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春榮,沈盈盈,鐘代曲
(1.第三軍醫(yī)大學護理學院,重慶市 400038;2.第三軍醫(yī)大學大坪醫(yī)院野戰(zhàn)外科研究所,重慶市 400042)
?
·康復護理·
手指操練習在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早期康復護理中的臨床研究
錢春榮1,沈盈盈2,鐘代曲2
(1.第三軍醫(yī)大學護理學院,重慶市 400038;2.第三軍醫(yī)大學大坪醫(yī)院野戰(zhàn)外科研究所,重慶市 400042)
目的 觀察早期康復護理增加手指操練習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手活動能力的影響。方法 采用拋硬幣簡單隨機方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37例)和觀察組(35例),對照組執(zhí)行早期康復護理常規(guī),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手指操練習,干預后3個月比較兩組患者九孔柱試驗完成時間。結果 干預后3個月兩組患者九孔柱試驗時間均較干預前縮短,觀察組九孔柱試驗時間的縮短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33)。結論 早期康復護理增加手指操練習對改善腦卒中患者的手功能有積極影響。
腦卒中;康復護理;手指操;手活動能力;九孔柱試驗
腦卒中后的肢體功能障礙尤其是手活動能力對生活質量有重要影響。文獻報道[1],上肢作業(yè)療法及手重復性活動訓練可用于改善上肢功能。筆者參考葛守萍的《健康保健操》[2]以及Lederman的《Neuromuscular Rehabilitation in Manual & Physical Therapy》[3]編制了本套手指操,將其融入到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中,并觀察其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手功能康復的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對象 采用方便取樣法選取重慶市2所三級甲等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住院腦卒中患者。納入標準:診斷為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腦血栓、腦栓塞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在輕度范圍(美國國立衛(wèi)生院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4]<15分)。剔除標準:研究期間死亡的病例,未完成或不能配合全部干預的病例,上肢重度功能障礙,不能完成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動或完全依賴他人的病例,自愿退出研究的病例。采用拋硬幣法進行簡單隨機分對照組和觀察組。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納入患者90例,期間脫落18例,最終符合納入標準的病例72例,觀察組35例,對照組37例。納入前,均向患者說明研究目的和步驟,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方案得到第三軍醫(yī)大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
表1(續(xù))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按照缺血性腦卒中護理常規(guī)執(zhí)行早期康復護理指導。具體措施:住院期間行良肢位管理、關節(jié)活動范圍練習以及肢體主動運動輔導;出院時囑患者加強肢體功能的康復鍛煉;出院后1周進行電話回訪。總康復訓練時間3個月。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手指操練習指導。手指操練習的范圍涉及手及手指,并輻射至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及腕關節(jié),手指操動作要領見表2、示意圖見圖1?;颊呖刹捎谜玖⑽挥柧殻玖⒉环€(wěn)的患者推薦采用坐位進行練習。患者通過參加團體宣教活動面對面學習、閱讀紙質動作要領、觀看電教視頻資源3種途徑掌握練習方法,囑患者練習2~3次/d、持續(xù)3個月,出院期間通過電話回訪增強干預依從性。
表2 手指操動作要領
注:為了保證練習效果,每次每個小節(jié)重復八個8拍
圖1 手指操動作要領示意圖
1.3 效果評價 采用九孔柱試驗(Nine Hole Peg Test,NHPT)評價患者手指/手活動能力。1971年Kellor首次報道了NHPT,證明NHPT能反映手的靈活性,是一種有效、簡便和價廉的手活動能力評價工具。測試方法按Mathiowetz[5]所描述規(guī)格制作九孔柱板,從拿起第一根小柱到拔出最后一根小柱并放回到容器為止,記為一次操作的時間。先測利手(健手),再測非利手(患手),分別計時,記錄兩手用時之和即為NHPT時間,以秒(second, s)為單位。參考鄭廣新等[6]報道NHPT在重慶地區(qū)的信效度,16~66歲正常成人單手的結果范圍在20~60 s,因而研究中當患者其中一手完全不能操作時采用120 s高限值替代。由數(shù)據(jù)采集員在干預前及干預后3個月采集兩組患者NHPT時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對患者人口學特征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組間數(shù)據(jù)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檢驗水準定于P<0.05。
兩組患者干預前及干預3月后NHPT時間的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及干預3月后NHPT時間的比較 s
3.1 手指操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手功能 研究[7]表明,早期、科學、合理的康復護理能有效促進腦卒中患者神經(jīng)功能的恢復及提高活動能力。腦卒中護理干預臨床循證指南B級推薦,將重復性任務訓練列為改善上肢功能的常規(guī)[8]。鑒于此,編制了反復運動手指和手關節(jié)的手指操用于腦卒中早期康復護理。此外,采用科學有效的手功能測評方法觀察腦卒中患者手功能的改善程度,能夠為康復方案的制定和評價提供重要依據(jù),臨床護理常用的評價方法多以量表為主,存在較強的主觀性[9]。本研究選擇了一種較為客觀的評價方法-NHPT,需拇指、食指、中指密切協(xié)作來完成小柱的拔出和放回運動,且時間快慢與手運動速度、準確度及協(xié)調度密切相關,可以用來反映手精細運動能力。研究顯示,干預3個月后兩組患者的NHPT時間均較干預前的基線數(shù)據(jù)縮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早期護理康復指導有助于腦卒中患者手功能的改善;此外,觀察組NHPT時間的縮短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在早期康復護理的基礎上增加手指操練習對促進手功能快速提高有積極影響。
3.2 局限性 在干預后3個月這一時間點,觀察組及對照組的NHPT時間進行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分析原因,一是入選患者均為輕度神經(jīng)功能損傷的患者,手功能在急性期過后有自我恢復的過程;二是手功能的恢復提高有賴于神經(jīng)功能缺損的恢復,但是腦卒中患者的康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且受疾病類型、合并疾病、社會支持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在出院前增加手指操練習指導對改善手功能有一定的積極效應,但是單一的手指操練習顯然不能完全滿足腦卒中患者改善手功能的康復需求,這也顯示出本研究中干預方案存在方式單一和力度不足的缺陷。
[1] 由麗,饒江,劉莉,等.作業(yè)療法改善腦卒中后偏側感覺障礙及手功能的效果[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2,18(7):638-639.
[2] 葛守萍.健康保健操[Z].上海: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2008.
[3] Lederman E.Neuromuscular rehabilitation in manual & physical therapy[M].London:Churchill Livingstone,2010:75-87.
[4] Bruno A,Saha C,Williams LS.Percent change on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a useful acute stroke outcome measure[J].Journal of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2009,18(1):56-59.
[5] Mathiowetz V,Weber K,Kashman N,et al.Adult norms for the Nine Hole Peg Test of finger dexterity[J].Am J OccupTher,1985,39(6):386-391.
[6] 鄭廣新,沈菊彬,馮莉,等.手靈活性康復評定—九孔柱測試[J].中華理療雜志,1995,18(1):38-40.
[7] 周末,袁冰,陳安亮,等.早期康復訓練對急性腦卒中患者的治療價值[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4,18(11):31-33.
[8] 錢春榮.腦卒中護理干預臨床實踐指南的文獻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16):4-6.
[9] 毛志幫,張玲莉,崔曉,等.食指指頻在腦卒中患者手功能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4,29(9):839-843.
錢春榮(1979-),女,博士,講師.
2016-08-19
R493
A
1671-9875(2016)12-1165-03
10.3969/j.issn.1671-9875.2016.12.016
第三軍醫(yī)大學基礎醫(yī)學研究一般項目,編號:2012XJQ11
第三軍醫(yī)大學護理學院護理創(chuàng)新基金一般項目,編號:2015HLCXM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