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晶
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是學生的教育工作中必須學習的重要科目之一。但因為英語具有一定難度的原因,學生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往往會感到吃力。特別是在小學課堂上,學生往往因不能集中精力聽課,而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要想順利引導學生進行英語學習,就必須培養(yǎng)學的學習興趣。本文就小學英語教學為例,對學生缺乏英語學習興趣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小學英語學習興趣培養(yǎng)策略小學作為學生教育的開始階段,有著無比重要的意義。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水平,更是對學生日后的英語學習有著決定性作用。由于小學生都是剛剛開始接觸英語,處于起步階段,必須培養(yǎng)學生對于學習英語的興趣。英語作為國外語種,其本身就具有一定難度,倘若學生在喪失學習的興趣,那么學生日后的英語學習過程,將舉步維艱。因此,教師的工作十分重要,首先要清楚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基于學生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分析如下。
一、導致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興趣缺乏的原因
1.英語作為國外語種,難度較大,比較難掌握
英語中海量的詞匯、語法、語種等,都需要學生熟練掌握并牢記。而由于學生在上小學之前,沒有接觸過英語,對英語這個語種很是陌生。所以在學習語法和詞匯的背誦中比較吃力,語法怎么也學不會,單詞總是記不住,動搖了學生的自信心,使得學生對學習英語產(chǎn)生抗拒心理,甚至喪失學習興趣。
2.枯燥的課堂氣氛和教學方式,讓學生找不到樂趣
教師在英語課堂上教學時,因其教學模式陳舊,而導致課堂氣氛沉悶、枯燥無聊,導致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較低,沒有學習的動力。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式,是能否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如果教學內(nèi)容枯燥、教學方式單一,那么就會嚴重影響到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久而久之,會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質(zhì)量,對學生非常不利。因此,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對學生進行英語教學,才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關鍵。
二、關于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
1.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積極鼓勵學習進行英語學習
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影響,小學教育中采用的大多是教師為主的填鴨式教學。這種模式下,學生本身被忽略,打壓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主動學習的精神。教師在教學中占據(jù)了絕度的主導權(quán),控制著課堂,從而導致課堂教學單一、乏味。而學生只能作為被動接受者,這種教學模式下,導致學生失去了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另外,在各小學院校中常見的一種現(xiàn)象就是,教師充當了“家長”的角色,對學生在學習上一些不符合教師要求的行為,往往會進行嚴厲的批評。但是小學生尚處于年幼時期,加上獨生子女的原因,通常都有著強烈的個性特點,以及自尊心。收到批評后,在叛逆性的促使下,學生會對教師產(chǎn)生抗拒心理,從而對學習有了消極對待的態(tài)度。
針對以上情況,就要求教師要摒棄應試教育中的填鴨式教學,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f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學習中以積極鼓勵的方法,代替批評教育。
2.鼓勵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多思考
上文提到現(xiàn)在小學盛行的填鴨式教學,這種模式忽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用“滿堂灌”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這種模式下,學生處于極度被動的地位,只能按照老師的要求來進行學習,對英語知識點的學習,也相當機械化,根本沒有主動思考的過程。
教師應當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主動去學習,教師從旁進行輔助、引導,積極鼓勵學生在學習之余,多進行思考。經(jīng)過思考以后學生才能更加體會到英語的魅力,加深對英語的理解。在思考過程中學生也會對英語越來越有興趣,在興趣的驅(qū)使下,學生自然會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并不斷取得進步。而在取得進步之后,學生對學習英語更加有自信,這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
3.對學生進行肯定,并進行獎勵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就教學內(nèi)容會對學生進行提問。而當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需要認真聆聽,這也是對學生進行鼓勵的一種方式,而對于回答問題的學生,回答正確了,教師要用掌聲,或者口頭表揚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肯定和鼓勵,對于回答不是很完美的學生,教師更要鼓勵,贊揚學生用于發(fā)言的行為,也要用掌聲和口頭表揚的方式進行鼓勵。另外,除掌聲和口頭獎勵外,教師還可以設立小獎品的物質(zhì)獎勵,對于積極回答問題,或者表現(xiàn)良好的學生進行物質(zhì)獎勵。這種物質(zhì)獎勵的方式,會讓學生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滿足感,使學生更有信心學習英語。要知道,只需一句鼓勵的話語,就會讓學生滿足,繼而主動的的學習英語。
4.積極鼓勵學生用英語和教師以及同學進行交流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其主要用途自然是用來交流。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嘗試用英語和教師,以及同學進行交流,教師也可以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不時的用英語和學生進行簡單交流,或是提問。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產(chǎn)生會新奇、好玩的心理。交流的過程中,會逐漸對英語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更加積極的學習英語。這種交流方式,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能力、以及與人交流的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5.營造新奇的教學情境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情境就是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情境枯燥,容易造成課堂氣氛沉悶,影響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加上小學生較為年幼,在課堂上能夠集中精力的時間比較短,這就注定教師不能繼續(xù)采用傳統(tǒng)教學情境進行教學。教師應當營造不同的教學情境,以激發(fā)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下文將舉例說明。
(1)營造實物教學情境
教師在進行新的英語單詞教學時,可以用實物來作為教學范例。比如:apple,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準備好蘋果,然后根據(jù)手中的蘋果對學生進行新單詞的教學,這種實物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建立起單詞和實物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2)采用游戲化教學情境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活潑好動,喜歡參加各種游戲活動。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一年齡特點,把游戲和教學相結(jié)合,營造出游戲性質(zhì)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玩游戲的同時,也能學習到英語知識,并且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6.開展多種課外活動
教師不應該把學生的學習局限在教室內(nèi)和書本上作業(yè)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辦一些英語性質(zhì)的課外活動,英語板報、英語角、英語小短劇表演、英語歌曲演唱等等,通過課外活動的開展,讓英語教學不在枯燥,使得英語課堂變得有趣味,而學生在課外活動中,也能把自身學習到的英語知識加以運用,而新奇好玩的課外活動,也符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對于學生英語知識的掌握,和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都起到了促進作用。
三、總結(jié)
不論是學習英語還是其他的科目,興趣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的引導,學生就會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基于學生的特點,對學生進行贊揚和肯定,并積極鼓勵他們思考,才能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英語的動力。教師也要改變教學方法、營造新穎的教學情境、并且鼓勵學生多用英語與人交流。多方面結(jié)合,方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并且對學生自身的健康成長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肖輝.淺議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29):73.
[2]周天迎.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青少年日記,2013,(02):9.
[3]熊梅.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J].未來英才,2015,(1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