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洪澤湖幼兒園 劉堂平
科學活動:風趣
江蘇省淮安市洪澤湖幼兒園 劉堂平
適齡目標:大班
設計意圖:春天來了,孩子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踏青、放風箏、玩風車等事情。一次在放風箏的時候,孩子就風箏如何升上天空的事情詢問我。我讓孩子們猜一猜,想一想,孩子們的直接經(jīng)驗想到了風?!帮L”這一自然現(xiàn)象一年四季,天天都和孩子們接觸……從孩子的話語中,發(fā)現(xiàn)“風”是孩子非常感興趣的話題。追隨孩子的經(jīng)驗和年齡特點,我設計了本次科學活動,讓大班孩子通過系列游戲活動感受到“風”的特性。反思:
教學詳案教案備注[課時建議]1課時[活動目標] 1.積極動腦,嘗試用各種方法制造風,并進行記錄。
在第一環(huán)節(jié),我以讓幼兒感受到風的方式,引起幼兒對風的注意,從而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活動過程]一、游戲活動,引出話題。1.通過扇子扇風,讓幼兒感覺到風。師:今天,劉老師還帶來了一位特別的客人來(出示扇子),等會兒扇子會把這位特別的客人請出來。我們把眼睛閉起來,好不好?(教師對著每位幼兒扇扇子)師:這位特別的客人是誰呀?(風)師:你看見它了嗎?(沒有)那你怎么知道是風?(幼兒說感覺)師小結:是呀,風就是看不到、摸不著,但是能夠讓我們感覺到的。2.幼兒討論對風的感受。師:那么,你們喜歡風嗎?說說你的理由,好不好?二、用身體造風,引導幼兒感知風車轉動的快慢與風力大小速度的關系。1.出示風車,布置任務。師:今天我們就一起和風做幾個小游戲,好嗎?師:我給你們帶來了禮物,這個禮物就藏在你的小椅子下面。趕快看看是什么?(幼兒拿風車)師:你們能不碰到風車,想辦法讓風車轉起來嗎?2.幼兒操作,驗證結果。師:給你們2分鐘時間……(幼兒操作)師:時間到,請回到小椅子上。成功的請舉手。都成功了?看來都想要我的風車。師:你們誰來演示一下給我看看,你是怎樣讓風車轉動起來的?(請個別幼兒展示用嘴吹動風車)3.引導幼兒感知風車轉動和風力的關系。師:你們發(fā)現(xiàn)風車轉動的時候,有什么不同嗎?(有的快、有的慢)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風大、風?。熜〗Y:喔,原來風車轉動的速度和風力大小有關系——風吹得大,風車就轉得快,風吹得小,風車就轉得慢些。4.送風車。師:恭喜你們,這個風車是你們的了。三、嘗試用各種材料制造風。1.教師提出造風要求。師:剛才我們用身體造出了風。看,我還給你們帶來了一些材料?(認識材料)這些材料能不能造出風來呢?等會兒請每個人去試一試,把能造出風的材料,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在白紙上。2.幼兒操作、記錄,教師引導。師:每個小朋友一次只能拿一種材料,試完一種再拿一種。給你們5第二環(huán)節(jié)中,我以“禮物”這個刺激,讓幼兒迅速投入到活動中。通過不碰風車讓風車轉動起來這個問題為前提,請幼兒探索各種方法;又通過探索風車轉動和風力之間的關系,讓幼兒懂得風大風車轉的快,風小風車轉的慢。幼兒通過親身體驗來得出結論,培養(yǎng)幼兒以事實為依據(jù)得出結論的科學精神。[活動準備] 1.扇子一把、黑板一塊、風車人手一個;2.實物:羽毛若干、飲料瓶、布料、氣球、塑料袋、紙板等。3.小組數(shù)字1~4,獎品若干。2.讓幼兒具體感知風,知道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只能感覺到。3.通過實驗,感受了解風力的不同。
分鐘時間,準備好了嗎?計時開始.... 3.分享操作結果。(意見相同的和意見不同的要分開點評)師:完成的小朋友把記錄表帶回來。師:這是誰的記錄表呀,你認為這些材料能造出風來,請你說說你是怎樣讓這些材料造出風來的,給我們表演一下。教師小結:看來大多數(shù)小朋友的結果是一樣的,你們用那么多的方法讓這些材料造出各種各樣的風來,真不錯。3.引導幼兒通過感受,區(qū)分大風和小風。師:哪一種材料造出來的風最大,哪一種材料造出的風最小,你們互相感受一下,回來告訴我,好嗎?這次我們分小組進行,每組選出一位代表公布你們最后的結果。師:給你們2分鐘時間……時間到,把你們的結果拿上來。師:看來大家的結果是一致的,都是紙板造出的風最大,紙片造出的風最小。是嗎?師小結:你們用這些材料都能造出風來,還找出了造最大風和造最小風的材料,每個人記錄的方式都很特別。你們真了不起!師:我有個小請求——讓我也感受一下紙板造出的最大風呀?(請個別幼兒操作)再大點,再大點……(不要把我刮跑了?。┧摹⒂螒颍河鹈w飛飛。1.介紹游戲規(guī)則師: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吧,叫“羽毛飛飛飛”。等一下你們把羽毛拋上空中,想辦法不讓它落下來,但是不能直接用手去接。如果你的羽毛落在地上了,那你就回到座位上。誰的羽毛最后落到地上,誰就贏了!贏的小朋友我還有獎勵喔!2.請冠軍介紹一下他是用什么辦法才讓羽毛飄那么久的。此環(huán)節(jié),我在幼兒身體造風的基礎上,提高要求,借助部分材料造風。由于我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提供了充足的活動條件,幼兒會借助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各種材料,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想出各種辦法來制造風。這樣既提高了幼兒的自主探究、動手動腦的能力,還培養(yǎng)了幼兒的合作精神,在不斷地嘗試與探索中突出了活動目標中的重點。此環(huán)節(jié)是對前兩個環(huán)節(jié)的提升和鞏固,幼兒運用已有經(jīng)驗,自選材料探索放羽毛飛不落的方法。[活動延伸]師:有許多小朋友不服氣,還想和我們的冠軍比一比呢?,F(xiàn)在,我們一起去外面的操場上再試一試吧??梢苑磸瓦M行競賽,每次的結果都會是不一樣的,更大程度地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
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我注重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小結;幼兒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獲得新的知識經(jīng)驗,使他們在實踐中獲得發(fā)展。
本節(jié)活動結束后,我及時組織幼兒互相交流,讓幼兒把自己的探索經(jīng)驗與大家分享,在分享的過程中,表述自己的想法、做法和自己在操作中的發(fā)現(xiàn)。通過交流,幼兒不僅向別人介紹了自己的制造風的方法,還能得到另外的啟發(fā),這樣,不僅提高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還進一步拓寬了幼兒的思維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