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心源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我國電子商務取得了迅猛的發(fā)展,互聯網的影響已滲透千家萬戶。其中,互聯網購物作為新型的購物形勢,已經逐步成為當代人們消費的主流形式之一。當代高中生作為網購的追捧“主力軍”,在網購過程中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诖耍疚膹摹熬W購熱”的角度出發(fā),對高中生的生活受到網購怎樣的影響進行論述分析,以期能對加強我國高中生健康的購物觀念起到積極的指引作用。
【關鍵詞】高中生;網購;誤區(qū);影響
一、前言
據相關數據統(tǒng)計分析,截至2016年6月底,我國網民數量為2.71億人次,龐大的網民數量充分的展示了網絡的覆蓋規(guī)模。2016年1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fā)布《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民規(guī)模達6.8億。網絡迅速發(fā)展的同時,也使我國網購出現了白熱化,2016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guī)模9715.8億元,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占比達到12.5%。其中,高中生作為網民的主力軍群體,對網購的發(fā)展起著重要地推動作用。
二、我國高中生網購現狀
1.高中生對網購的追捧熱度高漲
為充分了解當代高中生的網購現狀,現對某校高中生網購的調查報告進行分析,其中被調查的人數為男女生各100人。
通過表一的調查數據顯示,高中生高達78%以上都存在經常網購的情況,而沒有網購情況的只占2%,通過對高中生的網購意愿得知,有些高中生不經常買東西與自身的經濟情況有關。因此,在未來的發(fā)展中,高中生對網購的購買度還會繼續(xù)增加。
通過表二的調查數據顯示,所調查的200名高中生中只有5%的人年消費金額低于500元,其中年消費額度超過2000元的高達23%,充分顯示了當代高中生對網購的追捧熱度高漲。
三、“網購熱”對高中生生活的影響及對策
1.積極影響
網購是信息化時代發(fā)展的必然產物,對于當代高中生而言,網購是一種新型的購物模式,正值青春期的他們追求新鮮、刺激和新潮,高中生思想開放追求奔放,喜歡個性化的購物方式。網購的興起不僅滿足了他們對物質的需求更迎合了他們追求新鮮事物的思想。在網購的過程中,高中生可以不出門便挑選學習用品,給正值學業(yè)繁忙的他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需要高中生理性對待。
2.消極影響
(1)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
由于技術的不斷革新發(fā)展,現在的網購已經不局限于在電腦網頁上對商品進行瀏覽。智能手機的普及使很多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商品選購,有些學生自控能力比較弱,上課期間會拿出手機進行網頁瀏覽,這樣便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在學習上,長此以往便會影響學習成績。在對高中生現實狀況進行細化觀察會發(fā)現,很多學生可能會借口請假上廁所為由出去取快遞。部分網購多的學生,一節(jié)課要取幾次快遞,嚴重的影響了正常學習生活。
(2)影響身體健康
網購與傳統(tǒng)的購物方式最大的區(qū)別在于省去了去實體店的親身體驗,這對時間不充裕的高中生來講節(jié)省了購物時間,本應是件好事。但是,網購的購物媒介是電腦,而長期面對這電腦的顯示屏會對學生的視力產生很大的影響,且電腦作為電子產品具有一定的輻射,忙于學業(yè)的高中生平均體質較差,加上用腦過多休息不好,長期的電子輻射會對其身體造成嚴重危害。
(3)影響生活開支
網絡消費是通過支付寶、銀行轉賬等方式實現的,在支付的過程中無法對金錢的流動有直觀的體驗,高中生的自控能力較差,往往會容易因購物過度而出現“超支”。在對部分住校的高中生進行細化了解發(fā)現,許多高中生的生活費是每月固定發(fā)放的,若因網購出現超支,多數學生因怕家長的埋怨而選擇借錢生活。對此,有學生笑言:“月初吃肉,月末喝粥。”
3.高中生過度網購的對策
高中生肩負著建設社會的重大使命,幫助他們健康成長是全社會職責所在。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引導高中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通過舉辦健康網購的宣傳課來對學生的網購觀念進行梳理,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網購觀念;家長要對學生制定可行的理財計劃,在孩子進行網購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指導,幫助他們合理理財。在出現大金額購物時要和孩子積極溝通,共同決定是否購買;高中生自身也要對自己的網購行為作出反思和總結,預防過度網購發(fā)生。
四、結語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全面覆蓋,網絡購物是科學技術發(fā)展帶來的新的購物方式,它符合新時代下發(fā)展的要求,是現代人生活的必備技能之一,它的出現是以為方便大眾生活而出現的。預防高中生不健康的網絡購物,不僅僅是每個家庭的的責任與義務,更是全社會應該共同關注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社會、學校和家庭要共同努力,幫助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網購習慣,以免自控能力不成熟的高中生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學習。
參考文獻:
[1]許婕.大學生網購行為的差異性研究——基于對廣東15所高校的調查[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4,02(03):85-88.
[2]許紅紅,苗慧.從網購行為分析大學生網絡消費的特征與問題——以某大學為例[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1(S2):128-130.
[3]習明明,朱麗萌.消費者行為與從眾效應:來自“雙十一”網購的證據[J].當代財經,2016,02(07):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