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剛
小學里,語文成績差的后進生大部分怕寫作。在習作課上,經(jīng)常能看到一些后進生面對作文題目抓耳撓腮,一臉的痛苦無奈,迫于壓力,即使完成了習作,也是東拉西扯,廢話連篇,病句、錯別字多……對于后進生來說,寫作簡直“難于上青天”。為了提高后進生的習作水平,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筆者嘗試用“三駕馬車”來有針對性地解決他們遇到的寫作難題。
一、重在激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無形的動力,興趣是提高習作水平的基礎。
1.明確習作的內涵——“我手寫我心”。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習作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習作就是寫自己的真心話,即“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后進生如果明白習作原來就是說自己的心里話,抒發(fā)自己的真感情,他們對習作的畏難情緒就會一下子降低,習作中的“假話、空話、套話”就會少了,童真、童趣就會自然流露出來了。
2.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言之有物”。對于不少后進生常常覺得無素材可寫的現(xiàn)實,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在活動中積累素材。比如,筆者讓學生開展小種養(yǎng)殖活動,要求人人養(yǎng)一盆花草或一只小動物,定期觀察,讓學生感受生命的鮮活和美好;帶領學生到操場上舉行體育比賽,讓學生享受比賽的緊張和快樂;和學生一起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領略家鄉(xiāng)日新月異的變化;春天,和學生一起觀察杜鵑花,秋天,同學生一道欣賞桂花……感受花開花落、大自然的千變萬化。多樣的活動不僅增添了學生學習的樂趣,還為后進生的習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3.多一些鼓勵——“戴高帽子”。后進生更需要教師的鼓勵與肯定,對于他們的習作熱情,教師要用心呵護。當他們在習作中取得一點進步,哪怕是用上一個好詞時,教師都要大加鼓勵,多給他們“戴高帽子”。另外,在平時的習作評改中,對他們的習作適當降低要求,讓他們享受成功的喜悅,后進生的習作熱情自然就會提高。當他們對習作有了信心之后,可以逐步提高習作要求。
二、貴在積累
后進生之所以寫不出好文章來,很大部分原因是他們語言貧乏,詞句積累少。而且寫出來的作文往往前言不搭后語,不能準確、有條理地寫清楚一件事情。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鼓勵他們多讀,多積累,為習作構建起一座資料庫,長期積累,就能做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1.激發(fā)閱讀興趣。多讀些課外書籍,多積累抄錄些優(yōu)美詞句,多學習別人的寫作方法,這樣自然會寫出好的文章來。不過,大多數(shù)后進生不喜歡讀課外書,因此需要教師積極引導,提高他們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多教他們課外閱讀的方法。教師可以和他們一起閱讀、交流、積累,鼓勵他們寫下點滴閱讀感受。
2.引領閱讀之路。班級良好的讀書氛圍會影響其中的每一位后進生。教師可以在班級的墻上張貼一些名人讀書格言,在墻報上開辟讀書的專欄如“好書推薦”“優(yōu)秀讀書筆記”等,設立圖書角,豐富藏書量,鼓勵學生借閱,召開班級讀書會……總之,營造良好閱讀的氛圍,讓后進生也漸漸地愛上閱讀。
3.多讀優(yōu)秀習作。教師可有意識地引導后進生閱讀優(yōu)秀習作,和他們一起“取其精華”。還可以鼓勵他們去閱讀本班同學的優(yōu)秀習作,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本班優(yōu)生就在他們身邊,他們之間相互交流也會更加“通暢”。
三、勤于練筆
只有多練筆,才能有效地提高后進生習作水平。因此除了教材中規(guī)定的習作任務外,教師還應引導后進生大量地練筆。
可以是“隨文寫話”?!半S文寫話”就是教師捕捉課文中適合學生寫的“點”,讓后進生練筆。如在學完《我們愛你啊,中國》這首詩歌后,引導學生仿造詩句表達,創(chuàng)作1~2小節(jié)小詩。在創(chuàng)作、修改中,后進生會不知不覺地提高創(chuàng)作表達能力。
可以是“觀察日記”。教師要鼓勵后進生多觀察班級的花草,多觀察可愛的小動物,多觀察生活,便能寫出自己所見、所感。
還可以讓后進生仿寫優(yōu)秀習作。這些文章可以是名家大作,也可以是學生優(yōu)秀作文。如筆者給學生朗讀優(yōu)秀習作《一場有趣的戰(zhàn)爭》,小作者描寫的是同在一只魚缸里的龍蝦和烏龜之間有趣的爭斗,寫得活靈活現(xiàn),學生聽了不禁哈哈大笑。筆者趁熱打鐵,啟發(fā)后進生回憶生活中的有趣點滴并寫下來,他們有的寫小貓戲弄毛毛蟲,有的寫小狗小貓打架;有的寫課上同桌之間悄悄的“戰(zhàn)爭”……都寫得生動有趣。
寫完后,先讓他們自己大聲朗讀,反復修改,然后教師和他們一起逐詞逐句地修改。在這樣的習作實踐中,后進生能逐步提高自己的習作水平,也能充分感受到習作帶來的快樂。
責任編輯:萬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