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敏,趙威麗
建立科級護理質量管理體系的方法及評價
胡 敏,趙威麗*
護理;質控體系;科室
護理質量控制是護理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重點,是護理質量不斷持續(xù)改進的有效方法[1]。科室的一級質控與患者的安全、質量、服務密切相關,但一級質控中仍存在著質控人員管理意識不強,質控人員沒有明確的職責和責任,質控流程不規(guī)范,質量檢查流于形式,持續(xù)改進措施不到位等問題,自2013年1月始,筆者所在科室在一級質控的方法、流程、評價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探討,效果明顯。
1.1 資料筆者所在科室床位60張,護士17名,其中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2名,護師5名,護士9名。質控組成員10名(占全科護士的59%),分四個質控小組:臨床護理質控1組、臨床護理質控2組、護理文書消毒隔離質控組、急救藥品器材及毒麻藥品質控組;其中臨床護理質控1組負責責任制護理、病區(qū)管理質控,臨床護理質控2組、負責分級護理、健康教育的質控。
1.2 方法
1.2.1 建立科室護理質量控制體系 護士長 (三級)、質控組長(二級)、質控護士(一級)。一級質控人員在質控組長的分管下負責病區(qū)某一項護理質量管理,是質控的基礎,護士人數(shù)酌情。二級質控(質控組長)是質控的重點,應是高年資護士,??萍寄芨?,具有一定的管理協(xié)調能力,最好競聘上崗。護士長根據(jù)組長的特點及班次及科室的布局進行具體分工。三級質控,護士長是質控體系的核心,根據(jù)護理部工作計劃、目標、結合??铺攸c,針對本科室質量薄弱環(huán)節(jié)制訂切實可行的科室質控計劃,組織實施。護士長對一級質控要做到定期培訓、隨時監(jiān)督、定期考核、及時反饋,才能保證一級質控的時效性。
1.2.2 加強質控人員的培訓指導 護士長組織病區(qū)全體護士學習護理質量標準,使全體護士能夠掌握各項護理工作標準和每項護理質量的考核重點。組織質控人員學習,明確質控的目的、方法及統(tǒng)一標準。
1.2.3 優(yōu)化質控流程 ①隨機及定期檢查。每天質控組長參加本組的床頭交接辦,隨機檢查質量,每周定期有重點檢查一次,按要求書寫檢查記錄。②及時反饋。每周質控組長對突出問題或共性的問題進行講評,一般安排在周四早交班及時講評,反饋到責任人,及時改進。③護士長每天進行重點檢查、跟班檢查,做到每日必查。如危重患者、新入院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的重點患者基礎護理、各項風險評估、護理措施落實、健康指導等是否到位。對急救物品完好,消毒隔離質量、護理文書等隨機抽查,并將檢查結果先與質控組長通知確認,使質控組長掌握本組的質量情況,做到護理質量雙把關。定期抽查各質控組長的質控質量,對質控組長的職責進行指導監(jiān)督。④每月召開質控小組會議及護理質量分析會。由責任組長、護士長進行講評護理質量,護士長要指導質控組長、質控護士制訂并不斷完善具有科室特點的質控內容,質控小組根據(jù)檢查發(fā)現(xiàn)的問題完善質控內容,確定質控重點。如臨床組在第二季度重點檢查了健康教育落實、責任制護理及分級護理三項質量作為質控的重點,六月份在病區(qū)管理方面又加強了軍人住院患者的管理及門禁的管理,不斷完善,持續(xù)改進。⑤每季度進行全體護士護理安全質量分析進行講評。對突出問題或反復強調沒有改正的問題,并對個人進行績效掛鉤,同時制訂持續(xù)改進措施。
1.3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1.0軟件,建立數(shù)據(jù)庫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2.1 兩組護理質量比較2013、2014年1—12月份責任制護理、病區(qū)管理、分級護理、健康教育、急救藥品器材、毒麻藥品、護理文書、消毒隔離制度等8項指標,與2011、2012年同期對比明顯提高(表1)。
表 1 兩組護理質量分值比較(分,±s)
表 1 兩組護理質量分值比較(分,±s)
注:與2011—2012年度比較,*P<0.05
年度 責任制護理 病區(qū)管理 分級護理 健康教育 急救藥品器材 毒麻藥品 護理文書 消毒隔離2011—2012年 92±1.23 93±2.89 93±4.55 90±2.55 92±2.52 98±2.56 95±2.71 89±1.88 2013—2014年 97±3.66* 96±1.54* 97±2.71* 96±1.52* 97±3.50* 99±1.25 96±2.66 93±2.33*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調閱醫(yī)院醫(yī)德醫(yī)風辦公室服務質量問卷調查結果進行比較(表2)。
表 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3.1 提高了護士質量責任意識通過全員參與護理質量控制,護士的質量意識明顯增強[2],明確科級質控的目的,即為什么要做質控,特別是一級質控,是護理工作落實的末端質量管理,直接關系到患者的安全、質量、服務,所以質控人員不能由于工作慣性而盲目陷于重復性低水平的檢查,有時甚至是應付檢查,內容虛假,克服了以前的質量檢查的隨意性和盲目性,護理措施更加到位,患者滿意度也進一步提高。本調查結果顯示兩組在護士服務態(tài)度、護士技術、責任制護士的滿意度(P<0.05)有較明顯的提高。
3.2 提高了護士的主觀能動性護士主動參與護理質量管理意識增強,調動護士的積極性,讓更多的護士參與到護理管理過程中,護士既是檢查者,同時又是被檢查者,護理工作更主動、更有預見性,能夠主動思考,提出自己的意見及建議,使護士不斷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充分挖掘護士潛能,滿足其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
3.3 提高了護士長的管理效率改變以往護士長一人管到底的工作模式,突出了護士是一級質控的主導者,護士長的角色轉化為督導者而非主導者,在一定程度上使護士長與護士傳統(tǒng)的管理者及被管理者的對立關系,轉變?yōu)樽o士為了共同目標、共同努力的和諧關系,提高了護理組的整體素質和團隊精神。
3.4 提高了環(huán)節(jié)護理質量質量管理的核心是保證以患者為中心,最終目的是為患者提供安全、高質量的護理服務,提高患者的滿意率。護士明確質控的目的,才能更好地改進護理過程中的不足,提高護理質量。只有每個護士都會對自己的護理服務質量過程進行控制,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以及工作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減少工作遺漏和失誤,環(huán)節(jié)護理質量才能得以提高[3]。兩組比較顯示,責任制護理、病區(qū)管理、分級護理、健康教育、急救藥品器材、消毒隔離制度六項護理指標均有較明顯的提高。護理文書及毒麻藥品的管理,人員相對固定,質控效果較穩(wěn)定。
科級質控由于人員少、護理工作任務重,缺乏有效的檢查、監(jiān)督等因素,存在著不規(guī)范的問題,特別針對??萍膊∽o理質量進行質控仍欠缺,怎樣能夠制定具有科室特色的質量標準,設計科學、可操作性強的質控方法及流程,需要進一步共同探討。
[1]周梅香,張 瑞.持續(xù)質量改進在科室一級質控護理管理的應用[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1,12(2):175.
[2]張明榮,陳彩云,譚 麗.全員參與全程護理質量控制的實踐[J].護理學雜志,2011,26(14):19-20.
[3]梁 芳.加強環(huán)節(jié)質量管理預防護理差錯發(fā)生[J].護理管理雜志,2008,8(5):36.
[2015-08-27收稿,2015-09-25修回] [本文編輯:劉立平]
R197.32
C
10.14172/j.issn1671-4008.2016.03.044
266071山東青島,解放軍401醫(yī)院呼吸內科(胡敏);濟南軍區(qū)青島第二療養(yǎng)院(趙威麗)
趙威麗,Email:17445561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