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耀軍
(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qū)中醫(yī)醫(yī)院,遼寧 大連 116041)
食指背側皮瓣修復拇指組織缺損的效果評定
朱耀軍
(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qū)中醫(yī)醫(yī)院,遼寧 大連 116041)
目的分析和研究食指背側皮瓣修復拇指組織缺損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拇指組織缺損患者13例,均采用食指背側皮瓣修復治療,將其治療方法與效果進行回顧性的分析與總結。結果13例患者移植皮瓣均完全存活;對患者行24個月隨訪,結果顯示:移植皮瓣外形飽滿、質地柔軟、色澤正常;拇指外形美觀、活動功能正常。結論對于拇指組織缺損患者采用食指背側皮瓣修復治療,其不僅可完成對裸露骨組織的覆蓋、恢復拇指外形,而且還可促進拇指神經功能恢復,對提高治療效果及患者生活質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食指背側皮瓣;拇指組織缺損;療效觀察
拇指是手組織重要組成部分,其活動功能占手功能40%以上。由于大部分勞作均需要雙手來協(xié)助完成,因此,拇指損傷在臨床上較常見。雖然,目前治療拇指軟組織缺損方法較多,如:腹部帶蒂皮瓣移植、交指皮瓣或鄰指皮瓣移植等,但該類方法通常會出現(xiàn)皮片勉強成活、瘢痕攣縮、植皮壞死等不良結局,其不僅影響拇指外觀,而且也增加了術后關節(jié)僵硬風險[1]。為了探討治療拇指組織缺損有效方法,本文選取拇指組織缺損患者13例,均采用食指背側皮瓣修復治療,手術效果頗為滿意,現(xiàn)將具體內容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拇指組織缺損患者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齡在17~52歲,平均年齡為(32.4±3.8)歲;患者受傷至入院時間在0.5~8 h,平均時間為(2.3±0.7)h?;颊吣粗附M織缺損面積在1.2 cm×1.5 cm~3.7 cm×2.5 cm,且均伴有程度不同血管、肌腱、神經損傷?;颊咧聜蚍譃椋呵懈顐?例;擠壓傷3例;火藥傷3例;皮膚撕脫傷2例。患者受傷部位分為:右拇指8例;左拇指5例。
1.2 方法:采用臂叢麻醉方式?;颊呷⊙雠P位,止血帶下對創(chuàng)面行常規(guī)清創(chuàng)與止血;對于骨折處先行克氏針固定。根據(jù)拇指創(chuàng)面面積在食指近節(jié)指背側設計皮瓣(與創(chuàng)面相比需擴大0.5 cm),沿食指掌的指關節(jié)橈側背面與拇長伸肌腱的尺側行S形切口,于真皮下向兩側分離,暴露出腕背側靜脈,并尋找出指背神經,在靜脈與神經兩側做寬約1.5 cm切口,并于第1骨間肌肌膜與深筋膜深面分離,使之形成包括有指背神經、指背靜脈、食指第1掌動脈在內的筋膜蒂,松開止血帶,觀察皮瓣血運狀況,若血運良好,游離皮瓣,保護蒂部血管,將切取皮瓣經皮下隧道(虎口背側至拇指背側做皮下隧道,出口處做縱行切口并擴大至皮瓣可由隧道轉移)轉移至受區(qū),切斷筋膜蒂神經束,將皮瓣與周圍組織縫合,取中厚皮片移植至供皮區(qū),打包加壓包扎,用石膏行外固定。
術后處理:術后觀察皮瓣血運情況及傷口感染、血管危象等,若有異常應及時給予處理;對患者行抗凝、解痙、抗感染治療約1周。術后1周去除石膏,開始指導患者進行指部關節(jié)活動訓練。
1.3 觀察指標:觀察患者移植皮瓣存活及患者術后12個月拇指外形、拇指活動功能恢復情況等。
2.1 13例患者移植皮瓣均完全存活。
2.2 對患者行24個月隨訪,結果顯示:移植皮瓣外形飽滿、質地柔軟、色澤正常;拇指外形美觀、活動功能正常。
拇指軟組織缺損在骨科臨床上是較常見疾病類型,其發(fā)生率在手外傷患者中約占30%[2]。由于拇指具有特殊感官性與大范圍活動度,且能與其余手部組織接觸完成各種動作,因此,對拇指軟組織缺損修復時,不僅應達到良好軟組織覆蓋、最大限度恢復拇指感覺與運動功能,而且還應達到較好美學效果。
本次研究13例患者均采用食指背側皮瓣對拇指缺損組織進行修復,主要原因為[3]:食指背側皮瓣不僅血管恒定且血供充足,而且皮瓣內含有橈神經分支,能夠恢復拇指感覺。從該區(qū)域解剖結構看[4]:食指背側皮瓣血供主要來自于第一掌背動脈,其次為肌皮動脈穿支及拇指橈、背動脈筋膜皮支等,這些血管均于深筋膜內相吻合;皮瓣靜脈也分為深淺兩組,另外,該區(qū)域內分布有橈神經淺支內側分支,因此,切取后的皮瓣即形成了以第1掌背動、靜脈為中心的神經血管筋膜蒂皮瓣,將其移植至受區(qū),皮瓣存活性較好[5]。食指背側皮瓣的質地較柔軟,其與原拇指極為相近,皮瓣成活后可達到外形美觀效果,故患者治療滿意度較高。另外,筆者在臨床實踐中發(fā)現(xiàn):在給予患者行石膏固定時,時間不宜過長,以1周為宜,1周后給予患者行早期功能訓練指導,以促進其拇指功能恢復。
綜上所述,將食指背側皮瓣修復方法應用于拇指組織缺損患者治療中,其手術操作簡單、皮瓣成活率高、可有效促進拇指活動功能恢復,具有較高臨床應用與推廣價值。
[1] 高建輝,張志宏,王海英,等.食指近節(jié)背側帶神經血管蒂島狀皮瓣修復拇指軟組織缺損[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 15(19):103.
[2] 許妮.食指背側帶血管神經束的島狀皮瓣修復拇指背側皮膚軟組織缺損[J].醫(yī)藥前沿,2015,22(17):36-37.
[3] 陳思耀,林崇山.食指背側島狀皮瓣修復拇指軟組織缺損[J].實用手外科雜志,2014,31(4):456-457.
[4] 張建.食指背側島狀皮瓣修復拇指軟組織缺損32例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8(29):68-69.
[5] 王鵬,祁慶彬,楊杰,等.拇指背側遠端蒂皮神經營養(yǎng)血管皮瓣修復同指軟組織缺損的臨床研究[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5,19(10):1348 -1350.
R658.2
B
1671-8194(2017)16-00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