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中華
2017年5月,血管瘤聯(lián)盟科學顧問委員會臨床專家小組(Angioma Alliance Scientific Advisory Board Clinical Experts Panel)在Neurosurgery雜志上發(fā)布了《腦海綿狀血管畸形臨床管理指南》,現(xiàn)在摘錄如下。
首次腦海綿狀血管畸形(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CCM)時,應詢問患者三代家族史,關(guān)注頭痛、卒中、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異?;蚱渌窠?jīng)系統(tǒng)并發(fā)癥(Ⅰ級推薦;C級證據(jù))。
在以下情況下應該通過Sanger或NextGen測序檢測CCM 1-3基因,并進行缺失/復制分析:多發(fā)CCM不合并相關(guān)發(fā)育性靜脈畸形(developmental venous anomaly,DVA)或腦部放療病史,或合并陽性家族史(Ⅰ級推薦;B級證據(jù))。
在先證者確診基因變異的情況下,應該向先證者及其家族成員介紹這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并根據(jù)家譜識別處于危險的個體。高危成人家族成員應進行基因檢測;不過,對無癥狀個體提供基因篩查時應該考慮倫理問題。在他們下決定前,應該對無癥狀個體提供心理咨詢(Ⅰ級推薦;C級證據(jù))。
懷疑或已知CCM者推薦采用腦MRI進行診斷和臨床隨訪(Ⅰ級推薦;B級證據(jù))。
腦MRI應該包括梯度回波(gradientrecalled echo,GRE)或磁敏感加權(quán)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序列,以便于明確CCM的數(shù)量(1個還是更多)(Ⅰ級推薦;B級證據(jù))。
不推薦進行導管血管造影檢查,除非需要鑒別腦動靜脈畸形(Ⅲ級推薦;C級證據(jù))。
指導治療決策或發(fā)生新發(fā)癥狀時可以進行影像學檢查。出現(xiàn)臨床癥狀并且懷疑出血時應該盡快進行腦影像學檢查。癥狀發(fā)作1周內(nèi)可進行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超過這個時間段應該進行MRI檢查(癥狀發(fā)作2周內(nèi)比較理想)。對于新發(fā)癥狀或癥狀惡化的患者,應該復查MRI判斷有無新發(fā)CCM或新發(fā)出血(Ⅰ級推薦;C級證據(jù))。
不推薦外科切除無癥狀CCM,特別是位于功能區(qū)、深部或腦干者,也不推薦外科切除多發(fā)無癥狀CCM(Ⅲ級推薦;B級證據(jù))。
對于入路容易且位于非功能區(qū)的單發(fā)無癥狀CCM,以下原因可以考慮外科切除CCM預防出血:心理負擔過重,擔心隨訪檢查項目價格昂貴以及隨訪費時,改善生活方式,職業(yè)需要,需要抗凝治療(Ⅱb級推薦;C級證據(jù))。
引起癲癇的CCM可以考慮早期切除,特別是難治性癲癇以及肯定CCM致癲者(Ⅱa級推薦;B級證據(jù))。
癥狀性且入路容易的CCM可以考慮外科切除,手術(shù)的死亡率和致病率相當于帶瘤生存2年(Ⅱb級推薦;B級證據(jù))。
癥狀性或出血后的深部CCM可以考慮外科切除,手術(shù)的死亡率和致病率相當于帶瘤生存5~10年(Ⅱb級推薦;B級證據(jù))。
對于手術(shù)后早期死亡和致病高危的患者以及影響生活質(zhì)量的患者,手術(shù)切除癥狀性再出血的CCM可能是合理的,因為這些CCM危害很大(Ⅱb級推薦;B級證據(jù))。
外科手術(shù)切除單次致殘性出血的腦干CCM或脊髓海綿狀血管畸形的指征較弱(Ⅱb級推薦;C級證據(jù))。
對于位于功能區(qū)且癥狀性出血的單發(fā)CCM,如果無法接受外科切除術(shù)的風險可以考慮放射外科手術(shù)(Ⅱb級推薦;B級證據(jù))。
以下情況不推薦放射外科手術(shù):無癥狀CCM,外科入路容易CCM,家族性CCM(由于考慮到再發(fā)CCM)(Ⅲ級推薦;C級證據(jù))。
對于CCM引起的首次癇性發(fā)作,抗癲癇治療是合理的(Ⅰ級推薦;B級證據(jù))。
家族或多發(fā)CCM者,懷孕前應該進行遺傳方面的咨詢(Ⅰ級推薦;C級證據(jù))。
應該告訴患者:妊娠期間發(fā)生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的風險與非妊娠期的風險可能無差別(Ⅱa級推薦;B級證據(jù))。
妊娠期新發(fā)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的CCM者應該考慮進行MRI檢查(Ⅱa級推薦;C級證據(jù))。
抗栓藥物對CCM危害的證據(jù)很少(Ⅲ級推薦;C級證據(jù))。
CCM合并腦缺血者接受抗栓治療的安全性尚不清楚(Ⅲ級推薦;C級證據(jù))。
尚不清楚體育運動對CCM的影響(Ⅱb級推薦;C級證據(jù))。
備注:證據(jù)分級和推薦水平請參考:Stroke,2015,46:2032-2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