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
早年間,看戲是唯一的高層次娛樂,滿滿的真愛讓觀眾傾情以待。臺上的瘋子和臺下的傻子攜手進入了想象中的天地,今天的人們心心念念追求的那些元素,當年也是好戲必備的基本要旨。都是老人家,誰也不是真糊涂。
《白蛇傳》
白蛇是著名的動物,曾經在中國歷史上為改朝換代做出卓越貢獻,當初劉邦打算起義,需要個行動標志的時候,有條白蛇蜿蜒著出現了,擋住了劉邦的去路,這還了得,就它了,于是這條白蛇光榮地被記載在史書中,顯然是別的蛇類的楷模和學習榜樣。到了明朝,這條蛇干脆進了馮夢龍筆下的《警世通言》里“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變成了女的。誰知道,劉邦當年義舉中的白蛇,確實不是雌性嗎?也不可考。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草根上位成了皇帝的家伙,關于這個人從來各種毀謗不絕于耳,但是人家的結果杠杠滴擺在那里,說不準那個時候有條雌性的蛇具備這樣的遠見,就犧牲了,就高風亮節(jié)獻身了。以上看來更不著調的想象,其實也是有淵源的。
曾經對這出戲動過大刀的,是田漢老先生。田老在中國戲劇史上的貢獻大大的,許多戲在他主持下一舉改了,幾十年后干脆沒人知道這戲的本來面目?,F在的《白蛇傳》都是從白蛇青蛇下峨眉山,游湖遇雨開始的,其實還有個前傳《雙蛇斗》,講的是這兩條蛇是怎么成的好CP。話說當年青蛇還是個男的,遇到了白蛇想娶她,白蛇不樂意啊,不服來戰(zhàn),雙方你來我往斗法不止,大戰(zhàn)了不止三百個回合后,青蛇服了,自己變成女的,做了白蛇的侍女。清末著名演員余玉琴、李順德曾經在這出戲里對雙劍,走旋子,大開打全活都上了,煞是好看。田漢老把這部分砍了,后來順理成章地失傳了。不過沒這部分也沒事,前傳嘛,知道也不多,不知道也沒關系,就算了?!栋咨邆鳌愤@個故事,主線就是白娘娘和許仙的愛情,為了讓他們的愛出現得不那么突兀,各種鋪墊需要周全,從這個角度看,《雙蛇斗》又有了存在的必要,且還交代了許仙和白蛇之間的救命之恩當報的線索。一個女蛇仙,想報恩,把自己給了人家,也算是知恩圖報,只要兩情相悅誰也說不出個不字,可問題是女蛇仙人人敢要嗎?或者說如果當事人知道自己娶了蛇仙,還能安然地卿卿我我嗎?這個大問題應該一直盤桓在白娘娘的心中,是個隱憂,才有了后來的端午節(jié)現真身。
我一直記得戲里的那一幕,端午節(jié)到了,到處飄著雄黃酒的味道,小青已經不行了,她哩溜歪斜地扶著頭和白娘娘商量躲一下,可白娘娘明確表示有自己的考慮,她說不能走,理由一大堆,然后生離死別一樣地和小青說路上珍重。我當時覺得奇怪,只是個節(jié)日,應該沒那么嚴重。后來看到她勉強自己喝下雄黃酒,被許仙攙扶著到床上,接著就發(fā)生了重要的一幕:當許仙來給她喝醒酒湯的時候,看到一條大白蛇出現在床上,立刻被嚇死了。引出了后來的《盜仙草》,許仙誠然有性命之憂,白娘娘也要獨自面對鶴仙和鹿仙,那大段的唱和武打,讓看戲的人好半天吊著心。這個情節(jié)多年來讓我迷惑,按照白娘娘的行事風格,她應該知道雄黃酒能引發(fā)的嚴重后果,本來可以避免的災難為什么就生生讓它發(fā)生了呢。所有奇怪的事情,仔細查實起來,多半都有非??孔V的原因,對這個情節(jié)靠譜的解釋是什么?想想那個隱憂,疑問長久地存在于白蛇的心中,終于在端午節(jié)這天借著雄黃酒的威力得到了驗證。不過,讓白娘娘失望了,許仙的反應無異于常人,他果然被嚇死了。許仙猛然間看見臥榻之上有條蛇,逃命的想法是第一位的,假如許仙立刻想到了更復雜的情況,即自己不小心把人與動物交歡做成了事實,那絕對和通識教育相違背,更是晴天霹靂。在中國歷史上的此類先例,都是那些被后世批判的昏君的多個非理性舉止之一,是負面的最不堪表征。當許仙看到那條蛇的時候,在他的心里,根本沒想到愛情,生存是他的當務之急。而白蛇想的一定是愛情,她想驗證長久以來的奉獻得到的回報和她曾經聽到感受到的愛情。如果知道她是蛇呢?會怎么樣。她可能想了許久,終于痛下決心在端午節(jié)得到了驗證的機會,只是結果讓她失望了,無論從哪個角度說,許仙都會讓她失望,受到的教育,男人的基本想法,或者說男人對女人的要求,都不可能出現讓白娘娘滿意的結果。白娘娘終究是條蛇,她的思想方式沒有擺脫動物性,以為愛情可以抗衡人獸之間的不倫之戀帶給許仙的打擊。其實從動物到人的進化,比通常意義下人意識到的要更漫長和艱難。簡單地認為愛情至上,未免太傻太天真了。白蛇的愛情讓她的頭腦蒙上了云翳,為了取得救許仙的仙草,她拼死一試,差點搭上性命,而其實并沒有得到想要的愛情回答,她怎么面對這樣的事實,怎么把凄涼的感覺壓下去呢,這個女動物真能沒有任何疑慮地繼續(xù)毫無保留地愛許仙嗎?
所以,《白蛇傳》這出戲如果有不可自圓其說的情節(jié)設置,那就是這一幕,白娘娘隱藏的心思需要以別樣的表達來實現,故事才能推進下去,也才可能讓不可思議的愛情發(fā)展下去。有的地方戲最后出現的大團圓結局,是和這個故事的悲劇性走向和結局不相容的,失了這個故事最本來的寓意,即人和蛇之間是永遠不可能真正接受彼此的,從情感到身體,或者說從根源就是立不住的。
《斬秦英》
這是出豫劇的名劇,在有些劇種里,這個戲叫《銀屏公主》,秦英是故事的引子,真正的主人公是他的母親——唐太宗的女兒,駙馬秦懷玉的妻子,大唐的銀屏公主。此時秦懷玉在前線為大唐打仗,局面模糊不清危機重重,銀屏公主非常焦心,而唯一的寶貝兒子秦英和一群父母同樣非富即貴的狐朋狗友在金水橋邊釣魚。因為詹太師的儀仗鳴鑼開道聲音太大把魚嚇跑了,生氣了起了爭執(zhí),竟然把當朝太師、皇帝的岳父給打死了。詹妃向唐太宗告狀,秦英面臨被斬首的境況。
這個事放到今天,發(fā)達的網絡系統立刻做出反應:“當朝太師鑼聲太大嚇跑魚兒,駙馬之子沖冠一怒斃于掌下”。還沒等朝廷說什么,輿論已經做出了自己的判斷,如果真的這樣,秦英必須被斬了,銀屏公主想多少法子,也不能救自己的兒子。唐太宗的麻煩是此時需要有人去前敵看看情況,合適的人選秦英被民意崩了,后面朝廷的危局怎么解要發(fā)大愁了。幸好那個時候沒有網絡,彼時消息傳播需要的各種要素,只有少數人才能掌握,作為公主,銀屏可以第一時間聽到消息后,急匆匆趕到皇宮,請求父親看在駙馬為朝廷戰(zhàn)斗,自己只有這個“小畜生”,且這個惹禍的小家伙還能給朝廷做點事的情面上,放過這“惹禍的根苗”。最后的結果是什么呢,詹妃通情達理地同意放過秦英,秦英被派到前線救父,銀屏公主悄然回家等著丈夫和兒子平安歸來,事情居然就這樣解決了。
這樣的結果,仔細琢磨起來很荒唐。首先被打死的人一點都不普通,當朝太師、皇帝的岳父,無論從職級還是親情,都很堅硬,做岳父只要有個好女兒就行,而當朝太師一定不是只靠把女兒送給皇帝就能做的,他應該有著豐富的宦海經歷,能做到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位置,也是人精了。這個人精倒霉就倒霉在碰到一群官二代,他們的祖上曾經給大唐江山立下汗馬功勞,到了他們這一代才能無所顧忌地對待朝廷一品大員,一言不合就動手,還能下狠手把人打死了,放在任何時候,都是死罪。而觀眾看到這里沒什么反感,因為戲里交代過詹太師是奸臣。奸臣是壞蛋,壞蛋可以打,或者打死,因為他們殘害忠良,就像秦檜之于岳飛。關于忠奸的劃分,中國傳統戲劇提供了典型意義上的標準,經過漫長的時間毛毛細雨潤無聲般地灌輸,這股力量顯示了威力。在沒有網絡、兒童入學率驚人的低的情況下,是各地的戲曲把仁義禮智信的觀念傳達給平民百姓,讓他們知道忠臣良將應該被尊敬,白臉的壞蛋應該受懲罰。
倒霉蛋詹太師就這樣消失了,她的寶貝女兒是唐太宗的寵妃,詹妃此后的表現是一個想給父親報仇的女兒逐步認清自己力量的過程。她首先要反抗,去告狀,一定要報仇雪恨。唐太宗此時還站在她這邊,他把殺人元兇抓住綁到法場上,準備開刀問斬。詹妃獲得了她的皇帝丈夫的完全的支持。銀屏公主來了,她的舉動有點奇怪,作為一個受過教育的公主,她應該知道殺人償命這個事,但她還是來了,她應該想過了,除了因為她是公主,也想到了丈夫,想到了她可能獲得的支持。她和她的皇帝父親有一番對話,除了說出丈夫對兒子的愛和牽掛,還有丈夫手握重兵在邊關為大唐打仗,還提到了兒子的本領。她在暗示,在給皇帝做工作,她知道對皇帝來說,最重要的永遠是江山,而她的父親又是明君,愛美人更愛江山是他們的天性。此時秦英的母親、銀屏公主想得很清楚,她的一系列舉動都是圍繞著皇帝的心理進行的。她的父親顯然聽懂了女兒的意思,他給女兒的回復是:“只要詹妃同意,就可以放過秦英?!?/p>
當初看到這個地方的時候,我已經對事情的解決沒了信心。這樣的解決方式就是不打算解決了??墒牵y屏公主去到詹妃面前,跪下來,悲悲戚戚地向父親的寵妃請求放了兒子,詹妃開始自然是不同意。后來,銀屏公主口稱姨娘,大段地唱來了幾段之后,詹妃居然同意了。還記得當時我的感受是“怎么這么容易就放了他呢?”現在想來當然明白了,因為詹妃已經明了唐太宗的想法:詹太師已經死了,一個死了的太師已經不可能有更大的作用了,而秦英和他的父親還在給大唐效力,是生力軍,力量對比很清楚。另外,詹太師在,是詹妃的外援,失去了這個外援,詹妃的力量已經不比從前,一個女人在宮中要靠的是皇帝,沒有了父親的強援后,皇帝就是唯一依靠,詹妃再糊涂,也知道今時不同往日了。詹妃在聽到皇帝丈夫說她同意就放了秦英的時候,應該就冷靜下來了,開始琢磨皇帝的意思了;而在銀屏公主反復叫著姨娘,大段地唱的時候,應該在想對策了,權衡之后她發(fā)現天平早已經倒向了對方,秦英已經不可能再償命了。她做出了現實的選擇,表示要胸懷大度,為了大唐的江山穩(wěn)固可以放過秦英,她做了唐太宗需要她做的事。
這樣的一個女人,還是寵妃,最后連自己的父親被殺了也無法把殺人犯繩之以法,而她的丈夫暗示她要放過行兇者。她曾經感到悲涼嗎?應該會的,她的父親還在的時候,父女倆互相借力,互為犄角,成為對唐太宗很重要的人,當他們中的一個消失后,另外一個只能倉皇自保??梢韵胍姷氖亲源酥螅插鸵_始感受變化了,人在人情在,江河日下不能阻擋了。
一出戲,講了個跌宕起伏的故事,整出戲的荒唐之處明顯而居然看戲和演戲的人都甘之如飴,表象之下的內在原因,正是當初創(chuàng)作這出戲的人對人世間的諸多玄妙認識到入木三分的程度。某件事情中的要素隨時都在改變著,只要某個決定性要素改變了,自然會發(fā)生順理成章的推演,說是天翻地覆也不為過,好像有無名的手暗中操縱,只待那時那刻到來,一切自然發(fā)生水到渠成。
《玉堂春》
中學的語文選修課里,有一課是《玉堂春落難逢夫》,故事如雷貫耳,戲曲里各個劇種都有演出。這么一出常唱常新的劇,嚼頭比比皆是,隨便抻一個出來都是好點。
單說其中的一折《三堂會審玉堂春》,此時玉堂春的情郎王金龍已經做了八府巡按,玉堂春成了即將開刀問斬的殺人犯,他們在非常嚴肅的場合——公堂相遇了。這個地方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法庭,應該是刑事審判庭,有法警有書記員有許多雙眼睛掃來掃去的,其中的幾雙眼睛還是電子的,視頻攝像探頭應該不會少。就在這樣的場合,玉堂春居然和王金龍相遇且彼此都認出來對方,沒有立刻當場表態(tài),可他們的形跡可疑,被王金龍的同僚看了個滿眼,立刻有人做出了正確的判斷,后面的事情就好玩得很了。
首先是王金龍,他開始猶豫不決,完全忘了對殺人犯的審判應該是什么樣子,他的同僚反復提醒他,而他想的只是怎么才能開脫老情人。他的老情人很慘,被賣到山西做了商人的小妾,大房陷害不成直接栽贓,玉堂春被解差押解途中,只能在路邊唱上一段西皮流水:“蘇三離了洪洞縣,將身來在大街前。未曾開言我心好慘,過往的君子聽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轉,與我那三郎把信傳,便說蘇三把命斷,來生變犬馬我當報還?!币还舶藗€短句,信息量巨大,不僅把該說的都表達到位了,且沒有要求過分,只是說如果去南京的話順便給情郎捎個信,還給了對方一個可以提供的好處,來生做犬馬當報還。她此時也想了自己的前路,不過還惦記著王金龍,這個妓女的人生前半部和杜十娘很像,不過她沒有掏錢把自己救了,而是用錢救了情郎且放他去考狀元,她賭贏了,后來得救了。而杜十娘只想著能從此過上小日子,不理解男人的心理,最后被置于反復受損害的境地,直到死路。
王金龍的表現雖然和巡按的身份有點不搭,但和情郎的身份很得宜,更得宜的是他的同僚的態(tài)度。他們先是其中一個發(fā)現情形不對,立刻循著各種線索左思右想地找原因找對策,甚至第一堂會審什么結論都沒有就結束了,給了王金龍去監(jiān)獄看蘇三的時間和機會。第二次會審干脆就是兩個陪審人的各種表演的集合。一個紅袍一個藍袍,一個人情練達一個先木訥后來反應神速,一搭一唱,一個緊咬不放一個傻傻地跟著佯裝無知地配合著追尋各種真相,把個正劇生生地變成了玩笑劇,好端端的正工須生做成了小花臉,還端著個正大光明的架子讓臺上臺下成了歡樂的海洋。生活中不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在這里就發(fā)生了,蘇三在臺上悲悲切切的時候,臺下的觀眾已經自動換成了看一對有情人怎么終成眷屬的心態(tài)。這個頻道換的自然自動,情感上也銜接流暢,甚至形成了默契。對觀眾來說,蘇三是妓女,按照傳統認識和八府巡按貌似太不搭了,要沖破的階層太多了,可觀眾已經忘了這些,他們想看人間自有真情在,既然當初蘇三給了王金龍危難時的幫助,那王金龍有一天能伸手搭救蘇三了,必須義不容辭的做到。觀眾雖然可能自己做不到付出不求回報,但是樂見別人這樣,尤其還是玉堂春這樣的女人,不僅能在心理上俯視對方,還能在道德上滿足了要求,給她個大團圓的結局,自然心甘情愿,也算各得其所。
玉堂春這個名字有趣得緊,能令玉堂生春的女人,不是一般的人物。她的出身寒微,經歷也復雜,碰到了王金龍,是她的人生轉機,在這個問題上,她的眼光很準,也舍得花錢,這兩條決定了她的未來。碰到了正確的人還能知道事情要做到什么程度,是玉堂春的大本事。不只是她們,就是平常人家的小姑娘,看人識人都是了不得的事情,有了這個本事,許多悲劇可能就免了。多少女中豪杰,在這樣的事情上栽了跟頭,把好好的生活弄了個一地雞毛,正確的選擇往往決定的是方向,反之,事情才開始,就已經看到了最后的敗象。
中國傳統戲曲中的愛情描寫,有兩類很清楚。一類是以《玉堂春》為代表的妓女和她的情郎之間的,還有一類是小姐和落難公子,比如《紅鬃烈馬》。這樣的人物身份搭配首先是令觀眾容易接受,對王金龍們來說,出身不凡,雖然一度落難,但是玉堂春們贈銀之類的義舉說明她們已經脫離了一般妓女的低級趣味,有朝一日公子會記得她們的付出給她們一個大回報;千金小姐愛上落難公子,公子一旦功成名就回來和小姐再續(xù)前緣,雖然苦等多年,一朝戴了鳳冠霞帔,成為讓人羨慕的官家一品誥命夫人,小姐也能心理滿足了。你看,多么讓人感動的愛情,如果沒有相應的付出和回報,都是在耍流氓,觀眾要指指點點不能允許呢。對觀眾來說,生活是實實在在的鍋碗瓢盆,可戲曲帶給了他們詩和遠方,那些在謊言和誤會中建立的矛盾沖突,終有一日是要撥亂反正各自歸位,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曾經被一步步壓到最底層的主人公,會咸魚翻身得解放,海水江牙享榮華。這是他們的命數,更是觀眾對生活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