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向東 宋寶珠
(1.河南省胸科醫(yī)院 河南 鄭州 450000; 2.三門峽市黃河醫(yī)院 河南 三門峽 472000)
PCI術后應用不同劑量替羅非班的安全性分析
周向東1宋寶珠2
(1.河南省胸科醫(yī)院 河南 鄭州 450000; 2.三門峽市黃河醫(yī)院 河南 三門峽 472000)
目的 對比分析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后應用不同劑量替羅非班的安全性。方法 選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河南省胸科醫(yī)院行PCI治療的189例冠心病患者,隨機分為3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不同劑量的替羅非班持續(xù)靜脈泵入,維持治療24~36 h,觀察比較低、中、高劑量3組之間的安全性。結果 3組治療后無復流、半年后胸痛及再次血運重建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低劑量組出血事件及血小板減少發(fā)生率低于中劑量組和高劑量組(P<0.05)。結論 PCI術后應用低劑量替羅非班是有效安全的。
替羅非班;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冠心?。话踩?/p>
冠脈介入治療技術的發(fā)展明顯提高了冠心病的治療效果,改善了患者的預后。目前,預防冠脈介入術(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的支架內再狹窄的抗凝藥物應用尚存在一定的問題,尤其冠脈植入長支架后應用替羅非班的劑量問題還需要進行進一步探討。本研究對河南省胸科醫(yī)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對PCI術后植入長支架的患者在單位時間內應用不同劑量的替羅非班,對比探討其安全性,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河南省胸科醫(yī)院行PCI治療的189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入選病例符合以下標準:PCI術后患者;單支或多支病變;冠脈置入長支架;剔除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礙、妊娠期女性等。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3組,分別于PCI術后應用不同劑量的替羅非班。
1.2 治療方法 3組在常規(guī)治療(術前負荷阿司匹林腸溶片及氯吡格雷片,并應用低分子肝素)基礎上,分別給予低、中、高劑量的替羅非班,持續(xù)靜脈泵入,維持治療24~36 h。低劑量組:以0.4 μg/(kg·min)靜脈泵入, 30 min后以0.1 μg/(kg·min)持續(xù)靜脈泵入(簡稱為 0.4/0.1)。中劑量組:以10 μg/kg的負荷量3 min內快進,之后以0.15 μg/(kg·min)持續(xù)靜脈泵入(簡稱為10/0.15)。高劑量組:以25 μg/kg的負荷量3 min內快進,之后以0.15 μg/(kg·min)持續(xù)靜滴(簡稱25/0.15)[1]。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3組患者無復流、6個月內胸痛和再次血運重建、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各項指標 3組治療后無復流、半年后胸痛及再次血運重建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在治療后無復流、6個月后胸痛和再次血運重建情況比較(n)
2.2 不良反應 治療后,低劑量組出血事件及血小板減少發(fā)生率低于中劑量組和高劑量組(P<0.05)。見表2。
表2 3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冠脈介入技術的發(fā)展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預后,然而支架內再狹窄仍然需要臨床醫(yī)生采取更有效的措施進行預防治療。近年來臨床醫(yī)生在常規(guī)抗凝治療(終生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及術后1 a服用氯吡格雷片及術后應用低分子肝素)的同時多采用在PCI術后泵入替羅非班(尤其在冠脈置入長支架術后),在一定程度上預防了支架內再狹窄。應用替羅非班的主要副作用是出血及血小板減少。如何調整替羅非班的泵入速度,有效預防支架內再血栓,不引起出血并發(fā)癥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圍繞替羅非班的應用及安全性,國內外已進行了一定的動物實驗或臨床實驗。有多項研究證實,替羅非班與肝素聯(lián)合靜脈滴注至少應持續(xù)48 h,并可長達108 h。GPIIb/IIIa受體拮抗劑引起的血小板減少癥似乎是一種免疫介導的反應[2]。陳小節(jié)等[3]在臨床實驗中發(fā)現(xiàn),應用替羅非班可減少支架內再狹窄。林肖峰等[4]報道,在術中及圍手術期應用替羅非班是安全的,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減少急性血栓的發(fā)生。有動物研究表明,快速靜脈推注替羅非班注射液可縮短血小板依賴性循環(huán)血流減少的作用時間。許多文獻和臨床實驗已經證實,冠脈植入長支架術后應用替羅非班可以預防心血管不良事件,但很少從不同的泵入速度來分析應用替羅非班的安全性。本研究把冠脈植入長支架患者隨機分為3組,分別采用不同的泵速持續(xù)泵入替羅非班注射液,總量不變。分析發(fā)現(xiàn),3組療效無明顯差異,但高劑量泵入替羅非班出血事件明顯高于中等劑量組,高劑量組和中劑量組又明顯高于低劑量組。由此可見,PCI術后應用低劑量替羅非班是有效安全的。
[1] Juwana Y B,Suryapranata H,Ottervanger J P,et al.Tirofiban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J].Expert Opin Pharmacother,2010,11(5):861-866.
[2] Moliterno D J, Yakubov S J, DiBattiste P M, et al. Outcome at 6months for the direct comparison of tirofiban and abciximab dur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revascularisation with stent placement: theTARGET follow up study[J]. Lancet, 2002, 360(9350): 1888.
[3] 陳小節(jié),趙利華,楊闖.國產鹽酸替羅非班(欣維寧)對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術后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2(MMP2)的影響[J].中國急救醫(yī)學,2008,28(4):297-299.
[4] 林肖峰,王寬.替羅非班的應用時機對擇期冠脈介入治療的影響[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4,(5):394-396.
R 541.4
10.3969/j.issn.1004-437X.2016.12.030
2016-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