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龍
?
我國建設工程保險現(xiàn)狀與發(fā)展
◎朱文龍
工程建設是我國經濟發(fā)展的基石,建設項目往往投資高、規(guī)模大、工期長、影響廣,在建設過程中普遍存在風險。建筑工程保險是工程風險轉移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國外,建筑工程保險已成為工程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程目標順利實現(xiàn)的保障。1945年,國際咨詢工程師聯(lián)合會(FIDIC)將工程保險列入施工合同條件。Bunii, Rendell and Yablonsky認為保險是工程項目風險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國內對工程保險建設的研究起步較晚。劉杰、孫智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國建筑工程保險制度對完善業(yè)主項目管理和工程承包制,改善融資條件,加強工程風險管理,推動工程技術創(chuàng)新等有著重要作用。
建筑工程項目風險是指建筑工程項目在設計、施工和竣工驗收等階段可能遭到的風險。由于建筑工程從立項到完工需要經歷一個比較長的周期,已有的研究表明,項目的啟動和計劃階段是風險的高發(fā)階段,但此時風險僅處于隱患階段,不會以對項目造成太大的危害,是項目風險控制和規(guī)避的最好時期,也是關乎項目成敗的關鍵階段,需要項目管理人員投入更多的精力和關注。
在國內,建筑(安裝)工程保險指在工程施工階段的保險,主要指材料或設備的運輸險及因運輸原因而致的利潤損失險、建筑(安裝)工程一切險、延期利潤損失險、職業(yè)責任保險、施工機具設備保險和工程質量責任保險等。建筑工程保險是以承包合同價格或概算價格作為保險金額,以重置基礎進行賠償?shù)?,以建筑主體工程、工程材料及臨時建筑等作為保險標的,對在整個建筑期間由于保險責任范圍內的危險造成的物質損失和列明的費用以及被保險人對第三者依法應承擔的賠償責任予以賠償?shù)谋kU。新建、擴建或改建的各類建筑工程均可作為建筑工程保險的承保對象,也包括新建、擴建或改造的工礦企業(yè)的機器設備或鋼結構建筑物的安裝、調試工程。目前,許多國家都實施了強制保險,對規(guī)范建筑市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國建筑工程保險現(xiàn)狀
自1979 年,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擬定第一份建筑工程一切險的條款及保單,我國建筑工程保險有了較大發(fā)展,但仍然存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建設項目不均衡和投保度低。當下投保的建設項目主要是一些外資和合資的工程建設項目及部分重點市政工程。更多的中小項目,由于投資金額小、工期短、參與單位少、業(yè)主和施工單位風險意識弱及行業(yè)管理制度和保費列支等方面的問題,很少參與投保。
保險公司能力較弱。由于建筑工程的專業(yè)和復雜性,建筑工程保險需要工程技術理論和實踐經驗的同時也需要金融保險理論知識。但我國工程保險發(fā)展時間較短,保險公司缺乏專門人才,各公司的風險管理、承保技術、條款設計、經營管理等能力有待提高。
經營主體較少且狀況不佳。目前幾家中資財產保險公司占據(jù)著國內90%以上的市場份額,是建安工程險與責任險的主要提供者。工程保險保費收入增速緩慢,經營能力有待提高。
保險市場非理性競爭明顯。保險公司將低費率作為主要的競爭手段,放松承保條件,結果導致高費用率和高賠付率,經營成本攀升,保險風險擴大,效益惡化。建筑工程保險能夠的服務不足。
我國建筑工程保險現(xiàn)狀緣由
風險意識弱。業(yè)主在招標時更注重企業(yè)的資質和工程方案,較少審查承包商的風險承擔能力。建設單位更注重與業(yè)主的長期關系,沒有把風險管理放在突出的位置,存有僥幸和控制成本的心理。同時,法律沒有明確規(guī)定項目風險與業(yè)主利益之間的關系。國內銀行對工程項目貸款也沒有保險的要求。
工程保險費用列支問題。我國會計制度中,建筑工程保險費未計入成本,目前的建設管理體制只規(guī)定了不可預見費,而沒有具體的保險費用計列辦法?,F(xiàn)行《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規(guī)定了發(fā)包人應辦的生命財產和施工機械設備保險,但沒有工程運營保險的要求。
保險人服務質量低。由于無法提供令客戶滿意的條款和風險組合,業(yè)主和承包商認為購買保險所帶來的效用并不高,不如加強管理,采用自留風險、轉包等方式來對付風險。
風險主體不明。許多基建仍由政府直接投資,工程投資改革緩慢,未及時引入”FIDIC” 合同,致使風險分擔原則不明,利益主體和風險主體不明。
政府重視不夠。國外許多國家制定了”三重強制”法,即政府立法強制要求承包商購買保險,銀行貸款要求工程項目投保,業(yè)主要求承包商也投保,并組織了有效的建筑工程保險制度監(jiān)管體系。
加強人才培養(yǎng)
建筑工程保險要求保險人員既懂保險知識,又懂工程經濟、施工技術和項目管理知識。缺乏專業(yè)工程保險人才己成為我國建筑工程保險服務的軟肋。針對當前人才短缺問題,保險公司可聘請工程項目管理工程師參與工程項目風險的識別和分析,作為是否承保及制定費率的依據(jù);委托相應監(jiān)理單位、檢測單位、施工圖審查機構對建設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和施工過程進行檢查,進行技術風險分析評估,根據(jù)風險狀況,確定費率并逐步實行費率差異化;逐步設立和推行風控師的資格認證,培養(yǎng)自己的工程風險管理專家,為企業(yè)提供一體化的風險解決方案。
細分保險品種
現(xiàn)行的建筑(安裝)工程一切險一般以整個項目整體投保,故單張保單保費較高影響了投保人的積極性。施工過程中,各個施工階段其潛在風險是不同的,風險發(fā)生的概率和影響也不同。認真研究工程中不同風險發(fā)生的概率、所造成影響的大小,科學設計有關險種,合理計算保險費率,則能夠讓工程保險更好地為建設服務。可以參考建筑工程中分部分項的做法,每個分部分項工程作為一個保險品種,增加保險品種,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
提倡差別費率
適度、合理和公平的費率既有利于確保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也有益于保護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利益。由保險界與工程單位平等協(xié)商,根據(jù)各類風險因素商定保險費率,提倡差別費率。如對基坑工程,地下水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費率;對幕墻工程,材質不同采取不同的費率。
解決建工險與財產險的接口問題
若項目存在營運工程轉移,由于建設和運營的分界不明的原因,產生了建設期與運營期保險的接口問題。采用綜合建工險保單條款是目前較為可行的選擇,即在傳統(tǒng)建工險條款的基礎上,增加財產險部分,以明晰責任歸屬。此類保險已經在國家游泳中心建設項目中實踐。
總之,我國建筑工程保險仍處于初級發(fā)展階段,需要隨著我國基建工程的發(fā)展不斷完善進行,特別是更多的建筑企業(yè)走出國門,工程保險發(fā)展前景十分廣闊。為促進我國建筑工程保險健康快速發(fā)展,應當充分認識工程保險的重要性,加大對服務的投入力度,促進工程保險的良性發(fā)展。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杭州市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