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杰
新媒體聲音
快樂其實比成功更難
楊杰
這幾年,常常聽做了父母的人說:“我不奢求孩子成功,他(她)快樂就好,所以,我也不給孩子什么壓力,將來他(她)哪怕當個收費員或者開個花店,過個平凡的小日子也不錯?!?/p>
每當聽到這樣的話,我都由衷地感嘆:從關注外在成就,到關注內在體驗,這是一個價值觀發(fā)生巨變的時代,也是真正屬于個人的時代。
然而,每個人都會好奇:那些發(fā)誓要讓孩子過得快樂的父母,是否如愿了呢?作為親子咨詢師,我的職業(yè)為我提供了一個特別的角度:許多家庭呈現在我面前的并不是一幀畫面,而是一部連續(xù)劇,讓我有機會見證故事的結局。
的確,有些孩子在自由而輕松的氛圍中長大,他們和父母關系融洽,與同學相處和諧,學習自覺,有自己的愛好,生活狀態(tài)快樂而又滿足。
然而,我也看到一些孩子,度過了自由散漫的幼兒園生活,到了小學,需要在規(guī)定時間規(guī)定地點完成規(guī)定任務,比如聽課、作業(yè)、考試,孩子的短板就顯露出來:無法集中注意力,無法遵守課堂紀律,無法面對細小的困難,每天做作業(yè)的體驗,簡直像爬了一座珠穆朗瑪……再加上情緒急躁,人際關系緊張,一個十來歲的孩子,過早地陷入到內外交困的狀態(tài),徹底告別了快樂。
其實,誤解了“快樂”。
父母那么渴望孩子擁有快樂,為啥會事與愿違呢?這一類型的父母,對“快樂”有深深的誤解,以為快樂是很簡單的事兒,簡單到只要不給孩子壓力,對孩子撒手不管,孩子就會快樂。這顯然大錯特錯。
關于快樂的三個層次,我們不妨看看積極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的界定。
享樂:興高采烈的笑臉。
參與:對家庭、工作、愛情、嗜好的投入程度。
意義:發(fā)揮個人長處。
比照就會發(fā)現,對孩子撒手不管,主要是在享樂的層面滿足孩子,讓孩子感到高興。但是,塞利格曼也說了,在這三個維度中,享樂帶來的快樂最為短暫,參與和意義遠比享樂重要。
如果把快樂的要素羅列出來,至少包括:愉快、親情、友情、愛情、事業(yè)、愛好、生命意義、自我實現。也就是說,一個人擁有這些要素越多,擁有的程度越深,越會快樂。而最單薄的成功,只要其中一個要素就夠了:事業(yè)。
從這個對比中不難看出,快樂,是比成功更難的事情,需要用智慧和耐心去進行持續(xù)的建設,才能達成目標。
如何為孩子搭建一個快樂的人生?
我們必須意識到一件事情:作為父母,當你說出“我希望孩子快樂”這句話的時候,也意味著你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這個決定就是陪伴孩子一磚一瓦地建設快樂的地基。如果希望孩子此生快樂,有幾個準備工作,必須從童年開始。
第一,建設溫暖的親子關系?!昂玫年P系勝過好的教育”,這句話耳熟能詳,但是我們必須承認,這句話絕對經典。等孩子長大了你就會發(fā)現(揣摩一下已經長大的自己也會發(fā)現),父母從來不會遠去,任何一個孩子,都可以1秒鐘聯結到父母帶給他(她)的感覺。從這個意義來說,你和孩子快樂相處的每個當下都是永遠。對了,孩子初來乍到,你要演示給他(她)看,什么是快樂的人生,所以,身為父母也要同時構建自己的快樂生活。
第二,樂觀的心態(tài)。一件事情對人的影響,取決于這個人對事情的看法。因此,如果希望孩子快樂,就要從童年開始,教孩子用開放、積極的視角看待身邊的人、事、物。在心靈的層面,我們只能帶孩子去到我們曾經去過的地方。對父母來說,擁有樂觀的心態(tài)是漫長的自我修行。
第三,做事的能力。在追求快樂的過程中,做事的能力是特別容易被忽略的要素。沒有做事能力的支撐,一個人無法深度參與生活的方方面面,更不要說自我實現了,最終,快樂就成了海市蜃樓。特別說明的是,雖然大家對作業(yè)多有詬病,但如果是合理的作業(yè),其實很能檢驗孩子的做事能力。
親子關系、樂觀心態(tài)和做事能力,都需要經過長期的練習。因此,讓孩子快樂,不是一個輕盈的口號,而是一段實實在在的旅程。
特別說一句,“孩子當個收費員或者開個花店也不錯”,父母能這樣接納孩子真的很棒。不過,這其實是父母的心理建設,這樣的話放在心里就好,完全不必說出來。為啥呢?一個孩子可能甘于平凡,也可能胸懷天下,所以,請不要人為地給孩子設定精神上的天花板,任他自由翱翔就好。假如孩子做了收費員,他用微薄的收入過上快樂的生活,那是難上加難的事,也是格外令人佩服的事,這也從側面說明父母關于快樂的基礎建設卓有成效。
至于開花店,拜托,這是一門嚴肅的生意。鮮花固然美麗,但房租、水電、人工成本,也是必須考慮的事,每天十幾個小時看著那些鮮花,特別是當它們遲遲賣不出去的時候,沒有想象中那么愜意和浪漫。
成功也許可以言教,但快樂一定是個身教的過程。作為父母,選擇讓孩子快樂,同時也選擇了讓自己擁有更快樂的人生。這條路很長,這條路也很美。
(摘自“楊杰的媽媽圈”)
網友評論:
小娟
短暫的快樂很容易,持續(xù)的快樂需要一點一滴建設,經營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大雨奔跑
恐怕這個世界上最難的職業(yè)就是父母了,我從孩子生下來就開始學習怎么成為一個好媽媽,以前認為給孩子提供好的物質環(huán)境,漸漸覺得好的親子關系家庭氛圍很重要,再后來就覺得做好自己,擺正心態(tài),調整自己的情緒比什么都要重要!
作者回復:我為你的留言點贊,這真的是很多家長的心路歷程。當家長真的不容易,畢竟我們在養(yǎng)育的是這個世界上最復雜的生命——人??!
是啊,總是習慣把快樂和成功對立起來,覺得追
芹菜求成功就是功利,追求快樂才高尚,這是很多父母的誤解。我也要好好審查一下生活中自己的不加思索的言行到底帶給孩子什么。
靜水流深
說的很到位。在與孩子一路成長的過程中,我逐漸有所體會,不要對孩子要求這,要求那,很多我們對孩子的要求,自己都做得不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自己真正快樂,孩子在這樣的氛圍里,也是會快樂的。
(責編 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