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迪睿
今天放學(xué)回家后,我從書包里取出老師發(fā)給我們的每日一題。題目是這樣的:一張方桌每面可坐2人,如果4張桌子合在一起,可供多少人一起吃飯?
我用老師教的方法畫了畫圖,我把4張桌子排成長排,這樣側(cè)面就能坐2×4=8(人),兩個側(cè)面就是8×2=16(人),再加上兩個頂端能坐2×2=4(人),一共可供16+4=20(人)一起吃飯。
吃晚飯時,奶奶做了一大桌好吃的菜,看得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咦!我最愛吃的土豆絲怎么離我這么遠(yuǎn)。我伸長筷子,扭動身體,可就是夠不著??!唉!我頓時覺得長方形的餐桌真不方便……
突然我想起了今天的每日一題,于是我放下筷子,來到書桌邊仔細(xì)看了這道題目。題目中沒有提到最多可供多少人吃飯。那么,我是不是可以把桌子換種擺法呢?如果排成長排,吃飯是不是有點不方便呢?于是我重新拿出筆在紙上把4張方桌排成了正方形。雖然只能坐16人,但是我覺得這樣坐更方便大家夾菜。
我把我的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笑著說:“你可真較真!這只是一道數(shù)學(xué)題而已,又沒讓你考慮如何吃飯方便……”
聽了媽媽的話,我不服氣地說:“數(shù)學(xué)不就是為了解決生活問題嗎?我知道,這兩種方法都可以,如果題目中的問題是最多可坐多少人,那我就把桌子排成長排,就是20人;但是題目沒有提到最多,那我就更愿意按吃飯方便來擺放桌子了!”
媽媽想了想,說:“不錯,你能考慮到這么多,說明你很細(xì)心,媽媽贊同你的想法!”
我們都開心地笑了。
(指導(dǎo)教師 祁思遠(y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