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東,王艷杰
(黃河科技學院,鄭州 450063)
輔導員科研能力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楊東,王艷杰
(黃河科技學院,鄭州 450063)
通過對高校輔導員科研能力現(xiàn)狀的調研和了解,分析高校輔導員科研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索和研究高校輔導員科研能力提升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結合高校輔導員日常事務工作的實效性,探索和研究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的規(guī)律性和科學性,以期提升學生工作的效率,減輕輔導員的工作負擔。
輔導員;科研能力;學生管理;作用
高校大學生已經(jīng)成為社會未來發(fā)展的主體,同時高校大學生的發(fā)展也是檢驗高校質量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當我們的大學生群體隨著知識的不斷更新、教育環(huán)境的改變、社會因素的影響,他們的心理呈現(xiàn)多樣化、復雜化趨勢,學生管理工作將不再是一成不變的模式,而對于學生工作管理主體的輔導員來說,只能通過對科研素質的培養(yǎng),科研能力的提升強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一)繁雜的工作使得輔導員無暇科研
輔導員工作在高校管理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輔導員所充當?shù)慕巧苍絹碓蕉啵鎸Ω黜楏w系考核、多樣化的學生思想、不同的行政職能部門,各項工作都得面面俱到。而充實的事務性工作已經(jīng)占去了大量的時間,使他們不能靜心也無暇顧及自身的學習和科研能力的提高,當輔導員滿懷青春的激情而不斷忙碌,可當激情殆盡時,工作的積極性是否還能存在,工作的斗志是否還能存在。
(二)科研意識的薄弱使得輔導員無心科研
高校輔導員多以年輕教師為主,比較重視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和執(zhí)行能力的提升,缺少把問題形成理論化進行研究的意識,更談不上科研意識的提升。大多高校輔導員憑借經(jīng)驗和感覺做輔導員日常工作,沒有把輔導員的日常工作條理化、系統(tǒng)化的分解,更談不上把經(jīng)驗進行理論化和實踐驗證,每日重復同樣的工作,缺乏把問題和規(guī)律進行探索研究的意識,因此大多輔導員過上了“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生活,沒有科研意識,也就提升不了科研能力。從另一層面來講,部分輔導員搞科研也是為了職稱的評定,當職稱評定結束后就無心科研,對學生管理工作方面的最新學術成果并不關注,致使高校輔導員學術研究的氛圍不濃。
(三)地位不高,無心考慮科研
高校輔導在工作中承擔著“臨時家長”“專業(yè)保姆”的責任,無形之中給高校輔導員帶來了巨大的社會期望壓力,特別是現(xiàn)階段高校輔導員配備不足、輔導員隊伍專業(yè)化建設不完善的條件下,高校輔導員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做好學生的各項工作,滿足不了社會的期望和家長的托付,無形中給高校輔導員帶來了不可預見的壓力和挑戰(zhàn)。輔導員整天忙于各種事務的處理和檔案材料的整理工作中,根本沒有多余的精力靜下心來思考科研問題。
(四)高校對輔導員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不夠重視
“‘教育部24號令’對輔導員的發(fā)展方向做了明確規(guī)定,但輔導員一般處于最低的地位,缺少關注度,申報課題和科研沒有相對的優(yōu)勢,政府和高校沒有單獨的傾斜政策,發(fā)表論文又缺少指導,質量層次較低,導致十年政工兩手空空,這是不少輔導員的真實寫照?!痹谳o導員培訓上,主要針對崗位、能力、具體工作等培訓,缺少輔導員科研意識、科研能力培養(yǎng)講座,導致輔導員不知道從何處著手進行科研意識的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的探索[1]。
(一)輔導員科研能力的提升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
輔導員工作是以學生思想工作為主線,以培養(yǎng)社會有用人才為目標,而輔導員只有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通過對知識和技術的研究、開發(fā)與應用,才能掌握國內(nèi)外教育、管理方面前沿的知識,以新的管理理念了解新時期學生的思想、心理動態(tài),以此來提高服務學生的質量,增強自身的吸引力,走進學生的心中,培養(yǎng)出受社會歡迎的應用型人才。
(二)輔導員科研能力的提升加速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專業(yè)化進程
當輔導員具備一定的科研素質后,會主動學習和研究與學生工作相關的各項理論與方法,不斷加強自己的工作能力。通過對學生工作的全面的認識,將工作經(jīng)驗與科學研究相結合,以理論指導實踐,并從實踐中總結經(jīng)驗,以此提升對輔導員工作的熱愛。在學生成長中能夠主動關注學生的思想,研究學生專業(yè)的發(fā)展,引領和指導學生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探索學生成長成才的途徑,這樣的輔導員在工作的同時也提升了自身的專業(yè)化建設[2]。
(三)輔導員科研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增強職業(yè)幸福感
高校輔導員工作是一項變與不變的工作,不變是服務學生的主題,變的是要在常態(tài)工作中不斷創(chuàng)新,實現(xiàn)飛躍。高校輔導員在實踐中通過科學研究深入思考、分析、總結、歸納以往的工作經(jīng)驗,總結出規(guī)律,進行理論升華。在具體事務工作和科學研究中,逐步培養(yǎng)成既熟知學生事務工作又有科學研究造詣的專家,使崗位工作與個人成長和諧統(tǒng)一,從而產(chǎn)生職業(yè)幸福感。
(一)輔導員科研能力提升有利于探索學生事務工作規(guī)律
通過科研能夠正確把握學生工作事務工作的規(guī)律,科學合理地開展工作,有利于提高輔導員工作效率。教育研究專家楊德廣教授倡導高校輔導員要堅持“工作、學習、研究”的六字方針,即圍繞日常事務工作而努力學習,對工作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進行探索研究,再用研究的科研成果指導實踐工作,形成“實踐—理論—實踐”的良性循環(huán)??茖W研究的指導使輔導員輕松地完成日常的繁雜工作,為繼續(xù)科學研究指導日常工作,探索學生管理工作的規(guī)律提供時間的保證。
(二)輔導員科研能力提升有利于研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復雜化和多樣化的特點,要求高校輔導員樹立“工作中學習、學習中工作”的理念,要不斷學習和積累自己的理論基礎,提高政治素養(yǎng)。要求輔導員要具備扎實牢靠的理論基礎,才能擔負起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重要使命,才能夠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才能高效解決工作中涌現(xiàn)出的新問題,才能樹立博學多才的輔導員形象。在輔導員的日常工作中,通過開展網(wǎng)絡培訓、專題講座、沙龍座談等形式的學習,提升輔導員綜合素質,增強科學研究的學習意識,提高政治的洞察力、鑒別力和敏銳性,提升自身的理論知識水平和思想政治覺悟[3]。
(三)輔導員科研能力提升有利于促進自身專業(yè)化發(fā)展
輔導員科研的目標是提升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的效率,把科研成果進行推廣和應用,提升輔導員隊伍的職業(yè)化專業(yè)化能力。高校要將輔導員的科研情況與其職稱評定、職務晉升、評優(yōu)評先相結合,不僅促進其科研主動性,也為高校輔導員科學化、理論化發(fā)展奠定基礎[3]。鼓勵和支持輔導員以主攻方向為基礎組建學生工作研究室,學校為其提供科學研究的經(jīng)費開支和場所,邀請專家指導,鼓勵從事務管理工作的應用開展理論研究。設置學生事務工作專項課題,增強輔導員科學研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輔導員以科學研究的思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中不斷探索,將工作的熱情和經(jīng)驗累積轉化為科學理論成果進行推廣應用,實現(xiàn)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和理論化。
(四)輔導員科研能力提升有利于提升輔導員工作成效
面對當前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和95后大學生個性鮮明的特征,輔導員面臨的教育對象也呈現(xiàn)多元化的趨勢,輔導員工作日益呈現(xiàn)出復雜性和挑戰(zhàn)性的新局面。對于大學生思想呈現(xiàn)新的變化特征,僅憑輔導員滿腔的工作熱情和有限的工作經(jīng)驗,是很難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升輔導員的科研能力,讓輔導員帶著問題去開展工作,成為“問題的探索者”,會大大提高他們在各項事務中的主動性,激發(fā)工作動力,提高工作成效。高校輔導員工作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前沿,更加需要緊跟新形勢,分析新問題,通過科學研究潛心鉆研,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學生工作的方法,解決學生學習生活中遇到的新問題,認認真真地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是一個具有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工作,要求輔導員通過科學研究來掌握和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規(guī)律,增強教育效果和工作實效性。不斷強化輔導員的創(chuàng)新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在實踐工作中運用新理論和新方法,去探索和解決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新問題。
[1]駱文俊.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yè)化和專業(yè)化建設[J].中國校外教育,2013,(7):56-57.
[2]毛洪偉,劉影.高職院校專職輔導員職業(yè)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及途徑探究[J].藝術科技,2014,(1):312.
[3]謝曉娟,孫承鵬.論輔導員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基于課題研究的視角[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3,(3):6-9.
[責任編輯劉瑤]
G645
A
1673-291X(2016)25-0119-02
2016-08-16
河南省教育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專項任務“高校輔導員科研能力培養(yǎng)與探索”(2015-SZ-153);2016年度黃河科技學院思想政治課題(KYSZ2016009)
楊東(1983-),男,河南駐馬店人,講師,碩士,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