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
秋天是吃大閘蟹的季節(jié)。如今的大閘蟹,不僅成為月餅式的節(jié)日禮品,更是漂洋過海,入侵美國、德國、英國的河流,簡直是泛濫成災。不過,為什么在國內(nèi)賣的超貴的大閘蟹,在國外就沒人吃了呢?
“百年移民,一朝回歸”
1912年,一位漁夫在德國北部的河畔發(fā)現(xiàn)一只長著毛茸茸爪子的小家伙,他把這個怪頭怪腦的家伙送往當?shù)夭┪镳^。這便是歐洲的第一只大閘蟹了。此后,大閘蟹在歐洲迅速蔓延,占領了奧德河、易北河、維斯瓦河和萊茵河等。在荷蘭的一個海洋研究所里,至今還保存著一位生物學博士于1937年所寫的一篇關于大閘蟹的論文。不僅是歐洲,美洲很快也“淪陷”了,大閘蟹于1965年在底特律河被發(fā)現(xiàn)。1997年,美國舊金山地區(qū)大水形成大片沼澤,大閘蟹開始大量繁殖,甚至一度堵塞了舊金山河口閘門。
不過,身為河蟹的大閘蟹,是如何飄洋過海,抵達萬里之外的呢?這還要從一百多年前清朝五口通商時期說起。那時長江口黃埔江一帶的港口停泊著來自歐洲的商船,將中國的茶葉和瓷器運到歐洲。這些商船的壓艙水,直接抽的黃浦江的水,大閘蟹的卵和蟹苗也就跟著上了船。商船到達歐洲之后又排出了壓艙水,大閘蟹也就“放生”了,開始在歐洲乃至美洲繁衍生息。
因為有這段歷史,所以2014年德國大閘蟹在網(wǎng)上開始團購時,商家甚至打出了“百年移民,一朝回歸”的口號,賺得了無數(shù)眼球。再加上德國大閘蟹全是野生,肉質(zhì)純美,百年來沒有經(jīng)過雜交,都是純種的長江中華絨螯蟹。所以短短3天就賣了20萬只。
為什么要花了百年時間才能回歸呢?主要是引進這些“移民”的大閘蟹頗費周折。因為德國大閘蟹要順利出關必須拿到檢驗檢疫合格證,而且在德國對于經(jīng)營資質(zhì)的要求異常嚴格。但是那些大型水產(chǎn)公司卻沒有興趣合作,因為德國人力成本高且沒有專門捕蟹的人員。久經(jīng)周折,商家才找到穩(wěn)定的合作伙伴,最終促成這一“美事”。
不過,這一“美事”最終證明是個騙局。有人根據(jù)這個商家的微博里提供的照片和地址,去了他德國的那家公司,詢問了公司的負責人發(fā)現(xiàn),當?shù)馗緵]能力提供這么多大閘蟹。而號稱搞定了檢驗檢疫合格證的商家,最后還是宣布因為海關檢疫的問題,取消了這次團購活動。
外國的大閘蟹爬不進中國,最大的問題就是大閘蟹必須要是活的。但只要是活的動植物,身上就必然有外來物種,所以要警惕再警惕。而過海關這個過程,也需要三四天。運到消費者手里還要一兩天。大閘蟹經(jīng)得起這么折騰嗎?要知道,死蟹體內(nèi)的蛋白質(zhì)分解后,會產(chǎn)生蟹毒堿,萬萬不能吃。
大閘蟹國外遇冷
中國人想方設法把大閘蟹運回來,是因為外國人根本不吃大閘蟹。
不吃大閘蟹的原因很簡單:要吃蟹,他們還有更好的選擇——淡水蟹個頭不大,也有寄生蟲,但海蟹就完全沒這個問題了。像帝王蟹、黃道蟹,一般都是幾公斤一個的個頭,一年幾萬噸起的捕獲量,完全夠吃,而且好吃。比如他們最為青睞的黃道蟹,個頭大,肉又足,不僅細嫩,還有一股淡淡的堅果味。而且產(chǎn)卵量大,光蟹黃就能挖小半碗。
在國外,因為沒有人類這個“天敵”,大閘蟹們活得相當滋潤,數(shù)量就開始膨脹了。這就輪到人類開始頭疼了。大閘蟹不僅善挖洞穴、破壞水壩,還會毀壞捕魚工具,防不勝防。但要對付大閘蟹,什么辦法都不好用。美國人想用化學藥劑殺掉大閘蟹,結果河里的原生物種死了不少,大閘蟹倒是沒事;英國人就用笨辦法,老老實實用網(wǎng)捕,結果捕上來的除了螃蟹,還有一種瀕臨滅絕的河鰻。為了保護河鰻,只能讓大閘蟹繼續(xù)“逍遙法外”。
最后的辦法,還是只有號召大家來吃大閘蟹。但怎么吃是個問題。為此,一個英國專欄作家專門去請教了一家中餐館的經(jīng)理,要到了中餐大閘蟹的菜譜——吃大閘蟹最好的方式,是蒸20分鐘,然后配上新鮮的姜和醋。吃完后喝杯熱姜茶,調(diào)和陰陽。因為根據(jù)中醫(yī)的理論,大閘蟹是寒性的。
這個作家聽得簡直一頭霧水。他又去找了倫敦一家海鮮餐館的主廚。這個主廚從來沒聽說過大閘蟹,他想了半天,最后得出結論:如果用它們來做菜,最好的辦法可能是做湯。
于是,一道西式的大閘蟹料理就被發(fā)明出來。徹底清洗大閘蟹后,讓它肚皮朝天,從中間切成兩半。然后用一只大鍋,放入橄欖油、洋蔥、大蒜和茴香,用小火加熱幾分鐘出汁,然后放入螃蟹、番茄濃湯,再把螃蟹的腿、鉗子都打碎。慢燉一個小時之后,就可以上桌了。
為了讓這道料理更具神秘的東方色彩,上桌還要加入泰式魚醬調(diào)味,再放點胡椒粉,當然還可以倒一點白蘭地。吃的時候,建議搭配胡椒味大蒜醬和外酥內(nèi)軟的歐式面包。
這個大閘蟹食譜,被這個作家寫在了《獨立報》上發(fā)表的大閘蟹試吃指南里。然而令他失望的是,這篇精心創(chuàng)作的文章在該報紙的網(wǎng)站上居然是零閱讀,英國人根本不感興趣。
如果開一點腦洞,當年的袁枚看到這個英國人的食譜,肯定要吐血。作為美食家的袁枚,欣賞的是大閘蟹“不加鹽醋而五味全”。所以他給出的食譜是:“蟹亦獨食,不可搭配他物。最好以淡鹽湯煮熟,自剝?yōu)槊??!睅装倌旰蟮慕裉?,這依舊是大閘蟹的主流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