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蓮
【中圖分類號】R475.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6)12-0-01
妊娠期糖尿?。℅DM)是指妊娠首次發(fā)現(xiàn)或妊娠后才發(fā)生的糖尿病[1]。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生率約3%-5%。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在分娩后,血糖能良好控制。但由于孕婦糖尿病的臨床過程比較復雜,至今母嬰病死率仍較高,是常見的產(chǎn)科高危因素之一,必須引起重視。如果糖尿病孕婦的病情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病理性妊娠和新生兒患病率明顯增加。其中包括先天性畸形、產(chǎn)程延長、流產(chǎn)、早產(chǎn)、巨大胎兒、孕婦血壓增高和羊水增多。目前由于對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未充分了解,尚缺乏針對病因的有效治療手段,所以對妊娠期糖尿病最主要和最好的治療方法為飲食管理。但是每個孕婦個體都有一定的差異性,而且如何從營養(yǎng)學上的量化到平常普通老百姓菜譜上的質(zhì)化更是難上加難。為此,我們設計了一個簡明方便的計算機軟件,幫助糖尿病孕婦計算每日的菜譜,全程檢測孕婦的血糖,從而更好地控制孕婦的血糖,減少病理性妊娠和新生兒的患病率。
1.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2008年5月-2009年9月間被我院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并愿意參與本次研究的孕婦100例,平均年齡(31.1±5.3)歲;孕周平均(31±5)周;孕前體重平均(58.8±6.9)歲;孕前體質(zhì)指數(shù)(21.9+3.1)kg/㎡;空腹血糖值平均(6.60±1.04)mmol/L,餐后2h后血糖值平均(8. 92±1.16) mmol/L。
1.2 分組
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50例。干預組除了常規(guī)產(chǎn)檢以外,還每人1份妊娠期糖尿病飲食指導軟件,平日孕婦可以在家利用軟件閱讀妊娠期糖尿病的小知識,設計自己的食譜。根據(jù)食品交換份法,利用計算機軟件進行飲食指導,課題組全程跟蹤檢測孕婦血糖并適時具體化指導,電話隨訪其軟件使用情況,直至其分娩。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飲食宣教方法,即在每次產(chǎn)檢時由醫(yī)護人員口頭進行飲食指導,解答患者問題,孕28周前每月1次,孕28~36周每2周1次,孕36周以后每周1次,直至分娩。所有孕婦記錄下自己每天3餐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的數(shù)值。若有胰島素治療的,記錄下胰島素使用的情況和量。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使用SPSS11.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t檢驗。
1.4 護理干預
1.4.1 干預工具
我院自行研發(fā)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婦飲食指導計算軟件。軟件分4部分,用戶通過鼠標點擊,可以觀看:①妊娠期尿病小知識,內(nèi)容主要是:妊娠糖尿病的定義,對母親、胎兒、新生兒的危害,妊娠期尿病飲食的注意事項,孕期的衛(wèi)生保健,如何正確對待胰島素治療,并配以動畫,形象生動;①飲食交換份法,介紹飲食交換份的定義,如何用飲食交換份法來制定自己日常的食譜,并將食物具體化,如1份油是一調(diào)羹油等,并配以圖片具體化;①使用說明,舉例說明如何使用該軟件,并配以圖片介紹,形象易懂;①開始計算,用戶輸入自己的基本資料:年齡、體重、孕周和身高,即可啟動軟件程序,跳出菜單,幫助用戶設計食譜。由軟件根據(jù)孕婦的身高,體重,孕周計算出每天所需的總熱量,3大營養(yǎng)素的分配和每餐的分配。根據(jù)孕婦的每餐的熱量,利用食物交換份法設計出孕婦每頓每樣營養(yǎng)素可選擇的食品數(shù),并列出菜單由孕婦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從而對患者平日的飲食進行指導和控制。
1.4.2 飲食治療方案
目前我院的飲食處方符合《婦產(chǎn)科學》上的飲食治療法:孕早期需要的熱卡與孕前相同,孕中期以后,每周熱量增加3%~8%,其中碳水化合物占40%~50%,蛋白質(zhì)占20%~30%,脂肪占20%~30%[2]。①計算標準體重:身高大于160cm,則身高—105=標準體重;身高小于160cm,則身高—100=標準體重。①計算總熱量:與理想體重相比,現(xiàn)在體重如在80%~120%之間,每日的熱量24~30kcal/kg;體重較輕者(小于80%),每日熱量36~42kcal/kg;而肥胖者每日熱量24kcal/kg(大于120%),再結合孕周,孕早期總熱量=標準體重×每日熱量×(孕周-12)×(3%~8%)。①分配總熱量:碳水化合物占40%~50%,蛋白質(zhì)占20%~30%,脂肪占20%~30%,其中蛋白質(zhì)保證給予1.5g/標準體重(kg),每天給予4餐或6餐。每日4餐的熱量分配按1/7:2/7:2/7分配,其中早餐、中餐、晚餐的熱量各占1/7,2/7,2/7,睡前增加一次點心,熱量占2/7。每日6餐的熱量分配,早餐占10%,午餐和晚餐各30%,余30%分為3次加餐,加餐應在每次餐后2h為宜。進餐定時、定量不僅有利于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血糖代謝[3],還能調(diào)整好胰島素劑量和不發(fā)生低血糖或嚴重高血糖[4]。
1.4.3 運動療法指導
運動療法也是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婦的一種重要治療方法,但是由于孕婦的特殊生理狀況,孕婦不宜做劇烈運動。適宜的運動方法有:上肢運動、散步,每日可根據(jù)身體狀況飯后做散步活動;在醫(yī)師的指導下加餐、工作,但是要注意避免較重體力勞動,避開不良環(huán)境的刺激。
1.4.4 血糖檢測結果的反饋
每2周1次。每2周匯總孕婦的血糖值。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孕期血糖控制標準為空腹血糖﹤5.83 mmol/L,餐后血糖﹤6.67 mmol/L。凡血糖控制不理想者,幫助其分析尋找原因。
1.4.5 電話隨訪 每4周1次,主要隨訪孕婦軟件使用情況,若孕婦在使用過程中遇到問題,及時幫助解決。
2.結果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飲食指導方法,比較兩組孕婦的血糖控制情況和胰島素使用情況:
2.1 兩組孕婦飲食干預前后血糖情況 見表1.
2.2 兩組胰島素使用情況 見表2.
干預組孕婦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h血糖值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有15例孕婦飲食控制不理想而最終采用胰島素治療,占30%;干預組有5例飲食控制不理想而最終采用胰島素治療,占10%,并認為藥物是影響血糖的重要因素,兩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3 電話隨訪
電話隨訪干預組孕婦使用軟件情況 50例干預組孕婦中,45例孕婦認為此軟件對自己的日常飲食控制非常有幫助,占90%,5例認為效果一般;35例孕婦認為此軟件非常方便使用,自己第一次閱讀說明后即會使用,占70%,10例孕婦在護士的幫助下,可以使用該軟件,僅5例孕婦需要工作者的反復指導幫助。
3.討論
3.1 飲食控制對妊娠糖尿病的重要性
80%~85%的孕婦可通過控制調(diào)整飲食,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飲食治療的總原則是同時滿足母親和胎兒的生理需要,飲食控制的標準為既不引起饑餓性酮體產(chǎn)生,又能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避免造成餐后高血糖。本組病例采取的護理干預措施為:(1)少量多餐,多維生素及微量元素(Mg),增加粗纖維的攝入;(2)根據(jù)孕婦標準體重或孕前體重和孕期增重及運動強度消耗、妊娠全過程來計算熱量,妊I期(1~3月)營養(yǎng)素供給量與孕前供給量相同,增加蛋白質(zhì)5 g,妊II期(4~6月)營養(yǎng)供給量比孕前需增加熱量836 kJ,增加蛋白質(zhì)15 g,妊Ⅲ期(7~9月)營養(yǎng)供給量比孕前需增加熱量836 kJ,增加蛋白質(zhì)20 g;(3)合理地調(diào)整膳食結構比例: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zhì)各占總熱量的比值分別為50 ~60 、25 ~30 、15 ~20 ,以蔬菜豆制品、瘦肉、魚、蛋、奶為主,水果以西紅柿、青瓜為宜;(4)合理的餐次分配:將1 d總量分5~6餐攝入。早中晚主餐比例為10 、30 、30 ,加餐各占10% ;(5)根據(jù)食物的血糖指數(shù)(GI)(是反映食物對餐后血糖影響指標)合理選擇食物,低GI(粗糧、非淀粉類蔬菜、水果和豆類)飲食后脂肪細胞中胰島素的敏感性明顯高于高GI飲食攝入者,相反高GI(精制的淀粉食品)飲食刺激B細胞釋放胰島素,但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導致胰島素抵抗[5]。本組病例中,干預前只有16例能嚴格或比較嚴格控制飲食(占25.9 %),不控制或基本不控制飲食28例(占45% ),干預后9O.2% 的孕婦能嚴格或比較嚴格控制飲食,沒有不控制或基本不控制飲食。干預前只有2例能做稱重飲食,干預后全能做到。
3.2 血糖與妊娠結局的關系
研究表明,不良妊娠結局與餐后血糖升高關系更為密切[6]。本研究表明,干預組在血糖控制上,尤其是餐后2h的血糖控制上,明顯有與對照組。胰島素是在臨床飲食控制不佳的基礎上使用的,表2顯示,兩組孕婦使用胰島素情況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3 臨床上對妊娠期糖尿病飲食宣教的現(xiàn)狀
糖尿病的飲食計算復雜,而且目前國際上尚無統(tǒng)一的計算標準。再加上如何從復雜的臨床能量數(shù)據(jù),轉變成孕婦餐桌上的佳肴,沒有一定營養(yǎng)學知識的人很難辦到的。再加上目前我國生育人口眾多,門診量大,對每個人身糖尿病孕婦的宣教不足,宣教內(nèi)容模糊,造成孕婦回家后不知所措。
3.4 計算機軟件的特點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微軟件開發(fā)提供有利條件。我們設計的這一軟件,內(nèi)容涵蓋廣泛,從妊娠糖尿病的基礎知識的介紹,到如何使用食品交換法設計自己日常的食譜,到如何幫助孕婦計算每日的熱能,選擇合適自己的菜單。內(nèi)容均經(jīng)過專家的校對,科學實用。避免了臨床上傳統(tǒng)宣傳工作中,宣傳內(nèi)容粗糙,宣教者素質(zhì)參差不齊,宣教的科學性差等缺點。每周1次的群體活動,既可以向患者宣講知識,又可以鼓勵大家互相交流,更有利于飲食治療的成功。每2周1次的血糖值匯總,通過檢測孕婦的血糖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孕婦在飲食控制上的問題,及時糾正。每4周1次的電話隨訪,可以跟蹤孕婦使用軟件情況,解決孕婦在軟件使用遇到的問題。從電話回訪情況來看,大多數(shù)孕婦認為本軟件還是比較方便實用的,尤其是上海這個大都市,電腦的普及越來越廣,應該說會有越來越多的孕婦可以使用此軟件。但是我們也不可忽略那些家里還未有電腦,家庭收入比較低的孕婦群體,如何對她們進行方便有效的宣教,也是困擾作者和許多同行的問題。另外,在大多數(shù)場合,軟件的開發(fā)、設計幾乎都是從頭開始的,開發(fā)的成本和進度很難估計,而且軟件在提交使用以前,雖然經(jīng)過了嚴格的測試和試用,但軟件內(nèi)部的邏輯關系復雜,軟件在維護過程中還可能產(chǎn)生新的錯誤,所以仍不能保證軟件沒有潛伏的錯誤。更何況仍有30%的孕婦需要護士的指導才可以使用此軟件,說明此軟件在實際的使用操作上還需改進。
參考文獻
[1] 沈玉霞.妊娠糖尿病的健康教育[J].安徽預防醫(yī)學雜志,2003年,第01期:56-57.
[2] 樂杰,謝幸,豐有吉.婦產(chǎn)科學[M]. 2005年10月,第6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北京.
[3] 陳亞慶,舒紅文,駱玉秋,等.社區(qū)糖尿病病人飲食治療現(xiàn)狀調(diào)查[J].護理研究,2003年,第05期:23-24.
[4] 張金慧,呂陽梅,馬 燕,等.新型飲食療法對二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預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04年,第10期:22-24.
[5] 鞠海兵,舒子正,沈菲菲,等.不同血糖指數(shù)食物對糖尿病患者代謝的影響[J].中華糖尿病雜志,2004年,第01期:42-43.
[6] 顧大玫.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婦的圍生期檢測與護理[J].上海護理,2006年,第01期: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