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生
教學內(nèi)容:小學語文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練習五(P101) 讀讀背背
師:我最喜歡四(2)班了,因為這個班同學愛提問題,有愛心。誰能對宋老師說一句話?
生:我很喜歡宋老師上課。
生:喜歡聽宋老師講故事。
生:老師很溫柔也很幽默。
……
師:謝謝同學們的夸獎!
【點評】通過課前的互動、交流,師生成為平等的對話者,身心放松,精神愉悅。從而讓學生以最好的狀態(tài)進入學習,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前交流儼然成了“點燃快樂課堂的火種”。
出示學習內(nèi)容:
倦鳥知還 成群結(jié)隊
一唱一和 呼朋引類
歡呼雀躍 如癡如醉
夜深人靜 昏昏欲睡
師:自己先練讀一下。
(學生大聲朗讀)
師:誰先來讀一讀。(孩子有點拘謹)讀正確的要表揚,讀錯的還是要表揚。
生讀:倦鳥知還、成群結(jié)隊、一唱一和、呼朋引類、歡呼雀躍、如癡如醉、夜深人靜、昏昏欲睡。
師:讀得很認真,多了不起,第一遍就讀對七個,只讀錯了一個。
師:再請一位同學讀,你再聽一聽。
生讀:倦鳥知還 成群結(jié)隊……
師:全部讀對了,很棒,你課前預習很充分。(又轉(zhuǎn)向前面一位學生)你發(fā)現(xiàn)哪一個錯了?
生:我知道了,應該讀:一唱一和[yī chàng yī hè]
師:你聽得認真,你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問題,能馬上改過來,很好呀,你現(xiàn)在再讀一次。
生:一唱一和。
好,很好,這就是學習。
【點評】如何對待出錯的孩子呢?宋老師的處理十分巧妙,他沒有馬上指出孩子讀錯的地方,而是讓孩子自己去傾聽,去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既體現(xiàn)對孩子的尊重,也是學習方法的傳授——要善于在傾聽中學習,跟同伴、老師學習。
師:(巡視)剛才我看到了有一位男生練習很投入、很有感情。請他來讀一讀。
生讀:倦鳥知還、成群結(jié)隊、一唱一和、呼朋引類、歡呼雀躍、如癡如醉、夜深人靜、昏昏欲睡。(聲音洪亮,字正腔圓)
師:大家把掌聲送給他。有人能挑戰(zhàn)他嗎?
(多人舉手,老師選一名女生,并讓她站到講臺前讀)
生讀:倦鳥知還、成群結(jié)隊、一唱一和、呼朋引類、歡呼雀躍、如癡如醉、夜深人靜、昏昏欲睡。(落落大方,聲音抑揚頓挫,表情豐富)
師:你讀得太美了,我們聽得如癡如醉。
【點評】教育的本質(zhì)在于激勵與喚醒,課堂上宋老師充滿真誠的欣賞和熱情的鼓勵,一句句飽含情感與智慧的話語,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師:讀沒問題了,有本子嗎?(學生拿出本子)你看有沒有難寫的或認為容易寫錯的字,你寫一寫,把字寫好。誰寫得認真,我就請誰到黑板前寫。
(師巡視即時點評寫得認真的同學,并及時讓寫得認真的同學上黑板板演)
生:板演“醉”“倦”。
師:這兩個字哪里容易寫錯?
生:“醉”左半邊容易忘掉左偏旁里的“酉”里的一橫,“倦”右偏旁容易寫成“三橫”。
(教師再次范寫并講解,學生練寫)
【點評】識字、寫字是四年級學生學習的任務之一,讓孩子學會觀察,這樣孩子才能記得牢,尤其是讓孩子自己去發(fā)現(xiàn)難寫或容易寫錯的字,學生興趣濃厚,這樣的教學符合兒童學習的規(guī)律,提高課堂教學效度。
師:我們已經(jīng)會讀會寫了,你知道這些詞語的意思了嗎?誰能把你理解的意思通過讀表現(xiàn)出來。(學生自由練讀)
生:我知道“倦鳥知還”的意思。就是鳥兒飛累了知道返回自己的巢。
師:你還知道什么意思?
生:比喻旅居的人返回故鄉(xiāng)。
師:你能讀出來嗎?
生:倦鳥知還。(聲情并茂)
師:你讀得真好,這只鳥真的很疲倦了,很累了!
生:“一唱一和”就是互相配合,互相呼應的意思。讀“一唱一和”。
師:讀得太好了,讀出了意思,請你領讀。
(學生帶領全班一起讀)
生:成群結(jié)隊。
師:有6只鳥了,誰能讀出10只鳥,一起來。
生:成群結(jié)隊。
師:有20只可愛的鳥了,誰能讀出30只可愛的鳥……
生:成群結(jié)隊。
師:再來。
生:昏昏欲睡。
師:睡的還不夠深。
生:昏昏欲睡。
師:對了!這才是昏昏欲睡。
生:“歡呼雀躍”指高興得像鳥兒一樣。
生:老師我來表演,(學生表演)
師:大家一起演一演。(全體同學表演)
生:“夜深人靜 ”就是夜深了,非常寂靜。
師:你能讀出來。
生:夜深人靜。
生:我覺得還不夠深,有點安靜。
師:夜不夠深呀,還不夠靜呀!
(一個學生主動上臺,讀得特別出彩)
師:你是怎么讀得那么好的?
生:我壓低了聲音,同時想象一下現(xiàn)在就是寂靜的夜晚。
師:你很會思考,用心的孩子。
生:“如癡如醉”就是對一件事物非常迷戀,跟醉了、癡了一樣的。
(老師剛要讓他坐下,他要主動上臺表演,學生大笑)
師:誰能用“如癡如醉”說一句話?
生:我們?nèi)D書館看書,大家看得都非常投入,時間到了,我們還在那里不想走。說明我們當時讀得如癡如醉了。
生:聽音樂會時,看到那些演奏的人,比如彈琴的動作幅度很大,到了忘我的境界,那應該叫如癡如醉。
師:觀眾此時聽得也是——
生:如癡如醉!
師:同學們,你們真會學習呀,這些詞語你們自己都學會了,而且還會運用,真不簡單呀!
師:讓我們再美美地把這八個成語讀一遍。
生:(飽含深情)倦鳥知還 成群結(jié)隊……
【點評】讀,再讀,還是讀,宋老師采用多種形式的讀,讓孩子在讀中理解。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去讀,在讀中學會,在讀中悟情,在讀中形成能力,這正是“生本”思想的核心。語文教學是一個平等溝通,真誠互動的過程,語文教學藝術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走進心靈,平等對話的藝術。
師:我們會讀了,也理解了意思,還要能夠?qū)懞?。我來說,你們寫。倦鳥知還(提示:我們哪一個同學曾經(jīng)說過,什么地方容易寫錯的)
生:會錯誤地把“二橫”寫成“三橫”。
師:天空來了一群大雁,用哪個詞?
生:成群結(jié)隊。(寫)
師:咱們班足球比賽得了冠軍,全班同學
生:歡呼雀躍。(寫)
師:說一位同學讀書入迷了
生:如癡如醉(寫)
……
師:好,現(xiàn)在大家打開書本對一對,錯的字在本子上訂正。
師:最后大家美美地把這些成語再讀一下。
生:倦鳥知還、成群結(jié)隊、一唱一和、呼朋引類、歡呼雀躍、如癡如醉、夜深人靜、昏昏欲睡。
【點評】及時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這不是簡單的聽寫,而是充分聯(lián)系真實的生活,讓孩子帶著思考去寫,形成積累,凸顯課堂的高效。
【總評】成語被譽為“中華文化的智慧之花”,漢語的“活化石”,也是人的語言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成語教學的主要方法就是積累,一般背誦記憶為主。這一節(jié)課,宋老師從語言、思維、思想三個方面進行了整合,充分地讓孩子沉潛到語言中去,讓孩子“沉”進去,“潛”下去,進而深入領悟語言的內(nèi)涵,引領孩子玩味語言,力透“字”背,力透“紙”背,力透“知”背,課堂上孩子的讀書聲、笑聲、交流聲、聲聲入耳,享受其中,孩子的生命如花開綻放。教學中,我們看到了扎扎實實的語言文字訓練,如哪些字不會寫或者容易寫錯的,上黑板去板演,提醒大家容易寫錯的地方。在幫助孩子理解成語的時候,巧妙地聯(lián)系生活,孩子記得牢固,理解得深刻。如理解如癡如醉時,在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想到在聽音樂時聽得如癡如醉;在圖書館讀書時,大家都離開了,還有一位同學讀得如癡如醉等。在指導朗讀時,讓孩子把自己的理解讀出來,“如癡如醉”“一唱一和”“夜深人靜”“倦鳥知還”都讀得有滋有味,準確傳神。敢于放手,還你精彩。課堂上,學生的每次回答宋老師都及時進行點評,尤其大膽放手讓孩子點評,孩子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深入的思考和人格的尊重。水本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生靈光。課堂上,孩子的心靈得到滋潤,生命在這里美麗綻放。
(作者單位:北京新東方揚州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