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中小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包括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方面。在實施《2011版小學體育課程標準》時,特別要加強對身體素質、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這三個學習領域的研究,以促進課程目標的實施?;@球運動這一群眾性的體育運動項目中,學生非常喜歡,讓學生學習行進間高低運球,它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完善學生的靈敏性、協(xié)調性、自主性等運動技能;更能提高學生自信、合作、競爭等社會適應能力。
一、身體素質在訓練中得到增強。
籃球運動是在激烈的近身攻防、對抗拼搶中進行的,運動員必須快速地奔跑、擺脫、滑步、跳躍以及在多變復雜的條件下完成合理的沖撞,準確地投、傳、運、突和搶、打、封、斷等高難技術動作,且運動強度大,能量消耗大。我在《小籃球行進間高運球》一課中,老師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流程:課堂常規(guī)——動作變換慢跑——“籃球健身操”——球性練習——復習原地高低運球——行進間高運球練習(分解動作與完整動作)——小組合作探究學習——自主運球(邊運球邊追拍球)——迎面運球接力比賽——運球拋毽子游戲——放松運動——下課。
老師首先通過之前所學知識原地高低運球的復習,引導學生對新學內容的學習,同時讓學生了解行進間運球在籃球比賽中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老師用標準的行進間高運球示范和正確講解動作要領,讓學生對此技術動作建立正確的概念,主要通過練習讓學生體會運球動作的要領,掌握運球的動作方法,不斷提高運球動作的質量。老師通過講解示范與原地高低運球動作的對比,教會學生在掌握正確行進間高運球方法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控制步伐和行進速度的有節(jié)奏的練習,更有效的控制好人行進的速度與運球時的節(jié)奏協(xié)調性??偨Y出行進間高運球的動作方法,一步一拍、慢跑兩三步一拍球動作的練習,個人自主運球過渡到集體合作運球練習,更加突出了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學生對行進間高運球的概念也會更深刻理解。同時通過這種體育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提高對身體和健康的認識,掌握有關身體健康的知識和科學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堅持鍛煉,增強體能,促進身體健康;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運動技能在競技中得到完善。
運動能力是人體進行體育活動的基礎,而人體進行鍛煉也是為了提高包括運動能力在內的各種身體機能。人體的運動能力可以體現(xiàn)在肌肉力量、運動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多方面。本課的運動技能,要求通過各種運球練習,使100%學生初步掌握行進間高、低運球的動作方法,掌握正確的觸球部位。
在《小籃球行進間高運球》一課中,老師設計這樣一個“運球拋毽子游戲”,把學生分成男女生兩個小組,各圍成一個圓圈,首先由一個同學A拿著一個毽子邊運球沿著圓圈外圈走動,隨意把它放在另一個同學B后面,然后迅速運球回到原來的位置,被選中的同學B必須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毽子在他后面,拿起毽子運球追上丟毽子的同學A,如果追上算是勝利,否則就是失敗。這樣做,鍛煉學生的靈敏性快速反應能力及自控能力。
又如在學習“行進間高運球”一環(huán)節(jié)中,老師講解示范運球動作:兩膝彎屈體前傾,自然分指手心空,行進間高運球時上體前傾膝微屈,五指分開肘為軸,用力按球側后方,手臂動作的變化要與腳步動作、身體姿勢改變同步進行,以使整個運球動作協(xié)調完成。要求:四列橫隊分組向前高運球與迎面高運球練習。請一、二位動作正確的和錯誤動作的學生分別演示,讓其他學生點評,說出優(yōu)點和不足。結合錯誤動作,教師通過糾正手段,讓學生演示一下,提高學生對正確動作的理解并掌握。通過行進間高運球練習,掌握運球動作,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高控球能力。引導學生解決學習的重、難點,敢于展示自我,發(fā)展學生靈敏性和協(xié)調能力。
三、社會適應能力在合作中得到提高。
體育活動對于發(fā)展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具有獨特的作用,經(jīng)常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生,合作和競爭意識、交往能力、對集體和社會的關心程度都會得到提高,而且,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所獲得的合作與交往等能力能遷移到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去。在體育教學中應特別注意營造友好、和諧的課堂氛圍,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在《小籃球行進間高運球》一課中,在“迎面行進間高運球接力比賽”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老師要求把學生分成兩個小組進行迎面接力比賽,要運球繞過障礙物與下一個同學擊掌接力,在最短時間完成接力那一組獲勝。通過迎面行進間高運球接力比賽,使學生的技術通過實踐得到鞏固,學會與他人合作的良好社會適應能力。同時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刻苦練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體驗了成功的樂趣,樹立了學生的自信心,以及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的集體精神。
另外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讓學生在玩中學和學中玩,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掌握和提高籃球的行進間高運球技術,使體育課成為學生的一種享受。學生之間小組合作學習相互糾正錯誤、互幫互練,在教學中通過籃球運球的練習,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一次很好的德育教育,在練習中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不怕困難,敢于挑戰(zhàn)的意志品質;學生們也學會了合作學習,同伴之間能夠相互幫助,共同進步。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有源頭找對了,才會有清清的泉水源源不斷地涌來;只有訓練方法對了,學生的身體素質才會得到增強,運動技能才會得到完善,社會適應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作者單位:佛山市順德區(qū)容桂泰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