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工匠精神
過去,系統(tǒng)集成行業(yè)的發(fā)展屬于粗放型、埋頭走路式,對于更多的商家來講,我們現在既要“低頭拉車,也要抬頭看路”,強調與用戶溝通的深度和黏度、強調終端的精細化、體驗化和互動化,這也是整個舒適家居行業(yè)的大勢所趨。
縱觀今年的系統(tǒng)集成行業(yè),呈現出非常明顯的幾大變化。
首先,行業(yè)經歷“從熱到冷”的轉變,這一轉變伴隨房地產市場的走向而變。去年華東地區(qū)遭遇“冷年”,而這一冷年卻“凍醒”了用戶對采暖的認識與需求。鑒于購房付出的大成本和代價,人們同樣愿意在舒適度上付出更多,從而以壁掛爐和鍋爐為主要熱源的產品受到關注,而“舒適家居”的概念也開始受到熱捧。在這樣的背景下,催生了行業(yè)在2016年上半年的井噴式發(fā)展。隨著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從今年8月開始,進入10月,熱度開始逐漸遞減。
其次,無序化競爭進一步加劇。相比前幾年的競爭態(tài)勢,今年的激烈程度有增無減。實際上,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在于集成行業(yè)的準入門檻低,包括產品以及配件的隨意采買,加上網絡的發(fā)展,將信息進行包裝之后兜售,但這類企業(yè)通常缺乏有效的后續(xù)服務,導致用戶需要為服務付出較大的成本。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與小型公司求生存不同,規(guī)?;\營的公司在發(fā)展和突破上開始探索的更多。
第三,智能化新科技的應用風生水起。智能化在各行各業(yè)掀起熱浪,舒適家居行業(yè)亦不例外,“互聯網+”開始在系統(tǒng)集成上通過智能控制、遠程控制開始實際應用。但實際上,真正智能化的實施和落地需要集成商家做更多的技術研究和落地,而非產品的單一組合,加之多個端口接入,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混亂。但無論如何,各家尤其是有實力的商家都在積極向技術創(chuàng)新的方向調轉,這是突破產品的一種有益嘗試。
順應市場大勢,今年天合智能做出了比較大的調整,尤其在營銷方式、營銷理念以及內部管理上開始朝向更精細化的方向推進。
今年天合智能開始強調與用戶的互動,通過門店的模塊化展示向用戶立體、直觀的呈現何謂“舒適家居”,并通過施工日志和圖片集全程展現用戶的施工情況,未來亦不排除采取現場直播的形式,提升用戶黏度和滿意度的任何形式,我們都愿意投入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