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國哈佛大學家庭研究計劃團隊在一篇研究報告中指出,幼兒在幼教機構的學習成果很可能在進入小學后逐漸流失。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有:家長參與幼兒的學習次數(shù)驟減、教室環(huán)境的差異太大、幼兒園老師和小學老師的教學方式差距太大。所謂“幼小銜接期”,泛指幼兒進入小學前家長、學校、幼兒所參與的活動,可視為幫助幼兒銜接前后學習階段應有的準備,對幼兒來說,最難適應的是突然有許多新規(guī)定和較少彈性的常規(guī)得遵守。
美國加州教育局建議,家長可以從以下6個方面為幼兒做好進入小學的打算:
注意幼兒的身心健康 擁有健康身心的幼兒對于小學規(guī)律性的生活有較強的適應力。在幼兒入學前幾個星期,可在家中先練習學校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讓幼兒提前適應小學生活。家長對于幼兒的疫苗接種、預防注射記錄當保存完善,定期帶幼兒做基本健康檢查。
培養(yǎng)幼兒的社會性以及情緒的穩(wěn)定性 幼兒有相當強的自信心,才不會畏懼面臨新的學習環(huán)境。家長可以設計一些親子共樂的家庭活動,和幼兒分享今天發(fā)生的最特別的事。鼓勵幼兒嘗試新事物,對于幼兒的好表現(xiàn)要不吝贊美。教導幼兒如何恰當表達心中情緒。另外,提醒幼兒在學校若一直覺得恐懼,要記得和老師說。在家里,家長可適時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感,幼兒通常都喜歡當個開心的小幫手。在開學前后,邀請班上其他幼兒到家里玩,一方面幫助幼兒結識新朋友,另一方面讓幼兒在學校有共同話題。
觀察幼兒的學習方式與特質 家長可隨時問問幼兒在學??吹搅耸裁椿蜃隽耸裁矗恳源龠M幼兒好奇心的滋長。讓幼兒了解有時候可以試著解答自己的問題。讓幼兒練習遵守學校的生活常規(guī),在家中可試著讓幼兒練習“聽令行事”。
注意幼兒的語言發(fā)展 想讓幼兒成功適應小學生活,沒有比語言發(fā)展更重要的。而幼兒往往從日常生活經驗中,自然地學習使用語言,家長要記得常常和幼兒聊天,許多新的詞匯就是這么自然學來的。鼓勵幼兒分享一天當中發(fā)生的有趣或有意義的事,每天讀書給幼兒聽,讓他了解閱讀是件有趣又重要的事。
讓幼兒多多了解他所處的世界 鼓勵幼兒培養(yǎng)興趣,讓幼兒多多參與各種有關文化、藝術、歷史的社會活動,以刺激幼兒發(fā)展新的興趣。當幼兒問為什么?家長要記得常反問:“你覺得為什么?”這樣的回答可幫助家長了解幼兒的思想,也能讓家長做出適當?shù)幕貞?/p>
多了解學校的規(guī)范 和班主任談談你的期望,對于各種科目的內容以及學習標準多加留意。幫助幼兒事先防范可能發(fā)生的麻煩,例如得自己單獨上洗手間,上課期間不能任意走動,等等。家長可善用玩偶,在家中借著角色扮演游戲,讓幼兒體驗在學??赡苊媾R的問題。例如,在學校遇見新認識的小朋友和老師會是怎樣的情境。事先參觀學校,常常提醒自己雖然幼兒讀過幼兒園,有過團體生活,但小學對幼兒不論是智育還是社會性各方面的要求都提升很多。
(郭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