster Press,1986.

      [8]谷衍奎.漢字源流字典[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

      [9]于省吾.甲骨文字話林[M].北京:中華書局,1999.

      [10]顧頡剛.“圣”“賢”觀念的字義的演變:中國哲學(xué)(第一輯)[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79.

      [11]傅永聚,韓鐘文.二十世紀(jì)儒學(xué)研究大系·儒釋比較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03.

      [12]張踐.中國宗教與中國文化(第四卷)[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5.

      [13]方東美.中國哲學(xué)之精神及其發(fā)展[M].匡釗,譯.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

      [14]侯傳文.佛陀形象分析[J].南亞研究,2003(1).

      [15]徐晶.佛陀造像緣起探析[J].江西社會科學(xué),2003(1).

      [16]郭良鋆.佛陀形象的演變[J].南亞研究,1990(3).

      [17]董楚平.圣字的本義與變義[J].杭州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2009(3).

      [18]邱文平.從眾神崇拜到上帝觀念的歷史考察[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xué)院出版社,2014.

      [19]Ronald A.Lukens-Bull.Between Text and Practice:Considerations in the Anthropological Study of Islam[J].Marburg Journal of Religion,1999(2).

      【責(zé)任編輯楊德亮】

      收稿日期:2016-03-26

      作者簡介:馬金虎(1976-),男,寧夏固原人,陜西師范大學(xué)宗教研究中心博士生,主要從事宗教學(xué)研究。

      中圖分類號:B748

      文獻(xiàn)標(biāo)志碼:A

      文章編號:1674-6627(2016)04-0095-04

      猜你喜歡
      釋迦牟尼上帝
      Transference of Things Remote:Constraints and Creativity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Jin Ping Mei
      翻譯界(2020年2期)2020-12-17 06:59:26
      120秒的“上帝”
      釋迦牟尼葬禮再考察——兼析傳譯者及解讀者對涅槃經(jīng)的重構(gòu)
      當(dāng)上帝給你關(guān)上一扇門,請你自己打開一扇窗
      當(dāng)上帝為你關(guān)上一扇門,請你為自己打開一扇窗
      當(dāng)上帝給你關(guān)上一扇門,請你自己打開一扇窗
      是否氣人
      黃河之聲(2016年24期)2016-04-22 02:39:45
      釋迦牟尼佛瓷塑像 大球泥瓷傳世經(jīng)典
      面對辱罵
      云山牧牛難陀尊者
      旅游世界(2015年10期)2015-10-20 22:59:22
      弥渡县| 阿拉善左旗| 三亚市| 吉安县| 禹州市| 敦煌市| 固原市| 芦山县| 孟连| 建阳市| 奉化市| 崇州市| 运城市| 龙口市| 叙永县| 喀喇| 长海县| 富锦市| 威信县| 靖州| 武平县| 宁陵县| 贵德县| 中方县| 阿克陶县| 琼结县| 盐津县| 大港区| 甘南县| 上饶县| 嵩明县| 绥德县| 微山县| 商水县| 东丰县| 平山县| 新竹县| 晋州市| 格尔木市| 建阳市| 苗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