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淑鳳
摘 要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基礎,也是小學德育的主要形式。在課堂教學中,各個學科都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對學生的成長有著積極的作用。因此,應該將學科教育和德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學習學科知識的同時,通過有意識的引導,對小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堂 德育 途徑 原則
思想道德素質在人一生中起著重要作用,兒童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如何,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成敗,關系到民族的精神面貌。從教育的方向性和傾向性來看,只要有對兒童的教育就有德育的培養(yǎng),在課堂學習中,各個學科都能夠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對學生的成長有著積極的作用。
1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原則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基礎,也是小學德育的主要形式。在課堂教學中,各個學科都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對學生的成長有著積極的作用。因此,應該將學科教育和德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學習學科知識的同時,通過有意識的引導,對小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1.1德育目標要有現(xiàn)實性、層次性
小學德育目標不能定位在理想化的虛幻境界中,必須要具有現(xiàn)實性。這就要求課堂教學中德育的滲透不能脫離學生的實際,強調那些過于理想化、至善至美化的道德,要緊緊圍繞與小學生日常生活、學習息息相關的基本道德品質開展教育,這樣務實、具體的德育目標才更容易激發(fā)學生自我完善的動力,使德育工作更具實效性。
1.2增強德育意識,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教材中隱含著豐富的德育因素,因此教師應當以教材為立足點,牢固地樹立德育意思。而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大多呈隱性狀態(tài),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以課堂為陣地,做到每堂課都能有德育的側重點。但也不可為了滲透德育內容而置學科知識于不顧,或是牽強附會,導致學科教學“變質”,成為政治課、思想品德課,這樣會破壞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因此,只有充分駕馭了教材,探尋到學科教學與德育的最佳結合點,處理好滲透德育的尺度,才能真正使道德教育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得到學生的認可,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2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的途徑
2.1利用文章背景的介紹進行德育滲透
學習課文,需要了解時代背景,包括作者反應的時代背景和作者寫作時的時代背景。在介紹背景時,要運用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注意德育教育的滲透。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寫作背景,借助對課文背景的介紹.分析,使學生了解當時的社會和歷史背景。從而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達到受教育的目的。一些愛國主義的文章,在介紹背景時可使學生深刻地了解當時政府的反動本質和險惡用心,從而堅定共產(chǎn)主義信念,增強愛國之心。
2.2閱讀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
語文教材涉及面廣,思想內容豐富多彩,且大部分蘊含著思想道德教育的因素。語文課本是很好的德育教材,語文教材中的大多數(shù)課文文質兼美,就內容而言,有反映社會生活,贊美人性美,描繪自然景物,謳歌祖國和善的,也有講述寓言童話故事闡明道理的。教師在教學時應充分挖掘這些因素,在講授課文時,既要確定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更要樹立文章情感目標。通過一篇篇課文的教學,使學生受到一次次心靈的震撼,一次次情感的陶冶,一次次思想的啟迪,一次次品行的熏陶。這種教育不是生搬硬套。牽強附會的,而是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閱讀之前,要通過各種方法,啟發(fā)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提示閱讀的要求和技巧,使學生能以正確的態(tài)度和與作者相應的感情朗讀文章。閱讀指導中,要學生準確而真切地表達出文章的思想內容。思想內容是通過字,次,句,章來表達的。閱讀時,必須啟發(fā)學生在理解內容上下功夫,而不是空洞的要求有感情。閱讀之后,要從思想感情和朗讀技巧兩個方面進行評議。閱讀的評議不只是字音讀的準不準,停頓恰不恰當?shù)燃记蓡栴},而應該把評定閱讀的思想感情和基本功結合起來,把學生朗讀的態(tài)度和閱讀的效果結合起來。
2.3利用名言警句進行德育滲透
在語文教材中,有許許多多具有極好的德育功能的的格言警句。不僅文學特色濃厚,而且往往含有一些意味雋永的名言名句。對于這血閃爍著思想光芒的句子,教學中應緊緊抓住,圍繞課本提供的局語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點誦讀和理解。學生細讀作品的同時培養(yǎng)了情感,增進了認識,得到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的熏陶與教益。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讓其閱讀時進入情境。在情境中得到心靈的凈化、品德的教益、情操的陶冶。這些名言警句使許許多多青少年走上成功之路,取得令人矚目的業(yè)績,他們往往比長篇大論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語文教材中所選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他們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教師在教學中力求到好學生思想航船上的舵手,把好思想關,以達到扶正學生思想上的每一株幼苗,使其茁壯成長的目的。通過講解名人名言,加強學生自身的辯解能力,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思想境界得到升華。這既讓學生學習了語文知識,又達到了教育學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