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徐世昌和北京白云觀

      2016-12-27 14:43:38崔建利
      北京檔案 2016年12期
      關(guān)鍵詞:重印徐世昌道教

      崔建利

      晚清重臣、中華民國第五任總統(tǒng)徐世昌是個虔誠的道教信徒,全國多地道觀廟宇都曾留下他的足跡甚至題字。對于京城西便門外的白云觀,徐世昌更是情有獨鐘,這里不僅分布著他的始祖塋,更是其居京期間節(jié)余歲尾的必拜之處,觀內(nèi)珍藏的明代全本《道藏》亦令其格外珍重并曾出資刊印。

      道教信徒徐世昌

      徐世昌(1855-1939),字卜五,號菊人,別號水竹村人、石門山人等,是晚清重臣,曾任中華民國第五任總統(tǒng)。生活中的徐世昌是個虔誠的道教信徒,尤其崇拜呂洞賓,家中常年敬奉呂祖神像。徐世昌篤信道教的起因,相傳與他在應(yīng)試時抽簽有關(guān)。據(jù)徐世昌座師張之萬之孫張達驤在其《我所知道的徐世昌》一文記載:徐世昌與其弟世光參加光緒八年(1882)壬午科鄉(xiāng)試,試畢,赴前門外琉璃廠呂祖廟求簽以卜考試結(jié)果。抽得一簽詞為“光前裕后,昌大其門庭”。榜發(fā),徐世昌中第一百四十五名舉人,弟世光以九十五名中試。世光名在前列,徐世昌遂以簽詞“光前”二字系指其弟,“昌”字系指自己,將來定能大其門庭,從此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徐家中置有密室,經(jīng)常設(shè)有呂祖牌位,長年供奉,燒香叩頭,到老不斷,但對外則諱莫如深。他當(dāng)總統(tǒng)時,因江朝宗、錢能訓(xùn)等主持的機晤善社奉呂祖為社長,直皖戰(zhàn)起時,徐世昌曾一度將該社乩壇移至總統(tǒng)府,占卜是否久于其位,并由鹽務(wù)署每月?lián)茉撋缃蛸N3000元。[1]張達驤是徐世昌登科座師張之萬之孫、徐世昌同僚張瑞蔭之子,徐世昌任職翰林院時,曾有很長一段時間住在張之萬家后院,張達驤對徐世昌應(yīng)該十分了解,因此,這段記述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徐世昌的道教信仰不僅表現(xiàn)在這種形而下的行為模式上,還體現(xiàn)在他對傳統(tǒng)道家文化及思想的把握和運用上。道教是中國本土化的宗教,自漢代開始,《老子》被作為道教的祖經(jīng),為道教徒廣為傳頌,亦成為士大夫階層修身養(yǎng)性的理論基礎(chǔ)。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就鮮明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士大夫?qū)Υ宓勒軐W(xué)的實用態(tài)度。徐世昌平生更是深諳此道,他在光緒十六年(1890)二月十二日的日記中寫道:“觀朱子宋孝宗即位所上封奏,內(nèi)圣外王之學(xué)深切著明,千古行之無不立致治安也?!盵2]在晚清及近代史上,徐世昌之圓滑與世故是盡人皆知的,素有“官場老狐貍”“政壇不倒翁”之稱,這當(dāng)然有徐世昌的個人秉性因素,但他篤信道教并將黃老之術(shù)奉為處世哲學(xué)而且運用得天衣無縫水到渠成,顯然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

      白云觀外徐世昌始祖塋

      徐世昌遠祖為浙江鄞縣繞虎橋村人,明朝末年,徐世昌第十二代高祖徐鐘麟投奔崇禎皇帝的岳丈、嘉定縣周奎幕府做幕僚,后隨周奎北上京都遷居大興縣。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禎帝自縊于煤山,標(biāo)志著大明王朝結(jié)束,周家境遇也一落千丈。徐鐘麟后來到了北京西郊白云觀附近高家教館當(dāng)了私塾先生,死后便葬在高家墳地,這是徐家北遷后第一處祖塋,徐家稱其為白云觀祖塋,是徐世昌進京趕考及后來居官京城時的必拜之地。光緒十七年(1891)十月,在翰林院國史館任協(xié)修官的徐世昌雖是個窮翰林,但還是勒緊腰帶,花費6天時間對白云觀祖墳進行了重修。到了1918年,位高權(quán)重、家道殷實的徐世昌將白云觀祖塋及毗連三畝多土地購為私有。為了使這一始祖塋域永久完整地傳承后世,徐世昌還與高姓合訂了永不出售契約。同時也為祖先立了墓碑,碑文日:“徐鐘麟始祖葬于此為高氏教書墳地”,落款為:“徐氏始祖鐘麟公十三代孫徐世昌立石”。據(jù)鄭道理《追述徐世昌軼事》記載:“解放初期,尚有此碑;一九八五年,我再去北京(高家墳地)時,見該處已改建為新市區(qū),大石

      碑也杳無蹤跡?!盵3]

      徐世昌詩詠白云觀

      白云觀作為中國道教之總本山,是北京最大的道觀,號稱北方道觀之首,被道眾尊為全真教派“第一祖庭”“十方叢林之元”,不僅受到歷代道教信徒的尊崇,也是歷代文人士子的吟詠對象。像明代才子宰相程敏政膾炙人口的《過白云觀》詩曰:“紅塵飛盡白云生,一徑深深草樹平。丹灶已空仙去遠,琳宮猶枕舊遼城”,道出了北京白云觀的歷史滄桑。徐世昌號稱總統(tǒng)詩人,平生詩作逾6000首,抒寫描繪白云觀對其來說可謂近水樓臺,其詩集中有多首詩直寫或涉及白云觀。請看這首《白云觀》:“西郊杰閣隱煙霞,來訪青牛道士家。竹院日長研素問,藥爐云護養(yǎng)丹砂。相逢詞客成吟草,自有仙人掃落花?;赝撼侨钷?,東風(fēng)依舊柳陰斜?!盵4]

      此詩應(yīng)作于1917年前后,具體寫作日期不可考,但無論從措詞用韻還是從詩之情感境界來看,在歷代詠吟白云觀詩中堪稱上乘之作。白云觀是徐世昌居京期間清明節(jié)和年節(jié)時的必拜之地(任職中華民國大總統(tǒng)期間深居簡出,有時會由家人代往),在祭拜祖先之余也會到觀內(nèi)參拜。徐世昌不僅會將每次參拜白云觀寫進日記中,有時還會借詩抒懷,比如《丁巳清明偕九弟出西便門詣始祖墓前拜掃》一詩:“春草萋萋徧陌阡,墓門展拜禮惟虔。云礽似續(xù)十二世,邱隴巍峩三百年。家守詩書能啟后,世傳清白懔光前。白云宮觀浮圖影,村郭周回碧樹圓?!痹娔┳宰⒃唬骸鞍自朴^樓閣在墓田之左,天寧寺塔在墓前之右?!盵5]1917年的徐世昌早已辭去國務(wù)卿一職,尚未被選為總統(tǒng),只是賦閑在家靜觀時變,清明節(jié)偕堂弟徐世良拜掃白云觀始祖塋并參觀白云觀,遂作此詩。

      每年正月十九日是白云觀最熱鬧的一天,俗稱燕九節(jié)(又稱“煙九”“宴九”“淹九”“閹九”“宴邱”等),也是老北京最大的道教廟會。其來歷與丘處機有關(guān)。丘處機生前因勸說成吉思汗減少殺戮而受到成吉思汗敬重,賜號神仙,并御賜改燕京太極宮為長春宮,作為他回京后的住所。丘處機仙逝后,其門人尹志平等在長春宮東側(cè)修建白云觀,在觀內(nèi)營建處順堂藏丘處機遺蛻。此后每年正月十九都按期舉行大型齋醮儀式,信眾也多來燒香祈福,便逐漸形成燕九節(jié)來白云觀會神仙的習(xí)俗。在《樊山以煙九詩見示晉卿以立春詩索和作此詩答兩詩翁》一詩中,徐世昌就對這一風(fēng)俗進行了局部描述:“試燈之日逢立春,風(fēng)花競逐春燈新。長安士女喜春游,明珠照耀車前塵。天橋車馬如流水,白云觀里群朝真。名王萬里昔朝覲,氈車煙九促歸輪?!盵6]

      該詩為徐世昌酬答老友樊增詳和王樹楠之作,詩中前半部分記述了當(dāng)時京城白云觀燕九節(jié)狀況,頗顯珍貴。

      徐世昌出資重印白云觀《道藏》

      除了大總統(tǒng)的身份之外,徐世昌還是近代藏書及出版大家,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徐世昌一生主持編纂刊印的書籍近50種,其中就包括《晚晴簃詩匯》《清儒學(xué)案》這類對于近代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起著重大作用的大型套書或叢書。而他作為一個虔誠的道教信徒,支持并出資重印北京白云觀《道藏》,在傳承和保存道教文獻方面更是功不可沒,堪稱近代宗教史上的一段佳話。

      “道藏”之名始于唐代,是對歷代道教典籍的統(tǒng)稱,將歷代道教典籍匯編在一起,便成為大型道教文獻叢書《道藏》。明代以前的《道藏》刊本今已無存。明代曾先后兩次對《道藏》進行編刻,相應(yīng)形成兩種版本。一為正統(tǒng)九年(1444)編刻成的《道藏》,后世稱為《正統(tǒng)道藏》,版片刷印后頒賜包括北京白云觀在內(nèi)的各地道教宮觀。一為萬歷三十五年(1607)編刻成的《續(xù)道藏》,后世稱為《萬歷續(xù)道藏》?!独m(xù)道藏》經(jīng)版刻成后,很少單獨刷印,而是與《正統(tǒng)道藏》經(jīng)版合在一起印刷,正、續(xù)道藏合計共收入道書1476種、5485卷、512函,函目依《千字文》順序標(biāo)示。因此,萬歷版《道藏》包含正統(tǒng)《道藏》及萬歷《續(xù)道藏》兩部分,為明代《道藏》全本,也是目前各類《道藏》典籍的祖本。萬歷版《道藏》明清時期曾有多次印刷,各地道觀多有收藏,經(jīng)版則藏于京城大光明殿,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入北京后占領(lǐng)并放火焚燒了大光明殿,殿內(nèi)所藏《道藏》經(jīng)版亦悉遭焚毀。至民國初年,各地宮觀所藏《道藏》均因戰(zhàn)亂或天災(zāi)人禍而殘缺不全,只有北京白云觀和上海白云觀所藏萬歷版《道藏》保存相對完整。

      1918年初,時任段祺瑞政府教育總長的傅增湘與商務(wù)印書館總經(jīng)理張元濟商議對北京白云觀《道藏》進行影印,以廣流布。北京白云觀第21代方丈陳明霦對此事熱心響應(yīng)??紤]到商務(wù)印書館總部位于上海,以北京白云觀《道藏》作重印底本在操作上有諸多不便,于是,傅增湘、張元濟、徐森玉等商之于上海白云觀主事陳道人,希望能以上海觀本《道藏》作底本進行重印操作,但上海觀主事者有居奇之意,要價頗昂,傅增湘甚至打算用官方力量向上海白云觀施壓,遭張元濟回信反對,最終還是以北京觀萬歷全本《道藏》為拍照底本、以北京觀所藏正統(tǒng)《道藏》殘本為校本開始了拍攝和??惫ぷ?,除底本拍照在京開展外,其他工序均在上海進行。整個拍攝及校勘過程用了三年多,其中徐世昌于1918年10月被選為中華民國大總統(tǒng),而徐世昌對傅增湘素以門生相待視,與北京白云觀第21任方丈陳明霦一向交好,徐世昌任職總統(tǒng)顯然會對事件的順利開展有促進作用。1922年10月14日,商務(wù)印書館在《申報》刊登《道藏》預(yù)約廣告中亦提及徐世昌出資助?。骸捌澯珊?nèi)閎達發(fā)起重印,經(jīng)東海徐公慨任印貲,特屬敝館承印發(fā)售,以廣流傳?!盵7]其實,此時的徐世昌已御職總統(tǒng)隱居天津三四個月。本次《道藏》重印,徐世昌出資數(shù)量究竟是多少呢?近年商務(wù)印書館的部分舊檔案散出,其中有1935年9月20日傅增湘致張元濟、王云五等公函一封,信中顯示徐世昌當(dāng)時資助費用是兩萬五千元。[8]盡管徐世昌的資助具有入股性質(zhì),但對于《道藏》重印的啟動起了決定性作用。1923年10月,《道藏》第一期終于印成,1926年全部出齊?!兜啦亍肥状伟l(fā)行共印100部,每部收書1476種,由原來的經(jīng)折裝改為6開線裝本,用連史紙印刷裝訂成1120冊,定價1000元(預(yù)約價每部600元)。此后又曾加印過50部。據(jù)《張元濟傅增湘論書尺牘》記載,徐世昌曾按預(yù)約價自留10部。徐氏曾將其中3部贈送給老家河南衛(wèi)輝的釋道寺觀:僧會司1部,道教司和白云閣各1部,3部贈書上“均有徐世昌印章”[9],于此亦可見徐世昌的桑梓情懷和宗教信仰。

      注釋:

      [1]張達驤.我所知道的徐世昌[A]//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48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64:217.

      [2]徐世昌.徐世昌日記(1890年2月12日)第21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0086.

      [3]鄭道理.追述徐世昌軼事[A]//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天津市和平區(qū)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天津和平文史資料選輯(第1輯)(內(nèi)部準(zhǔn)?。?988:80.

      [4]徐世昌.白云觀[A]//水竹邨人集(卷六),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663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268.

      [5]徐世昌.丁巳清明偕九弟出西便門詣始祖墓前拜掃[A]//水竹邨人集(卷六),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663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269.

      [6]徐世昌.樊山以煙九詩見示晉卿以立春詩索和作此詩答兩詩翁[A]//水竹邨人集(卷五),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663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240.

      [7]重印正統(tǒng)<道藏>(廣告)[N].申報,1922-12-14.

      [8]陳曉維.商務(wù)印書館舊檔漫談之一——涵芬樓影印<正統(tǒng)道藏>二三事[A]//陳曉維.好書之徒.北京:中華書局,2012:147.

      [9]耿玉儒.徐世昌風(fēng)雨歷程[M].香港:銀河出版社,2005:115.

      猜你喜歡
      重印徐世昌道教
      《域外小說集》重印與文學(xué)再生產(chǎn)機理研究
      豐碑與基座——重印《〈民族音樂〉參考資料》序
      徐世昌家祠所藏唐人墓志初探
      圖書重印與再版選擇形式的探討分析
      新聞傳播(2019年22期)2019-06-24 03:03:10
      西夏道教補議
      西夏學(xué)(2018年2期)2018-05-15 11:21:42
      論徐世昌與奉天省警察制度建設(shè)
      試論《水滸傳》的道教思想
      建國以來徐世昌的研究綜述
      黑龍江史志(2015年9期)2015-07-10 11:55:06
      徐世昌熬不住遺老生活
      近現(xiàn)代溫州道教的組織性
      大荔县| 罗定市| 大悟县| 山阳县| 永平县| 云阳县| 长顺县| 南皮县| 浮山县| 平谷区| 凤山县| 乐陵市| 新乡市| 鹤壁市| 蓝山县| 阿勒泰市| 土默特右旗| 威海市| 邯郸县| 肇庆市| 台东市| 合水县| 鹿邑县| 宜章县| 宜川县| 安溪县| 丰宁| 曲周县| 沙河市| 喀什市| 乌什县| 清远市| 乳源| 望都县| 新源县| 应城市| 巴塘县| 寻甸| 略阳县| 铅山县| 荥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