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輝
摘要:近年來,隨著高中英語課程改革全國陸續(xù)實施,高中英語教材在不斷改進,學校教學硬件在日漸更新,學生整體素質也在逐步提高。如何面對新課改并使英語教學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是廣大教師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教師不能只滿足于學習一些教學模式或掌握某些教學技能。教師不僅要扮演“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角色,還要擔當教學的“設計者、組織者、參與者”。教師是全面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自身的文化素質、語言素質、教學理論水平、教學技能技巧、自主發(fā)展能力等對整個教育教學活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及時更新自己的觀念、知識,著重自我能力的提升,我們才能成為合格的高中英語教師。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師;自我提高;方法
新課程改革強調的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人本主義理念,目的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質及終身學習的能力;倡導建設性學習,注重科學探究的過程,關注親身體驗,提倡交流、合作和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隨著素質教育的落實,新課程的推進,課堂教學將有更高的要求。要迎接好新課程的挑戰(zhàn),我們就要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更新知識結構,發(fā)展專業(yè)能力與知識能力,以適應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對英語課程的要求?,F(xiàn)就新課程改革對高中英語教師的新要求談幾點看法:
一、更新教育觀念
教師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決策受其教育觀念影響并指導。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更新對中學英語教師及其重要?!敖虒W實踐中的一些具體的問題,追根溯源還是理念問題”(程曉棠、但巍2012)。沒有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的指導,英語教師就很難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提煉、升華。這種情況勢必會影響到教學效果,無法實現(xiàn)“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為他們今后升學,就業(yè)和終身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并使他們具備作為21世紀公民所應有的基本英語素養(yǎng)”的高中英語教學目標。英語教學中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深思,例如:怎樣從注重知識傳授轉向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怎樣從“以教師教為中心”轉向“以學生學為中心”?如何樹立新的學生觀,轉變角色,重新認識師生關系?英語教育如何滲透情感智力教育?怎樣從注重教學的結果轉向注重教學的過程?只有經過認真思考、深入探究,英語教師才能找出不斷完善的解決辦法。
二、提升教學素養(yǎng)
一位不善于學習的英語教師,很難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教師自身不學習也不可能體會到學生的學習感受。高中英語教材內容涉及到通用知識、學科知識、教育知識等。社會、歷史、人文等通用知識既有涵養(yǎng)人文素質的價值,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多元化的需求。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知識和學科知識則是英語教師專業(yè)化的必然要求,新課程中有不少新知識、新實驗、新方法,不學習、不重構學科知識體系,就會落伍。要積極主動地接受更高的教育,提高自身英語聽說讀寫水平和教學能力。教師應在教學之余抓住機會多用英語,從而提高自身教學水平。要利用好每一次培訓機會,積極主動學習。電腦的普及使得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日益容易。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在和懂英語的朋友聯(lián)系時,發(fā)郵件全部使用英語。這樣做對保持和提高英語水平十分有益。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老師必須要做好,能在學生面前起到示范作用。
三、由課堂的獨裁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和合作者
無論是之前的英語教學過程還是新課改以后的英語教學過程,都是師生雙方互動的教學活動,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但是,新課改強調靈活性,在課堂上教師要創(chuàng)造問題情境并讓學生置身其中,并不斷引導學生自己尋找、搜集、發(fā)現(xiàn)和利用學習資源來解決實際問題。英語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分組對待,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求來設計安排合理的、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并且教師不能講自己置身事外當旁觀者,而是要將自己參與其中,以一種參與伙伴的角色來與學生平等對話,以飽滿的熱情在學生需要時給與學生啟迪和指點,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敢說、樂說并勇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邊教邊學。另外,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公正性,對所有學生要一視同仁,讓每個學生有平等的學習機會、發(fā)言機會等等。要將嚴格與寬容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輕松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不忘作為學生的義務,不忘遵守課堂紀律也不產生逆反心理,讓教師和學生真正成為合作者。
四、要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努力創(chuàng)設相關情境
學生的發(fā)展是各方面協(xié)調發(fā)展的結果。只有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協(xié)調發(fā)展,才能提高學生素質的整體水平。新課改后的高中英語教學應側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教學活動設計應努力創(chuàng)設相關情境,通過語言知識學習和語言技能實踐活動,逐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教師可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設定能引起興趣的話題供學生討論。以Unit 10 Lesson 38 The Olympic Games為例,教師可以用“Were Women allowed to take part in t he Olympic Games in t he ancient times?Why?以“Whyare there always competitions bet ween count ries to hold the Olympics?”引導學生進行討論,這樣的話題符合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和已有常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因為他們有了表達的機會,體驗到參與的成功和喜悅。不同程度學生的知識缺漏及語言表達缺陷也得到了彌補與修正。
五、要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使學生置身于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
多媒體教學的廣泛推廣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tǒng)慣有的老師為主體“滿堂灌”的模式,讓科學的教學理念和先進的教學手段走進課堂,給英語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推進了新課程改革的進程。比如在Book IB Unit 14 Freedom Fighters中可以先問學生:“If you were in an unfair society and could not get equal civil rights and freedom,what would you feel?”在等學生回答完畢之后呈現(xiàn)幾張圖片,其中有“I have a dream”的錄像,同時播放原聲稿,讓學生在屏幕中去傾聽去感受當時的政治局勢和文化背景,仿佛身臨其境見到大演講家一樣。又如Book IB Unit18 New Zealand先呈現(xiàn)給學生許多關于新西蘭風土人情的圖片,在一系列明亮的圖片中,讓學生們去了解異域風情和人文特點,在學習中得到了一種美的享受。
總之,提高英語教師自身水平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需要英語教師不懈的努力。教師內在的積極上進的態(tài)度和主動發(fā)展的意識對其自身能力的提高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堅信只要我們每位英語教師都能夠與時俱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與學習之中,努力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教學與學習方法,我們的專業(yè)素質就會得到極大的提高,從而對英語教學產生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