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信息的基本輸入手段,閱讀也是語言學習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寫作是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綜合運用,其前提必須有一定量的信息儲備。傳統(tǒng)的寫作課堂枯燥煩悶,將學生圈定在一個范圍內,缺乏引導,影響發(fā)揮。如果我們轉換思維,將寫作教學嵌入到信息錄入之初的閱讀教學中,肯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學生在閱讀中體驗情感,感悟真理,學習創(chuàng)作者描物狀景的技巧,在這過程中激發(fā)出自己的感受和聯(lián)想,教師再加以適時引導,讓大家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運用所學的表達技巧寫出來,這樣在潛移默化中驅使學生在閱讀中汲取更多知識,并轉換成自己的正能量,表現(xiàn)為寫作技巧。筆者通過多年教學實踐,對怎樣在閱讀教學中實踐 “寫作本位”有較深的感觸和體驗。
一、通過閱讀滲透情感
表達發(fā)軔于情感,而閱讀恰恰可以體味情感。情感豐滿的抒情文會讓學生激情澎湃,情節(jié)跌宕的記敘文也會牢牢牽引孩子們隨著故事發(fā)展的情感波動而起伏,最容易形成共鳴……如果我們能切中肯綮,指點學生豐富自己的閱讀內容,完善自己的閱讀技巧,挖掘文本素材渲染情感,就可以驅動學生將自己的感想記錄下來,著個記錄就是寫作。沒有情感體驗的寫作是機械死套的,有了閱讀感受的寫作才是靈活主動的,在教學實踐中,踐行情感滲透,啟發(fā)寫作可以從以下兩個點來落實:
(1)挖掘文本情境
情境是引導情感的最直觀因素,我們要注意挖掘教材文本中描摹的情感背景來誘導學生切入到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或優(yōu)美的自然物態(tài)中來,然后邊體驗邊品讀,這樣才能“讀透紙本”想象抽象的語言之外的形象事物和確切感官,讓學生體味作者思想情感在文本以外的延伸,從而激發(fā)自己的寫作沖動。比如:我們在學習《威尼斯的小艇》時,因為文字多是說明性描述,不能引起學生積極的情緒,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引導他們透過文本進行想象感悟,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威尼斯水上風情經(jīng)典片段,讓學生先產生形象的感官刺激,然后在學生積極的探索情感中再引導閱讀,啟發(fā)寫作,其效果不言而喻。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著重閱讀第5-6自然段,然后結合視頻觀感,引導孩子們搜集信息素材:如以剛才的視頻播放為背景,你都領略和享受到威尼斯怎樣的美麗風光?結合自己的一些情感體驗,揣摩,如果我們置身畫中,還會有怎樣的體驗,放開束縛,發(fā)揮想象,表達出來。
(2)描摹文本情感。情感是文本的靈魂,閱讀是體味情感的過程,我們應該引導孩子們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調,揣摩和學習文本以物達情的寫作技巧。例如:《落花生》就是一篇描物達情的散文,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但要重視引導學生的閱讀技巧和閱讀情感,理解文本象征的手法及經(jīng)典表達技巧,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優(yōu)秀品格,習得“做人不要華而不實,要做實用的人”的道理。當然我們面對不同體裁的文本,要設置對應的教學方式和風格,引導孩子們通過閱讀體驗情感,學習描摹技巧,積累感性素材,進行理性篩選、表達和創(chuàng)作。
二、通過閱讀學習技巧
寫作技巧不能靠抽象的解說而習得,而是在對文章的品讀和情感體驗中提取出來的。在讀寫結合的教學實踐中,首先引導學生透過文本閱讀學習語言表達的方式和方法,從主觀意識上樹立“寫作本位”的觀念,讓大家養(yǎng)成邊讀邊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在閱讀中統(tǒng)籌學習作者的布局謀篇技巧和描物達情手法,以此引導同學們通過認真學習閱讀材料,一氣呵成學習命題、選材、立意、謀篇、組材、過渡、照應等作文的基本方法。例如:在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過程中,教師要和學生共同討論總結出這篇課文在謀篇布局上的成功之處:第一,文章在記敘過程中,包蘊深刻含義的句子很多,特別是結尾時,作者強調了自己對生活的感受和領悟,說明作者善于思考。第二,文章有敘有議,值得學習。然后教師要適當?shù)剡M行寫作指導,讓學生明確寫作要注意有敘述也有議論,然后應該在文章之中盡可能采用含義深刻,有啟發(fā)性的語句。其次,閱讀講解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言語能力。具體而言,就是在感知文本“寫什么”體會文本“怎么寫”領悟作者“為什么寫”的過程獲得閱讀的愉悅。通過再次細讀文本,讓孩子們勾畫出能具體表現(xiàn)作者內心情感的詞句,并聯(lián)系生活體驗采用讀議結合的方式開展“課堂小練筆”, 這樣學生邊學邊用,活學活用,最有效率。
三、發(fā)散思維延伸寫作
閱讀文本總是留給讀者很多的想象空間,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想象力,一方面想象力的形成能夠反映閱讀教學本質,揭示閱讀教學規(guī)律,體現(xiàn)閱讀教學的崇高審美層次的系統(tǒng)。課文所展示的場景有限,但是學生由此而產生的想象則是無限的,教師要緊緊地把握這種無限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以此來進行更為廣闊的閱讀教學,并借以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另一方面,展開閱讀想象能夠拓展寫作題材,讓學生有更多的語言訓練機會。例如:教學《伯牙絕弦》之后,教師可以總結“千金易得,知音難尋?!薄叭松靡恢海阋?!”“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等名言,然后鼓勵學生課外讀一讀明代小說家馮夢龍在《警世通言》一書中關于“伯牙絕弦”的故事,然后將課文《伯牙絕弦》改寫成一個400字左右的故事??傊?,閱讀教學在滲透想象訓練,能夠讓學生解開繩索,掙脫繭殼,讓情感的小鳥在思維的空間里無憂無慮地翱翔。
總之,寫作教學不是孤立獨行的,它需要我們結合學生的實際認知情感和文本情境所描摹的感情來進行潛移默化的滲透和影響,這樣才能做到以生為本,讓孩子們通過閱讀體驗情感,從而產生寫作的興趣和沖動,從而在老師的點撥下,將在閱讀中體驗到的情感、激發(fā)出的聯(lián)想和學習到的寫作技巧糅合起來,放開束縛,通過閱讀想象的空間拓展完成寫作,形成能力。
(作者單位:內蒙古自治區(qū)巴彥淖爾市教育招生考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