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坤
你發(fā)燒了,服用它能給你“撲滅”了;你哪兒疼痛了,服用它能給你“平息”了……它就是撲熱息痛,學名叫“對乙酰氨基酚”,也曾叫醋氨酚,是目前應用十分廣泛的解熱鎮(zhèn)痛藥。
但是,如此“溫柔”“平和”的撲熱息痛也會變成“肝臟殺手”。最近,在美國有關部門登記的急性肝衰竭病人有1033例,其中由撲熱息痛引起的有475例,乙肝引起的為75例。過去一般認為乙肝是引起急性肝衰竭的主要病因,現(xiàn)已讓位給撲熱息痛。在英國的情況也是如此,約50%的急性肝衰竭是撲熱息痛引起的。
急性肝衰竭的后果很嚴重,撲熱息痛引起的肝衰竭也是如此。撲熱息痛引起的肝衰竭自然生存率僅為64%,死亡率甚至達到30%以上。目前,治療肝衰竭最好的辦法是肝移植,但在美國,有不少人在等待肝移植過程中就死去了。
近年來,我國醫(yī)生報告的撲熱息痛所致藥物性肝損傷和急性肝衰竭也有所增加,應提高警惕。
撲熱息痛肝損傷的臨床表現(xiàn)
撲熱息痛引起的肝損傷、肝衰竭可分為四期:
一期 在用藥后數(shù)小時出現(xiàn)食欲不振、腹痛、惡心、嘔吐、出汗、乏力等消化系統(tǒng)癥狀。
二期 在用藥后24~48小時,一般沒有明顯癥狀,但肝功能有明顯損害。
三期 在用藥2周內(多為2~5天內)發(fā)生明顯的肝損傷表現(xiàn)為消化道癥狀加重,嚴重的腹脹和乏力,有出血傾向;嗜睡及精神神經癥狀;黃疸逐漸加深,多伴有腦水腫。這些都是典型的急性肝衰竭癥狀。病程中還可發(fā)生腎衰竭及多個臟器衰竭、敗血癥等嚴重并發(fā)癥,最嚴重可致病人死亡。
四期 經搶救性治療可進入恢復期,達到康復。
化驗室檢查顯示,患者轉氨酶(ALT/AST)明顯升高,膽紅素升高相對較少,甚至可能正常,嚴重病例的后期膽紅素可能持續(xù)增長;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血小板沒有明顯降低。
阻止撲熱息痛
導致肝損傷十招
1.必須嚴格地按照推薦的劑量服用撲熱息痛,兒童劑量更要精準。成人每次0.5克(1片),每日小于2克(4片),每日最大劑量不可超過4克(8片);兒童按每次每千克體重10~15毫克,如需要可在4小時后再用1次,一日總劑量不得超過每千克體重80毫克。堅決反對長期服用,一般不超過3天。萬萬不可隨意“增加1片”或“再服1次”。
2.不要濫用撲熱息痛。該藥雖然是非處方藥物,也要掌握好適應證。不要“全身難受”就服用1片,肚子疼、外傷疼痛不能用。仔細閱讀說明書,若是說明書中沒有提到的癥狀或疾病,就堅決不要用。
3.用藥過程中不要飲酒,更不能吸毒。實踐證明,服用撲熱息痛前后酗酒最容易導致肝損傷。與麻醉藥、鎮(zhèn)靜藥等聯(lián)合應用,也容易發(fā)生肝損傷。
4.長期發(fā)燒導致攝入營養(yǎng)不足、身體能量明顯消耗大、處于饑餓狀態(tài)時,大劑量服用撲熱息痛可發(fā)生肝毒性,這時用藥一定要提高警惕。
5.肥胖病人發(fā)燒要慎重服用撲熱息痛,資料顯示這些人發(fā)生肝損傷概率高。
6.肝臟原有疾?。ㄈ绮《拘愿窝?、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要慎用或不用撲熱息痛,使用前必須咨詢醫(yī)生。乙肝病毒攜帶但肝臟功能基本正常者,可服用。
7.市場上有很多的復方解熱鎮(zhèn)痛藥物(特別是治療感冒的藥物),患者應用前要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中的成分部分,看看其中是否含有撲熱息痛(對乙酰氨基酚),避免重復用藥。在撲熱息痛所致的急性肝衰竭病例中,經常有因為重復用藥造成的。
8.從撲熱息痛所致急性肝衰竭病例中看到,婦女更易受害,約占70%左右,所以婦女是重點保護人群。另外,老年人肝臟功能減退、小兒肝臟功尚未發(fā)育健全。他們代謝藥物功能差,容易發(fā)生肝損傷,服用撲熱息痛也要注意。
9.用藥前要了解自己是否有撲熱息痛及其它藥物過敏史,過敏體質容易發(fā)生藥物肝毒性。
10.在服用撲熱息痛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消化道癥狀、黃疸、轉氨酶上升等情況,應及時停藥,并立即看醫(yī)生,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遏止病情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