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宗芳,吳成梁
(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畜牧技術推廣站,733299)
中獸醫(yī)辨證治療天祝岔口驛馬四季啌嗽病
陳宗芳,吳成梁
(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畜牧技術推廣站,733299)
岔口驛馬的啌嗽病十分普遍,應用中獸醫(yī)辨證施治即加減理肺散針對肺熱、肺虛、勞傷等不同臟腑引起的啌嗽,中藥對癥治療效果良好。
中獸醫(yī);辨證;岔口驛馬;啌嗽病
天祝岔口驛馬因其步伐矯健、優(yōu)美、平穩(wěn),在奔跑時步履短小而輕快,區(qū)別于奔馬而聞名于世。因此是牧區(qū)農牧民乘騎負重和賽馬比賽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天祝走馬尤其以岔口驛周圍的走馬為中心形成散養(yǎng)的形式,物種尤為珍貴,但常因為乘騎負重和外感淫邪,管理不當常易引發(fā)啌嗽病。筆者近十年來在中獸醫(yī)臨床上應用辯證施治的對啌嗽癥82例進行了對癥治療,效果令人滿意。
啌嗽是多種疾病均可出現的癥狀,所以《元亨療馬集》有五臟六腑皆令獸啌,非獨肺也的記載,引起啌嗽的病因雖多,但不外乎外感與內傷兩端,王良啌嗽論指出,外觀內傷者,則肺先受之矣,肺傳肝、肝傳脾、脾傳胃、胃傳心、心傳六腑、六腑傳三焦,根據《內經》和巢氏諸病源侯論的分析,外感有三,即感冒咳,水咳與四時外感咳:內傷咳有四,即火咳、干咳、瘀血咳等。
1.1 癥狀:惡寒發(fā)熱、無汗、喘嗽、痰色白而清稀、口不渴、舌苔薄白、脈浮。
1.2 病因:風寒郁于肺中、喘咳脹悶、遇暖則安,遇寒則發(fā)。精神短少、草料稍減、膁吊毛焦。
1.3 治療原則:理肺氣、調和營衛(wèi)、清熱化痰、除溫健脾為主。方用:當歸20g、蒼術30g、茵陳30g、桑皮 30g、百部 30g、杏仁 30g、知母 20g、陳皮 30g、黃芩 30g、貝母 30g、山楂 40g、冬花 40g、木通 20g、紫蘇30g、防風20g、甘草20g研末開水浸泡候溫灌服。
1.4 病例:天堂鎮(zhèn)朱岔村楊某飼養(yǎng)一匹鐵青色走馬于2010年3月28日來診。
主訴:因賽馬后栓于棚外近即日不食,啌嗽輸液打針無明顯效果。
檢查:肺部聽濕啰音明顯,扣壓喉軟骨環(huán)啌嗽嚴重頭側左顧、鼻流清涕、舌苔薄白、脈?。褐委熒戏郊赢敋w、蒼術等兩劑而愈。
2.1 癥狀:啌嗽連聲,喘息粗大,鼻流濃涕,發(fā)熱,有汗,啌嗽痰稠,舌尖紅,苔薄黃。
2.2 病因:陰虛火動,迫肺而咳,負重而咳
治療方用:清熱花粉散:花粉30g、當歸30g、百合 20g、元參 20g、冬花 20g、大黃 30g、黃芩 30g、桔梗 30g、瓜婁 30g、枝子 30g、連翹 30g、引蜂蜜、雞清、童便一盅。
2.3 病例:天堂鎮(zhèn)菊花村秦某2016年8月19日牽來一匹棗紅色走馬,主訴:該畜署月炎天乘騎賽跑,使役不當。癥狀:喘息起促,發(fā)熱惡風,有汗,口渴微飲,不思飲食,啌痰黃稠。治療:用上方三劑而愈。
3.1 癥狀:啌嗽氣喘,乏力聲低,啌痰稀薄,食少腹脹,便溏,啌聲無力,晝輕夜重。
3.2 病因:勞傷過度,肺氣虧損,虛火上炎而引起。治療方用:固肺散:熟地 30g、五味子 30g、白芍30g、山萸肉 20g、丹皮 20g、澤瀉 20g、知母 20g、石斛 20g、貝母 20g、炙杏仁 30g、炙冬花 30g、麥冬20g、甘草 10g。
3.3 病例:天堂鎮(zhèn)雪龍村葉某飼養(yǎng)一匹黃膘走馬于2006年4月12日就診,用上方3劑而愈。
啌嗽雖病因復雜,癥狀變化較多,然而治病以理肺氣、調和營衛(wèi)、清熱化痰止啌為主,其效果是西藥所不及也。
S853.33
B
1003-8655(2017)04-0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