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文華
摘要: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蓬勃發(fā)展,知識信息迅猛增長,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社會越來越需要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的學生。其中,“美”即指美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通過美術、音樂等藝術課程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的,以此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培養(yǎng)審美觀念。初中階段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很多認識及習慣是從初中階段開始形成的,是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的重要時期。所以,如何利用初中美術課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陶冶審美情操,是每位初中美術老師都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本文以此為主題展開探討,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和指導意義。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營造;氣氛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美術教育在提高與完善人的素質方面所具有的獨特作用。課程的改革不僅是內容的改革,也是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的改革。美術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怎樣定位自己的角色,應該怎樣貫穿新課標的精神?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美術課堂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點
初中美術教師要上好美術課,首先就要了解初中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發(fā)展特點,只有這樣,才能采取有針對性的教法展開教學。初中生正處于從少年期轉向青少年期的過渡階段,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開始發(fā)展,思維活躍,滿腔熱情,對一些社會現(xiàn)象開始形成自己的感受,自制力和意志力不斷增強,開始迫切希望老師和家長相信自己已經長大成人,具有獨立意識。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由于能力有限,很多事情做不好。比如,在美術課上,他們對實際繪圖達不到一定的水平,再加上其他學科的學習任務越來越重,導致對美術課不夠重視,提不起學習興趣,更不用說利用美術課教學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觀點了。針對這種情況,美術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初中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在教材和教法上進行鉆研,有意識地增強美術課的趣味性和靈活性,既不能停留在兒童繪畫的水平上,又不能過于成人化;既不能限制太嚴,又不能不重視教學方法。
二、創(chuàng)設寬松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營造平等和諧的教學氣氛
人們常常有這樣的體驗:在寬松愉快的環(huán)境里,往往心情舒暢、思維活躍,容易突發(fā)奇想,有利于個性的發(fā)揮。教師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更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輔導者和合作者。以往為了維持好課堂紀律,我們常常要求孩子們坐端正,不許講話。其實,太多的限制會使學生對教學失去興致。營造一個和諧平等的學習氣氛,把威嚴放下,做孩子們的朋友,有利于師生情感的交流與溝通。我在上課時,常講一些健康有趣的笑話作為開場白,盡量用生動風趣的語言來吸引學生,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老師教學的語言和方法要符合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的發(fā)展特點,給孩子們多些寬容和耐心,多些呵護和關愛,會使我們的教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學生作業(yè)時,我允許他們自由地組合,幾個人一起討論,在表現(xiàn)的方式和選擇材料上也給他們一定的自由和空間。在完成作業(yè)后,我讓他們自己把作品貼到展示欄,給他們感受到美術課主要是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學生在寬松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下,在平等和諧的教學氣氛中比較容易發(fā)揮個性特長。
三、為綜合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拓展空間
綜合性學習是世界教育發(fā)展的一個新特點,它對發(fā)展學生的綜合實際能力和探究發(fā)現(xiàn)能力起到極大作用。我們打破了學科的界限,使各種學科知識相互滲透、交融、綜合化,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把音樂、文學、自然等學科引入美術課堂,不僅可以豐富美術課堂內容和知識,還能開闊學生視野。捷克教育學家夸美紐斯說過:“知識的開端必須永遠來自于感官。”美術是視覺藝術,我們要想學生輕松快捷地獲取知識,最好的方法是利用直觀教學原理,通過課件、實物等資料展示,讓學生感受和體驗,并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啟發(fā)和引導學生去認真觀察和區(qū)別各種物象的具體特征,通過直觀感受發(fā)展認識。我在上課前常布置學生收集有關資料,為教學提供更加豐富的信息和參考資料。學生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一方面學習到收集資料的方法,另一方面加深了對知識的了解,這對教學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我還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手段,在網(wǎng)上下載相關的圖片資料,作為制作課件的素材。在制作課件時,我考慮到加上適當?shù)囊魳?,融合相關的知識,盡量使課堂知識容量大些,知識面廣些,知識點多些。
四、建立美術課的作業(yè)評價方法,促進創(chuàng)新
教師應摒棄一切舊的,與時代發(fā)展不相適應的評估標準。我在教學中積極嘗試總結出了一套適于美術課的作業(yè)評價方法,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發(fā)展了他們的個性。評價的方面有很多,如:積極性、靈活性、動手能力、合作性、獨立性等,評價的方式也可多樣,如:語言、文字、數(shù)據(jù);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間互評等。摒棄分數(shù),采用等級制及評語法,特別是運用一些積極的有感情色彩的評語特受學生們的歡迎。我對學生作業(yè)的處理是這樣的:一看是否有創(chuàng)新意識,二看畫得是否好,三看作畫態(tài)度是否認真;作業(yè)當面批閱,不進辦公室,每堂課布置好作業(yè)后,批閱上次的作業(yè)。這樣可以當面肯定作品的成功和指出不足之出,甚至親自動手改畫,且可進行師生、學生問討論或當場出示表揚。其實美術作業(yè)原本就浸透了學生的各種隋感,教師在評價學生作業(yè)時,應該抱著一種充分尊重和信任的態(tài)度,耐心的運用恰當?shù)脑u語談出自己的體會和對學生的期望,可以起到與學生很好地交流的作用,學生也會更好的改正一些錯誤,因為他感到老師是關切幫助他和尊重欣賞他的。
總之,不管采取何種教學方法,美術教師都要時刻謹記,自己面對的是初中生,是一群活潑可愛的青少年。只有緊密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懷著對教育工作的滿腔熱愛,精心準備、巧妙布置、細心講解,才能為學生在這個人生轉折點上奠定美育基礎,使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發(fā)展,這樣,美術課才會具有生命力。
參考文獻
[1] 梅玉潔.美術課中如何讓合作學習更有效[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5,(02).
[2] 徐曉東.例談合作學習在初中美術課上的使用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