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人有話說
——榮威設計師用0.25Cd捍衛(wèi)中國設計
撰文/N.E.S 張 凱
“顫抖吧,比亞迪唐。”
近期,在上汽榮威新品設計解析會上,上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公司設計部總監(jiān)邵景峰非常自信地說出了這句話。作為一名年輕的中國汽車設計師,已經成功地設計了朗逸、帕薩特等德系車,如今又轉戰(zhàn)設計英系車,其筆下的最新車型“榮威RX5”,10月份也獲得了突破2萬輛的銷量成績。另外,對于11月剛剛在廣州車展發(fā)布的eRX5和i6/ei6而言,身上的亮點還有很多。
有人說這是一個看臉的社會,對于一款車而言,除了價格、配置和動力以外,外觀也是諸多消費者關心的重要條件之一。在過去多年,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經典作品的主人都是外國設計界大師,而這其中中國設計師的身影屈指可數。
在eRX5的設計解析會上,邵景峰作為這款車的核心設計師,他表示,在設計之初的確有很大壓力,對于這個價位的目標消費人群究竟喜歡哪種設計風格的車型,成為了設計師首先考慮的問題?!翱v觀全世界范圍的新能源車型,第一代的特點以小型代步為主,并且采用可愛的擬物化設計;第二代車型則著重強調加速概念,大多采用犀利動感的設計風格。不過,一些互聯(lián)網企業(yè)打造的汽車產品,就呈現(xiàn)出了不同的設計思路”,邵景峰說。
以Tesla為例,為了追求第一印象,它的設計跟傳統(tǒng)的汽油車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縮小甚至舍棄了進氣格柵。究其原因,邵景峰表示,Tesla瞄準的是有消費能力的精英階層,所以它可以很任性,且不計成本地開發(fā)一款加速快、續(xù)航長、外形炫酷的電動車;而對于eRX5而言,其針對的是普通家庭的理性選擇,這些家庭可能因為燃油車限牌而選擇新能源車型,但他們又不想買一臺跟傳統(tǒng)車設計思路出入很大的車。
另外,再談到審美取向。Tesla Model 3車型甚至取消了進氣格柵,在邵景峰看來,這并不符合消費者的審美慣性,反而給人很奇怪的視覺觀感。eRX5采用了比RX5更夸張的進氣格柵,是更討好國人對于前臉的審美,同時表現(xiàn)出與汽油版的不同。另外,作為新能源車型,eRX5還新增了一個銀葉金的專屬色,告別了傳統(tǒng)新能源總拿藍色作為新能源車的套路。相較諸多本土品牌車型的外觀設計,范兒哥認為,榮威eRX5在設計之初融入了更多設計師的主觀思路,這種模式值得很多本土品牌車企學習。
在榮威eRX5的參數表中,“工信部綜合百公里油耗1.6L”可謂賣點之一。記者查詢了早先上市的榮威e550的參數表,發(fā)現(xiàn)這臺車的工信部公布的百公里油耗也是這個數值。這臺質量更大的SUV能夠達到小型轎車的燃油消耗水平,莫非節(jié)油技術再次進步?
想要降低油耗,只有通過降低自重和降低風阻兩種途徑去實現(xiàn)。對比榮威e550和eRX5,eRX5作為一款車身高度更高的SUV車型,風阻勢必大于三廂轎車e550,自重方面,傳統(tǒng)版本的這兩個車型已經相差195kg,也就是說理論上eRX5的油耗應該明顯高于e550,而對于工信部兩者理論油耗值相同這一結果,只能說明,eRX5的發(fā)動機和電動機的工作效率明顯提高了。
據記者了解,榮威eRX5搭載1.5TGI缸內中置直噴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69馬力,綜合扭矩704N?·m,同時純電續(xù)駛里程達到60km,最大綜合續(xù)駛里程可達650km。實現(xiàn)這些參數是不是必須具備一定實力?上汽憑借eRX5搭載的插電混動系統(tǒng)獲得了“中國汽車工業(yè)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這也證實了上汽這套以EDU電驅系統(tǒng)為核心的插電混動系統(tǒng)的實力。記者認為,當前隨著技術水平的進步,新能源汽車對比傳統(tǒng)燃油車更優(yōu)異的經濟性已經不是紙上談兵,隨著車企技術的進步,同時兼顧環(huán)保和經濟性的車型越來越多。
如今,很多中國品牌SUV車型銷量火爆,甚至超過合資車,但仔細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大一部分本土品牌車型的價格比同級合資車型低了一大截,幾乎都是通過價格戰(zhàn),以低價取勝。但范兒哥也發(fā)現(xiàn)了另一現(xiàn)象,比如榮威RX5上市之初,就分為城市SUV和互聯(lián)網SUV兩個系列車型,前者1.5T排量、9.98萬元的起售價顯得非常親民,后者搭載YunOS for Car系統(tǒng),起售價為14.88萬元。從目前市場的銷量表現(xiàn)來看,后者的銷量遠大于前者?!斑@也不難看出,如今消費者購車也并不是只買入門級產品,只要你的設計達到了消費者的預期,他們還是很愿意為一些新穎的功能買單的”,邵景峰說道。
的確,RX5對上汽的意義不言而喻,從2012年的“醒獅計劃”起,榮威開啟了產品與品牌的轉型升級之路。從這款車的定位來看,“互聯(lián)網”的意義也并不是一個語音控制功能這么簡單,比如10.4英寸獨立中控屏,以及全系標配的12.3英寸液晶全虛擬儀表,這些配置在同級別車型中尚不多見。除此之外,可遠程啟動的智能獨立式空氣凈化器以及ALCANTARA材質座椅也都是eRX5的人性化賣點。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汽車設計同樣如此,因為對中國消費者的喜好有著獨特的見解,所以邵景峰在榮威i6設計伊始,就設定了三大產品訴求,即“出眾科技”、“人性舒適”和“時尚品質”。至于為什么命名為“i6”,官方的說法是這一命名規(guī)則代表著上汽乘用車在未來轎車領域的全新的產品形式,命名中的“i”取自三個不同的單詞:internet(互聯(lián)網)、intellgence(智能)、innvoation(創(chuàng)新)。
“考慮到目前上汽乘用車在轎車上缺乏中高端產品,所以推出了i6這款車”,邵景峰表示,雖然SUV市場火爆依舊,但是轎車的市場依舊要比SUV大很多,而且從平均價格考量,轎車確實還是要比SUV更便宜一些,所以這個時候推出i6就很有必要。
“有數據顯示,如果傳統(tǒng)能源汽車風阻系數每下降10%,油耗就可以降3%,這是真實的測試結果,所以在設計界,空氣動力學一直都是一項黑科技”,邵景峰說,對于榮威i6而言,其風阻系數如今又降低到0.25 Cd,這個數值目前在全球的量產車領域內位列第四。在這一成績背后,邵景峰也給我們介紹了榮威i6在空氣動力學上到底做了那些“手腳”,經歷了多少次反復的風洞試驗。
整個車頭采用了低風阻的設計,在迎風角度上做了反復的計算,既考慮到行人碰撞的因素,也有效減少了車頭的迎風面積。A柱被設計得傾斜度很高,斷面曲率反復做了調整,后視鏡采用了更加突出的截面設計,將后視鏡的風阻系數降低到0.01Cd,為整車的風阻起到了很大的貢獻。
后風擋與車頂的夾角被優(yōu)化為γ=16°的最佳數據,其與后備廂蓋的夾角、鴨尾凸起的角度等,都經過不斷的優(yōu)化調整,用以抵消尾部升力,控制氣流的下壓力,從而降低風阻系數。17英寸的精車輪圈造型,在保證輕量化和散熱的前提下,輪圈的側面做得相當平整,在高速旋轉的時候也可以降低一些風阻系數。
除了以上這些細節(jié)之外,其實整個車還有很多很多的細節(jié)都是在為降低風阻而努力,這其中就包括霧燈區(qū)域的韌形設計、前后輪拱的造型、后翼子板的斷崖式設計以及后保險杠底部的類似擴散器的設計等等。在所有這一系列的努力之后,榮威i6才最終能夠交出0.25Cd這樣一個傲人的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