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素玲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長期家庭氧療的依從性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
孫素玲
慢性阻塞性肺病在我國發(fā)病率高且病程長,易反復,除藥物治療外,長期家庭氧療是穩(wěn)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非藥物治療的重要方法。文章首先對慢性阻塞性肺病進行了概述,并從長期家庭氧療相關概念及意義、患者對于長期家庭氧療的依從性情況及影響因素等方面進行綜述。認為增強健康宣教及隨訪、減少影響氧療的不利因素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長期家庭氧療依從性的有效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病;長期家庭氧療;依從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呼吸系統(tǒng)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其患病率和病死率高,已成為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WHO宣布,至2020年,COPD將躍居世界疾病經濟負擔第5位[1]。據統(tǒng)計,我國COPD患者約3200萬人,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此病[2]。長期家庭氧療(Long term home oxygen therapy , LTDOT)是目前WHO提出的COPD患者康復治療的重要項目,是糾正缺氧、提高患者生命質量的最主要的措施[3],其不僅能改善患者癥狀,提高生存率,而且對患者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能力都有益處。但國內外現有研究[2-4]表明,COPD患者LTDOT依從性較差,這與多種因素有關。本文將對COPD進行概述,并從LTDOT相關概念及意義、患者對于LTDOT的依從性情況及影響因素等幾個方面進行綜述。
COPD是一種具有氣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fā)展,與肺部對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的異常炎癥反應有關[5]。COPD特征性的病理學改變存在于中央氣道、外周氣道、肺實質和肺的血管系統(tǒng)。炎癥細胞的浸潤、黏液分泌腺增大和杯狀細胞增多使黏液分泌增加,慢性炎癥導致的氣道壁損傷和修復過程循環(huán)發(fā)生可導致氣道壁結構重構,膠原含量增加及瘢痕組織形成,引起氣腔狹窄和氣道阻塞。呼氣氣流受限是COPD病理生理改變的標志,其氣流阻塞呈進行性發(fā)展,肺功能損害逐年加重?;颊叱0橛蟹磸吐钥人浴⒖忍?、氣緊等癥狀[8]。由于病程遷延、反復,康復治療措施的效果不滿意,可進一步發(fā)展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3],給患者造成軀體及心理的極大損害,生活質量降低[8]。
2.1 氧療的概念及作用
氧療是氧氣療法的簡稱,是用以糾正缺氧的一種治療方法。氧療是通過增加吸入氧濃度,提高肺泡氧分壓,加大肺泡膜兩側氧分壓差,促進氧的彌散,提高動脈血氧分壓和血氧飽和度,增強向組織的供氧能力,改善乃至糾正組織缺氧[9]。氧療對低肺泡通氣、氧耗量增加、通氣與血流比例失調和彌散功能障礙的缺氧有效[10]?,F代觀點認為,氧氣也是一種“藥物”,使用要有指征,要掌握其應用方法、劑量、療程,并需監(jiān)測其療效[11]。氧療能增加組織氧的供應,改善組織缺氧,但氧療應用不當,將會使病情惡化,所以必須開展合理氧療。
2.2 氧療的分類
氧療按其供氧裝置、方法和適應證的不同分為:常規(guī)氧療、高壓氧療、長期氧療[9]。COPD患者由于通氣功能障礙和通氣/血流比例失調常導致缺氧和CO2的潴留,進一步發(fā)展則導致肺源性心臟病和慢性呼吸衰竭。盡管抗感染、擴張支氣管等治療是改善癥狀、控制病情發(fā)展的重要措施,而長期氧療(long term oxygen therapy , LTOT)則被認為是改善COPD患者預后的重要措施[11]。LTOT是指給慢性低氧血癥患者每日實施吸氧,并持續(xù)較長的時間。標準的LTOT為每日24 小時吸氧,即持續(xù)氧療。大部分患者由于各種原因難以完成24 小時吸氧,因此,每日吸氧15 小時以上亦稱為持續(xù)氧療[9]。
3.1 長期家庭氧療定義
患者脫離醫(yī)院環(huán)境返回家庭而施行的長期氧療稱為長期家庭氧療(long term domiciliary oxygen therapy, LTDOT)[10]。LTDOT要求患者每天持續(xù)吸氧15 小時以上,使血氧分壓達8.0kPa以上[4]。
3.2 長期家庭氧療指征和裝置
LTDOT指征[1]:休息時呼吸室內空氣PaO255mmHg(1mmHg=0.133kPa)或SaO288%,有或無高二氧化碳血癥;PaO2為56~59mmHg或SaO2為89%,且出現紅細胞壓積56%或肺心病所致右心衰竭。
LTDOT裝置[11]:LTDOT的供氧裝置目前有3種:壓縮氧氣瓶、制氧機、液態(tài)氧罐。給氧方法可采用常規(guī)鼻導管或面罩吸氧,以及經皮氣管導管吸氧。
3.3 長期家庭氧療的意義
COPD重癥患者在緩解期有低氧血癥,會影響患者的活動能力和生命質量,睡眠中低氧血癥可進一步加重[12]。國外學者[13]認為,夜間SaO2降低導致低氧血癥是發(fā)展為肺動脈高壓的危險因素。肺動脈對缺氧非常敏感,夜間暫時SaO2降低,可引起暫時性肺動脈壓升高,反復的肺動脈壓增高,可促進肺動脈高壓形成,導致肺心病、呼吸衰竭,預后較差。COPD預后與肺動脈高壓有密切關系,有研究者[13]通過10年隨訪發(fā)現,COPD合并肺動脈高壓的病死率為79%,而肺動脈壓力正常者病死率僅為27% 。因此,改善COPD患者的長期缺氧狀況十分重要,即堅持使用長期家庭氧療對COPD患者的預后十分有利。
3.3.1 LTDOT對軀體功能的影響
LTDOT能延長COPD患者的生存期,降低病死率。英國醫(yī)學研究委員會(MRC)報告了在英國3個中心87例COPD患者長期家庭氧療的結果,平均隨訪5年。結果顯示:氧療組(每日鼻導管吸氧至少15 小時)病死率45%,而非氧療組則為67%[2]。我國周淑勤等[14]對23例接受長期家庭氧療的COPD患者進行了為期5年跟蹤觀察,結果顯示,治療組的病死率為34.8%,對照組為70.4% 。云南省醫(yī)院對COPD中度肺心病緩解期患者開展LTDOT,吸氧15~24 小時/天,3年后氧療組病死率為20%,而對照組病死率達60%[5]。
LTDOT能夠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質量。國內研究[15]表明,缺氧和呼吸困難是影響COPD患者生活質量的最主要因素。氧療不僅可以減輕靜息狀態(tài)下的呼吸困難,還可以提高患者的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從而使每日活動范圍擴大[12,16-17]。COPD患者在夜間睡眠時,可發(fā)生嚴重的低氧血癥,尤其是在快速動眼相(rapid-eye-movement, REM)更為明顯[12],可有睡眠結構紊亂、低通氣、呼吸暫停等,引起血壓升高,出現室性早搏,加重缺氧對心肌的損害。適當的氧療,可提高睡眠質量,增加睡眠時間,減少由此引起的日間煩躁、頭痛、嗜睡等癥狀,減輕缺氧對組織的損害[4]。
持續(xù)吸氧可降低肺動脈壓力[4],每日吸氧15小時以上能阻止大多數重癥COPD患者肺動脈高壓的惡化。LTDOT可使紅細胞壓積減小,血液黏稠度降低,進而使心肺供氧增加,進一步改善心功能,延緩肺心病的發(fā)展。其降低COPD患者紅細胞壓積的作用,通常在氧療后4周~6周出現,且氧療前紅細胞壓積越高者(55%),療效越好[2]。
3.3.2 LTDOT對心理情緒的影響
COPD患者因長期慢性缺氧,可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和智力下降、定向力障礙、抑郁、煩躁等一系列神經精神癥狀[2]。有時甚至會出現妄想綜合征,對生活和治療常持悲觀態(tài)度[12]。鄧星奇等[3]研究表明,COPD患者氧療1年后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較治療前明顯改善,氧療2年后持續(xù)改善。國外學者[12]報道,對COPD低氧血癥患者進行短期(每天6小時)氧療,不能改善患者的心理功能。通過鼻導管以2L/min的氧流量24 小時持續(xù)氧療1個月后,總精神評分、行為、語言表達、威克萊記憶評分、運動試驗等均有顯著提高,而對照組則無變化。但國內有學者[8,15]研究表明,LTDOT對COPD患者抑郁、焦慮情況的作用有一定局限性,LTDOT對患者心理情緒的影響與患者癥狀的輕重、能力、經濟情況、患者自身的性格等因素有關。癥狀較輕、年齡小于64歲的患者氧療后心理社會反映的評分改善較明顯,而癥狀較重、年齡大于64歲的患者盡管其氧合改善,但心理社會反應的好轉并不顯著,氧療對COPD患者的心理社會狀態(tài)改善的程度有限[4]。
3.3.3 LTDOT對COPD患者社會角色的影響
COPD低氧血癥患者由于心肺功能差,運動能力明顯下降,常常困于室內,活動范圍和程度嚴重受限,幾乎與社會隔絕。LTDOT可緩解癥狀,擴大患者的活動范圍,尤其在使用便攜式貯氧器或液氧罐后,并經皮氣管導管吸氧,患者外出活動范圍明顯擴大,可參加一些社會活動,部分患者還能從事職業(yè)工作[17]。
要達到LTDOT預期的療效,就必須有正確的使用方法和足夠長的吸氧時間[4]。國內現有研究[5-7]顯示,COPD患者家庭氧療依從性差。上海地區(qū)一項氧療調查[5]顯示,絕大多數患者自行決定每天吸氧與否以及吸氧時間的長短。楊晶等[7]對60例符合LTDOT指征的COPD患者調查顯示,雖然有75%患者家庭備有吸氧工具并有過吸氧經歷,但絕大多數患者的吸氧時間都沒有達到長期氧療的要求,吸氧的隨意性較強,往往根據主觀感受隨意開始或停止,每日吸氧時間小于2小時者占82.2%;每日吸氧時間大于15小時的只有3例;堅持夜間吸氧的只有2例。對于氧流量的選擇,有62.2%的患者不能正確選擇。姜燕等[6]對647例COPD患者調查研究顯示,90.1%家庭無氧氣設備,在9.9%的有氧療設備家庭中,無一例進行正確家庭氧療。從以上各研究中可以看出,我國COPD患者LTDOT的依從性不容樂觀。
評價 LTDOT 依從性常用方法有以下幾種:儀表讀數法、氧氣筒稱重法、患者報告法、塑料電極計時法、問卷調查法。 前3種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常高估或低估患者的吸氧時間。 問卷調查法是國內外依從性評估最常用的方法, 問卷內容沒有固定形式,往往由研究者根據需要自行設計[17]。國內一些學者[6-7]也分別自行設計問卷研究氧療的依從性。姜燕等[6]研究的重點是健康教育對依從性的影響,還有的問卷針對的是住院患者氧療依從性或針對心、肺、腦血管疾病患者進行研究,而且內容偏重于氧療知識對依從性的影響。楊晶等[7]查閱文獻后結合臨床經驗,在以往研究基礎上自行設計了氧療依從性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3個部分:①一般情況: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經濟狀況、病程及目前身體狀況。②日常家庭氧療狀況:每日吸氧時間、流量、吸氧工具。③對氧療知識的了解程度及未能堅持氧療的原因。在未能堅持氧療的原因中則包括:①長期吸氧易產生依賴;②吸氧引起咽部不適;③吸氧對于治療疾病意義不大;④夜間吸氧影響睡眠;⑤長時間吸氧影響活動;⑥氧的來源有困難;⑦不能負擔氧療費用。該問卷既可以調查患者氧療知識,也可以調查依從性及其影響因素。
6.1 患者方面
6.1.1 知識缺乏
國內研究表明,COPD患者明顯缺乏家庭氧療的相關知識,增加氧療知識教育可提高患者家庭氧療的依從性。李鑒基等[17]研究表明,COPD患者對疾病及LTDOT相關的知識認識不足,是導致LTDOT依從性差的重要原因。多數患者對COPD缺乏有效的認知,認為吸氧對疾病治療意義不大,尤其對于LTDOT的目的、機理認知不夠,部分患者在堅持一段低流量吸氧超過15小時后,自我感知癥狀無明顯變化,致使LTDOT 的積極性不高,嚴重影響了其LTDOT的積極性。
6.1.2 疾病嚴重程度
研究發(fā)現,LTDOT的依從性與動脈血氧分壓呈輕度負相關。COPD組的依從性要比肺間質纖維化組好,氣體交換受損害嚴重的患者依從性好[18]。另一項研究[19]對930例COPD 患者日氧氣使用情況進行調查,發(fā)現 175 例患者由于病情加重而延長了吸氧時間;如果FEV1 / VC > 50%,依從性將降低2.3倍。由此可見,病情的嚴重程度與氧療依從性有關。
6.1.3 治療中的不適感
COPD患者進行LTDOT過程中容易受到制氧機噪音、耳鼻部不適、社會窘迫、睡眠及活動受限影響而未能堅持LTDOT的治療。吳少珠等[13]研究發(fā)現,部分COPD患者將由于長期的吸氧容易產生受約束的心理或鼻塞及導管對于鼻腔刺激容易引發(fā)不適感而放棄氧療。楊晶等[7]還發(fā)現,長時間的氧療影響患者睡眠及活動,也是患者不能堅持氧療的重要原因。因而治療不適感亦為影響 COPD患者長期LTDOT的重要因素。
6.2 醫(yī)護人員方面
患者知識缺乏也反映了醫(yī)務人員對氧療知識的宣教工作遠遠不夠,患者氧療知識較少來源于醫(yī)護人員。這可能是由于醫(yī)護人員對氧療知識教育的時間不足,宣教方法單一,并且缺少對健康教育的監(jiān)測及評價,因而影響了患者對氧療知識的掌握[17]。
6.3 社會因素方面
氧氣費用高、設備不方便、患者的家庭經濟條件、社會支持系統(tǒng)、居住城市的條件、醫(yī)療保障系統(tǒng)的不健全,以及社會醫(yī)療落后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患者對家庭氧療的依從性。姜燕等[6]還提出,氧氣費用高、設備不方便、患者吸氧期的活動范圍受限、家庭經濟條件、社會支持系統(tǒng)、居住城市的條件、醫(yī)療保障系統(tǒng)的不健全、社區(qū)醫(yī)療落后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患者對家庭氧療的依從性[20]。國外的調查隨訪顯示,即使患者了解治療目的,且有專職的氧療機構隨訪的情況下,仍有17%~70%的患者達不到LTDOT的規(guī)范要求[4]。氧療的依從性與多種因素有關,如上所述,包括患者癥狀的輕重、治療的動機、患者對自身疾病及治療措施的了解程度、治療措施引起的不適感等。
家庭氧療是COPD緩解期治療的一項重要措施,它不僅能改善癥狀提高生存率,而且對患者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能力都會產生有益的影響。但目前COPD患者對于LTDOT依從性較差。氧療的依從性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患者癥狀的輕重、治療的動機、患者對自身疾病及治療措施的了解程度、治療措施引起的不適感等。家庭氧療在歐美和日本等國已廣泛開展,而在我國卻剛剛起步??偨Y出影響COPD患者家庭氧療依從性的因素,尋找適合我國國情的解決辦法,才能促進COPD患者LTDOT的正確實施,達到治療目的。建議加強對COPD患者的宣教,使其認識到長期家庭氧療的重要性。此外,醫(yī)務人員還可通過定期隨訪、加強社區(qū)醫(yī)療或是借鑒國外經驗建立專業(yè)氧療機構,由氧療設備商提供便捷和性價比高的氧療設備等措施,來提高COPD患者家庭氧療的依從性。
[1] 施煥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 : 17-21.
[2] 張嵐,杭小華,賈東梅.COPD患者緩解期長期家庭氧療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2, 19(2) : 25-27.
[3] Crockett AJ, Cranston JM, Moss JR, et al. A review of longterm oxygen therapy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Respir Med, 200l, 95(6) : 437-443.
[4] Carlos AJ, Pilar de LR. Study of prevalence and attitudes on smoking in patients on continuous home oxygen therapy. Toma study[J]. Arch Bronconeumol, 2010, 46(11) : 580-586.
[5]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2,25(8) : 453-460.
[6] 姜燕,周瓊.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家庭氧療知識調查研究[J].現代護理,2003, 9(6) : 432-433.
[7] 楊晶,高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氧療依從性的調查及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3, 38(8) : 624-626.
[8] 李莉,黃慧俐,蘭平起,等.COPD穩(wěn)定期患者長期家庭氧療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西南軍醫(yī), 2013, 15(4) : 438-439.
[9] 陳敏章. 中華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 : 1515-1518.
[10] 戴瑞鴻,林果為.內科學新理論與新技術[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 75-77.
[11] 陳文彬,程德云.呼吸系統(tǒng)疾病診療技術[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 : 274-283.
[12] 鐘可芳. COPD患者家庭氧療依從性調查及其影響因素[J]. 浙江實用醫(yī)學,2007, 12(2) : 147-154.
[13] 吳少珠,李清,郭紅娣,等. 慢性肺心病患者吸氧不遵醫(yī)的原因及護理對策[J]. 當代護士,2004(1) : 7-8.
[14] 周淑琴,蘇琳,張琳,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長期家庭氧療的臨床分析[J].醫(yī)師進修雜志,2003, 26(6 ): 30-31.
[15] 王秋月,王煒,康健,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3, 26(12) : 811-812.
[16] 牟宗娟,王青麗,葉俊,等. 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穩(wěn)定期家庭氧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 18(33) : 3997-3999.
[17] 李鑒基,徐健瑩,郭夢雅,等.影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長期家庭氧療的影響因素[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4, 2(4) : 149-150.
[18] 張紅,余麗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長期家庭氧療依從性的研究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 23(7) : 43-45.
[19] Hong B,Jiaman W.Community physician-guided long-term domiciliary oxygen therapy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in stage IV COPD patients[J]. Association of Rehabilitation Nurses Rehabilitation Nursing, 2015,10 : 1-7. [20] 姜燕,周瓊.健康教育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家庭氧療的依從性[J].中國健康教育,2003, 19(7) : 521-522.
Progres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complia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long-term domiciliary oxygen therapy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un Suling, School of Nursing,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225000, China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has a high incidence in China. Its duration is long and it is recurrent. In addition to the drug therapy, the long-term domiciliary oxygen therapy is an important method of non-drug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the stable stage. The paper frst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introduces related concepts and meanings of the long-term domiciliary oxygen therapy, patients’ compliance of the longterm domiciliary oxygen therapy, infuencing factors, etc. It is believed that enhancing health education and follow-up and reducing the advers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oxygen therapy are effective methods of improving 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ith the long-term domiciliary oxygen therapy.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Long-term domiciliary oxygen therapy; Compliance
2016-10-20)
10.3969/j.issn.2095-7432.2017.01.013
100144 北京協和醫(yī)學院護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