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春梅
(吉林省松原市中心醫(yī)院藥劑科,吉林 松原 138001)
瑞舒伐他汀的藥理作用及對抗動脈粥樣硬化的治療效果觀察
蓋春梅
(吉林省松原市中心醫(yī)院藥劑科,吉林 松原 138001)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的藥理作用,并觀察其在抗動脈粥樣硬化中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動脈粥樣硬化患者86例,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半年后,實驗組頸動脈內(nèi)膜中層厚度及血脂指標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在治療期間,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但與對照組(14.0%)相比較,實驗組(4.7%)稍低。結論瑞舒伐他汀在降血脂及減少頸動脈內(nèi)膜中層厚度中具有較好的效果,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在抗動脈粥樣硬化的治療中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瑞舒伐他?。凰幚碜饔?;抗動脈粥樣硬化
瑞舒伐他汀是一種選擇性的HMG-CoA還原酶(3-羥基-3-甲基戊二酸單酰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是轉變3-羥基-3-甲基戊二酸單酰輔酶為甲戊酸鹽-膽固醇的前體的一種限速酶,主要作用部位是肝臟(降低膽固醇的靶向器官),應用于采用非藥物治療不能控制的血脂異常的原發(fā)性高膽固醇血癥臨床治療中[1]。脂質(zhì)代謝障礙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病變基礎,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fā)展,病變會逐漸導致動脈壁增厚變硬,使得血管腔狹窄,甚至阻塞動脈,造成該動脈所供應的組織、器官發(fā)生缺血或壞死,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2]?,F(xiàn)筆者對瑞舒伐他汀的藥理作用進行分析,并探究其在抗動脈粥樣硬化中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動脈粥樣硬化患者86例,將符合納入標準的患者按照入院時間的單雙數(shù)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3例,實驗組患者中男26例,女17例,年齡54~72歲,平均年齡(63.1±2.3)歲;對照組患者中男25例,女18例,年齡53~74歲,平均年齡(62.7±3.1)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線資料相比,差異具有同質(zhì)性(P>0.05),可以進行對比研究。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動脈粥樣硬化的診斷標準;②同意加入實驗,簽署知情同意書[3]。排除標準:①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ü跔顒用}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及感染性疾病病史者;②合并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者;③拒絕加入實驗者。
1.3 方法。對照組:阿司匹林治療,阿司匹林腸溶片(生產(chǎn)廠家:江蘇平光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2025901,規(guī)格:50 mg)口服,2片/次,1次/天,睡前服用。實驗組:瑞舒伐他汀治療,瑞舒伐他汀鈣片(生產(chǎn)廠家:南京先聲東元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13246,規(guī)格:10 mg)口服,1片/次,1次/天,睡前服用。兩組患者均依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飲食、運動等一般治療,同時對患者的醫(yī)患因素進行控制,進行連續(xù)治療半年后評價臨床治療效果。
1.4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頸動脈內(nèi)膜中層厚度(參考值:IMT在0.9~1.3 mm之間為增厚;在1.2 mm及以上為粥樣硬化)、總膽固醇(參考值:TC在2.9~6.0 mmol/L為正常)、三酰甘油(參考值:TG在1.7 mmol/L及以下為正常)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參考值:LDL-C在3.37 mmol/L左右為正常)的變化情況及治療期間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4]。
1.5 統(tǒng)計學分析:統(tǒng)計學軟件SSPS18.0處理數(shù)據(jù),t檢驗計量資料(±s),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P<0.05提示差異顯著。
2.1 治療前后的頸動脈內(nèi)膜中層厚度及血脂指標比較:治療前,實驗組患者的IMT、TC、TG及LDL-C分別為 (1.3±0.1) mm、(6.2±1.3) mmol/L、(3.0±0.2)mmol/L、(3.9±1.2)mmol/L,對照組患者的IMT、TC、TG及LDL-C分別為(1.2±0.1)mm、(6.0±1.2)mmol/L、(2.9±0.3)mmol/L、(3.9±1.1)mmol/L,兩組的頸動脈內(nèi)膜中層厚度及血脂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半年后,實驗組患者的IMT、TC、TG及LDL-C分別為(0.6±0.1)mm、(3.0±0.9)mmol/L、(1.7±0.1)mmol/L、(2.4±0.8)mmol/L,對照組患者的IMT、TC、TG及LDL-C分別為(0.9±0.1)mm、(4.3±1.1)mmol/L、(2.4±0.3)mmol/L、(3.2±1.1)mmol/L,實驗組頸動脈內(nèi)膜中層厚度及血脂指標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2.2 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在為期半年的治療期間,實驗組患者出現(xiàn)1例輕度微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1例蕁麻疹,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7%(2/43),對照組患者出現(xiàn)消化道癥狀(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4例,蕁麻疹2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4.0%(6/43),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但與對照組相比較,實驗組稍低。
動脈粥樣硬化是動脈硬化的一種,多見于中老年人,是威脅中老年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這種疾病多由脂肪代謝紊亂引起,常累及大、中動脈,其主要病變特征為動脈內(nèi)膜中沉積有膽固醇、類脂肪等黃色物質(zhì),導致平滑肌細胞、結締組織增生,使得內(nèi)膜灶性纖維性增厚及粥樣斑塊形成,逐漸發(fā)展為動脈壁變硬,造成管腔狹窄,斑塊內(nèi)部組織壞死后與沉積的脂質(zhì)結合,形成粥樣物質(zhì)[5]。
瑞舒伐他汀是一種人工合成藥物,具有選擇性抑制HMG-CoA還原酶的作用,在降低血脂方面具有顯著的療效,可以緩解炎性反應、避免血栓形成,改善血管內(nèi)皮功能?,F(xiàn)對其藥理作用分析如下:①抗炎:瑞舒伐他汀可以有效的降低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使得血管內(nèi)膜的脂質(zhì)沉積減少,降低吞噬細胞對內(nèi)膜的浸潤,減少炎性反應。瑞舒伐他汀可以減少金屬蛋白酶的產(chǎn)生,避免其對動脈斑塊的破壞,穩(wěn)定斑塊;還可以抑制核轉錄因子及白細胞介素的表達,預防血液自由基增加導致的高膽固醇血癥,抑制內(nèi)皮細胞分泌功能,起到抗炎、保護內(nèi)皮的效果。②改善內(nèi)皮功能:它可以激活一氧化氮合成酶,提高一氧化氮水平,增加其對血管平滑肌增殖的抑制,舒張血管平滑肌,抑制血小板聚集,起到抗血栓作用,還可以誘導內(nèi)皮細胞增殖及遷移。③抗血栓、抗氧化:它能夠抑制血小板活性,降低脂質(zhì)沉積,減少內(nèi)皮細胞損害,提高機體自由基清除能力,減少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的生成,抑制動脈斑塊形成[6]。
從上述實驗結果中,可以看出:與阿司匹林相比,瑞舒伐他汀可以減少頸動脈內(nèi)膜中層厚度及血脂指標,且不良反應少。
綜上所述,瑞舒伐他汀在降血脂及減少頸動脈內(nèi)膜中層厚度中具有較好的效果,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在抗動脈粥樣硬化的治療中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1]朱瑩,宋志紅.解析瑞舒伐他汀抗動脈粥樣硬化的臨床價值和藥理[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9(30):135-136.
[2]吳曉靜,孫學仁.瑞舒伐他汀鈣強化降脂治療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療效與安全性[J].山東醫(yī)藥,2011,51(9):83-84.
[3]余欣,路航,張瑞麗,等.瑞舒伐他汀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機制研究進展[J].山東醫(yī)藥,2014,54(31):88-90.
[4]姜一平,李寧,李長鋒.瑞舒伐他汀的藥理分析及抗動脈粥樣硬化的臨床應用價值探析[J].吉林醫(yī)學,2013,34(18):3578-3579.
[5]程小群.瑞舒伐他汀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療效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2,11(3):195.
[6]陶永梅.瑞舒伐他汀的藥理分析及臨床應用探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14(13):150.
R972.6;543.5
B
1671-8194(2017)33-01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