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書魚
摘 要:人們常說,當今的社會處于知識爆炸的年代,科技迅猛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日益加快。在人們廣泛的交往及緊張的工作中,事事要求高效率,不可能事事都先形成文字再進行交流,用聲音來傳播和保留信息的機會越來越多,聲音傳播的技術也越來越先進,因此,重視說話訓練更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關鍵詞:初中學生;說話能力;學生參與
語文教學中,說話教學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它可以更好地發(fā)揮語言學科的工具作用。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考察:
1.交際工具的作用。
語言是一種交際工具,它包括書面語和口頭語兩種。雖然運用口語交際會受時空的限制,但說話仍然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這是因為以說話的方式進行交際既經濟、方便而又有實效,它不需要什么特別設備(每個人都有一張嘴、兩只耳朵),不需要什么特別原料(只要有空氣,就能傳播聲音)。不管多么復雜的意思,人們都可以用適當?shù)脑挵阉f出來。因此,有資料顯示,在人類使用的各種交際工具中,說話交際仍是最為重要的。
2.思維工具的作用。
眾所周知,說話的過程簡而言之就是將內部語言(思維)借助于語詞,按一定的語法結構快速地轉換為外部語言(話語)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們?yōu)榱吮磉_一個完整的意思,總是邊想邊說、邊說邊想,內部思維與口語表達迅速傳遞,不斷交錯進行著。“語言是思維的直接現(xiàn)實”(馬克思語)。在語文教學中,說話教學和思維訓練是同步進行的。說話要邊想邊說,這就促進了學生思維的活躍、敏捷,智力的迅速發(fā)展。一個思維混亂的人,不可能會說出很條理的話。葉圣陶先生在《說話訓練》一文中也提出說話訓練是開啟學生思想之門、引導學生發(fā)表之欲的“總樞紐”。教師如果抓住了這個“總樞紐”,就會有效地帶動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葉老的這個見解應當說是十分深刻的。
3.定向交流工具的使用。
口語具有“定向表述”的特點,說話人是在一定場合對特定的對象進行講述。為使表達收到最佳效果,就要使講話合乎對象的社會地位、身分、知識修養(yǎng)程度以及所處的心理狀態(tài)等。這也即是說,在說話時要考慮在不同的場合下,對不同的人該說什么樣的話才適合。哪些話該說,說到什么程度;哪些話不該說,如何隨機應變,如何換個措辭、換個方式去說才恰當,以至如何注意說話的聲音技巧等。此外,說話還可以借助“人體語言”(如說話時的手勢、姿態(tài)動作等)和“副語言”(如講話時的表情等)進行表述。這是口頭語言表達的一個最大特色。因此,說話訓練在語文教學中可以進一步發(fā)揮語言的工具作用。
從另一方面看,重視說話訓練也是社會發(fā)展向語文教學提出的新要求。既然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是如此的重要,那么,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呢?按系統(tǒng)論的整體性原理和有序性原理,我們應該按學生的思維和心理特點,制訂科學的訓練體系、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初一:復述;初二:概述;初三:論辨。在具體措施上,我們則應抓住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的說話能力進行整體的培訓:
1.鼓勵學生“敢說”。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不大敢說話,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國傳統(tǒng)社會文化意識的影響,“師道尊嚴”、“大人說話小孩聽”,反映在課堂上便是“我講你聽”的教師“一言堂”。另外,由于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fā)生的生理變化,尤其是第二性征的出現(xiàn),導致了學生自我封閉心理的產生,因而,學生不敢也不愿多說話。
據(jù)此,為鼓勵學生敢說,我們必須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境”,使學生在課堂上敢于發(fā)言。首先,教師要實行教學民主,注意調動和保護學生發(fā)言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擺架子,要充分利用“身體語言”和“副語言”,鼓勵學生,允許學生平等地與自己討論。其次,要引導學生打破自我封閉的心理狀態(tài),自覺“對外開放”,訓練學生適應“語境”的變化,大膽發(fā)言。有些學生在小“語場”敢說,大“語場”不敢說;熟悉“語場”敢說,生疏的“語場”不敢說……。所有這些,都要求教師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使“語場”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內外結合,反復訓練,使學生“敢說”。這是從外因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能說”。
激勵學生敢說,這是第一步。學生敢說,但有時卻又無話可說,或者想說而又說不出來。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對教材進行藝術處理,選準刺激學生說話的興奮點,讓學生感到有話可說或者非說不可,這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語言和思維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思維紊亂的人,一定說不好話。只有思維清晰而又有層次,語言才會清楚而又有條理。所以,思維訓練和說話訓練應是同步進行的.基于以上兩方面,我們應把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與聽、讀、寫的培養(yǎng)相結合,整體培訓,才會真正使學生“能說”。在閱讀教學中,可根據(jù)課文內容及教學重點、難點,有目的地提出問題,或復述、或概述、或辯論、或作專題發(fā)言。學生每節(jié)課都要想問題、提問題、討論問題,聚斂思維,再用比較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反復訓練,思維和說話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在作文教學中,則可讓學生口頭作文,即席演講等,這是發(fā)散思維的訓練.學生會想,會思維,也就能說了。
3.教會學生說話的基本技巧。
“敢說”是基礎,“能說”是基本要求,“會說”才是目標之所在??陬^表達能力是一個人的知識、能力、智力的綜合體現(xiàn),它需要高尚的情操、淵博的知識、牢固的記憶能力、豐富的聯(lián)想力、想象力、縝密的思維能力以及出色的表現(xiàn)力。說話技巧的訓練內容大體有如下幾點:首先是語音和語調。語音語調的變化會帶來語義的變化。語調的不同,語音輕重位置的不同,表達的意思便有較大差別。所有這些,應訓練學生注意準確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