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露佳
恐懼癥(phobia)屬于心理疾病,對它很多人估計是從恐高、社交恐懼、幽閉恐懼、密集恐懼這些詞中熟知的??謶职Y的定義是對外界某些環(huán)境、物體或與人交往時,產(chǎn)生的超出尋常的排斥、恐懼與緊張不安。恐懼癥的臨床癥狀也非常明顯,患者會出現(xiàn)臉紅、心悸、頭暈、呼吸困難、出汗、惡心甚至昏厥等現(xiàn)象。有恐懼癥的人明知這種恐懼反應是過分或者不合理的,但是仍然反復出現(xiàn),難以自控,于是會去極力避免,導致影響正常的日常生活。例如,有幽閉恐懼癥的人,害怕坐電梯,害怕沒有窗戶的房間,害怕坐地鐵,而導致日常工作生活受到極大的負面影響。有人因為恐懼坐飛機,而失去出國進修學習的機會,導致工作崗位一直沒有機會晉升而懊惱。也有人恐懼貓、狗等動物,因此表現(xiàn)出的異常反應可能影響到某些人際關系。恐懼癥越來越成為生活中常見的心理疾病之一。
恐懼癥的分類
根據(jù)恐懼的對象,一般把恐懼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場所恐懼癥,又稱作廣場恐懼癥,是恐懼癥中最常見的一種,約占60%。主要表現(xiàn)是對某些特定環(huán)境的恐懼,如廣場、密閉的空間、擁擠的公共場所等。如果有場所恐懼癥,一般會害怕進入商場、菜場、劇場,害怕乘坐汽車、火車、地鐵、飛機等公共交通工具。因為患者處在這類場所就會感到十分緊張、不安,出現(xiàn)頭暈、胸悶、出汗等植物神經(jīng)反應和強烈的害怕、不安全感等痛苦體驗,導致回避,不敢出門,困居家中。
第二類是大家常聽到的社交恐懼癥。不同于常人,有社交恐懼癥的人過分擔心自己在別人面前出丑或者出現(xiàn)難堪的境況,不敢抬頭,更不敢與人對視,甚至覺得無地自容,不敢在公共場合演講,因此而回避與他人交往,嚴重者會導致社會隔離。
第三類是特定恐懼癥,這一類恐懼局限于特定的情境,可能是害怕接觸貓、狗、鴿子等特定的動物,也可能是害怕高處、雷鳴閃電、黑暗、流血等,還可能是害怕某些食物等。
如何判斷患了恐懼癥
一般來講,正常人也會對某些事物或場合產(chǎn)生恐懼心理,那如何鑒別是正常反應還是恐懼癥心理疾病的反應呢?關鍵看產(chǎn)生恐懼的合理性,發(fā)生頻率,恐懼程度,是否伴有自主神經(jīng)紊亂癥狀(心悸、出汗、氣促等),是否明顯影響社會功能,是否采取回避行為等來進行綜合評估,且需要專業(yè)醫(yī)生來評估。
和其他心理疾病一樣,恐懼癥產(chǎn)生的病因尚不明確,但是很大程度上與遺傳因素、生理因素、社會因素、心理因素等有密切關系。如果懷疑自己對某些事情的恐懼超出了正常范圍,甚至出現(xiàn)身體反應而極力去回避的話,就應該盡早去醫(yī)院的臨床心理科找醫(yī)生進行咨詢診斷,確診后配合藥物或心理治療,而不要沉浸在個人痛苦中,甚至影響到正常的社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