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華
摘要:初中教育是我國義務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學是其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基礎學科,其教學質量的好壞將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學生人文素養(yǎng)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近些年來,自主探究學習的重要性日益明顯,對于課堂教學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是在結合具體案例分析的基礎上,探討初中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具體途徑。
關鍵詞:初中語文;自主探究學習;途徑
一、前言
語文教學是當前初中教育中的一門重要基礎,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與發(fā)展,使得初中語文教學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巨大發(fā)展,但是同時也迎來了更為嚴峻的挑戰(zhàn)。《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僅要傳授相關的理論知識,而且充分利用自主探究學習模式,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自主探究學習模式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青睞與重視,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過程中,并對學生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重要途徑
1、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為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墊定良好的基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發(fā)自內心地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主動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關鍵。但是在當前初中語文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仍然受到考試大綱的束縛與影響,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死記硬背,從而使得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缺乏主動性,更何況是興趣了。因此,在初中語文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要注意采取措施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為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墊定良好的基礎。首先,老師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老師要關愛學生,在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中扮演亦師亦友的角色,讓學生充分信任老師,消除對老師的恐懼,以更積極和輕松的心態(tài)投入到學習中。其次,老師要注意采用豐富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比如,在單元復習的環(huán)節(jié)中,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搶答或者是互問互答的學習形式,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積極投入到教學中,有效提高教學有效性,同時又有利于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老師也可以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借助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又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2.、精心設置疑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語文是一門涉及面很廣,蘊含豐富知識的學科。如果老師僅僅是純粹地羅列和照本宣科地傳授知識,就會很容易使得課堂教學變得枯燥無味,不利于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疑點和懸念常常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其自覺投入到教學過程中國。因此,在初中語文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要結合具體教學內容,精心設置疑點,循循善誘地將學生引入設計好的情境中,展開自主探究學習。比如,在學習《春》這一課時,鑒于學生對這篇課文的了解僅僅停留在對春天特點的粗淺表面認識上,而對文章中所運用的各種修辭手法的理解卻是遠遠不夠的,因此為了深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老師可以設置諸如“《春》這篇文章為什么會如此吸引我們呢”類似的疑點,引導學生對其展開自主探究。在這一過程中,老師要注意做好引導工作,綜合運用多方面的知識引導學生總結出這一原因,如運用了多種修辭和感官描寫來凸顯春天的特點;動靜描寫相結合等,并且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各類修辭和寫法進行舉例說明。這樣的教學設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成就感,同時也能有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借助課外實踐活動,創(chuàng)設學生展現的空間。教學不僅僅局限于課堂,課外擁有更為廣闊的空間,而且課外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學到很多課堂教學活動中所學不到的知識與能力。因此,在初中語文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除了要做好課堂教學工作之外,也要注重課外實踐活動的展開,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創(chuàng)設更為廣闊的空間。比如,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收集廣告等節(jié)目的經典臺詞;或者是在學習某篇小說、戲劇等題材的作品時,讓學生根據自身對作品的理解,對其進行改編,并且自導自演等;或者是老師可以結合具體教學內容,設計辯題,組織學生對其進行辯論等。如此豐富的課外實踐活動不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而且能夠有利于學生在各項活動中更好地展現和表現自己,讓自己的探究范圍變得更為廣泛,從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和能力,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三、結語
初中教育是我國義務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學是其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基礎學科,其教學質量的好壞將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學生人文素養(yǎng)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對于教學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這并不是簡單的事情,需要老師不斷總結與嘗試,從而找到切實有效的方法,促進教學有效性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