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群
(鐵嶺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遼寧 鐵嶺 112000)
Vitapex糊劑在根尖周炎中的療效及對不適感的控制效果觀察
曹 群
(鐵嶺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遼寧 鐵嶺 112000)
目的觀察與研究Vitapex糊劑在根尖周炎中的療效及對不適感的控制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的本院收治的74例根尖周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將74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的37例以傳統(tǒng)根管糊劑進行治療,觀察組的37例患者則以Vitapex糊劑進行治療,然后比較兩組的臨床總有效率與治療前后的不適感程度。結(jié)果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治愈率和有效率之和)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后的不適感明顯輕于對照組(P均<0.05),兩組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結(jié)論Vitapex糊劑在根尖周炎中的療效較好,且其對不適感的控制效果也較好,因此其在根尖周炎患者中的應用價值較高。
Vitapex糊劑;根尖周炎;臨床療效;不適感
根尖周炎是根尖周組織的一類炎癥性疾病,本病對患者的牙周健康狀態(tài)造成極為不良的影響,臨床危害較大,與本病的相關(guān)治療研究十分多見,而根管治療術(shù)是常見的有效治療方式,但不同的糊劑對于患者的治療效果存在不同程度差異。因此,本文中我們就Vitapex糊劑在根尖周炎中的療效及對不適感的控制效果進行觀察與研究,以為較好的治療糊劑的應用提供依據(jù),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的本院收治的74例根尖周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將74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的37例(42顆牙齒)患者中,男性20例(24顆),女性17例(18顆),年齡21~56歲,平均年齡為(44.1±6.0)歲,其中前牙22顆,前磨牙10顆,磨牙5顆。觀察組的37例(42顆牙齒)患者中,男性19例(22顆),女性18例(20顆),年齡20~58歲,平均年齡為(44.3±5.7)歲,其中前牙22顆,前磨牙10顆,磨牙5顆。兩組根尖周炎患者的上述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間均無顯著性差異,P均>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治療前兩組均常規(guī)對患牙進行檢查,常規(guī)進行根冠預備,以生理鹽水和雙氧水進行交替沖洗。對照組的37例以傳統(tǒng)根管糊劑進行治療,以注射器將糊劑填充其內(nèi),然后進行其他后期處理。觀察組的37例患者則以Vitapex糊劑進行治療,將Vitapex糊劑以加壓的方式注入,退出注射器,至糊劑將整個根管填充滿為止。然后比較兩組的臨床總有效率與治療前后的不適感程度。
1.3 評價標準:①療效評估:以患者治療后根尖周炎的相關(guān)臨床表現(xiàn)消失,且隨訪半年未復發(fā),功能恢復為治愈,以患者治療后治療后根尖周炎的相關(guān)臨床表現(xiàn)消失,且隨訪半年未復發(fā),但對功能仍有輕微影響為有效,以患者治療后根尖周炎的相關(guān)臨床表現(xiàn)未完全消失,且功能受到較大影響為無效[1]。總有效率為治愈率和有效率之和。②不適感采用患者視覺模擬評估的方式評估,由患者從0~10分中選取最能代表自己不適感程度的分值,分值越高表示不適感越為強烈,其中3分及以下、4~6分、7分及以上分別表示不適感輕微、中度及重度。
1.4 統(tǒng)計學檢驗:數(shù)據(jù)檢驗方面采用的軟件為SPSS16.0,數(shù)據(jù)檢驗方面的方式為兩類(卡方與t檢驗),α=0.05作為數(shù)據(jù)的檢驗標準,P<0.05表示有顯著性差異。
2.1 兩組根尖周炎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比較:對照組37例患者治療后治愈者15例,有效者10例,無效者12例,總有效者25例,總有效率為67.57%;觀察組37例患者治療后治愈者30例,有效者3例,無效者3例,總有效者34例,總有效率為91.89%。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治愈率和有效率之和)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間存在顯著性差異。。
2.2 兩組根尖周炎患者的治療前后的不適感程度比較:治療前對照組患者中輕微不適者10例,占27.03%。中度不適者13例,占35.14%,重度不適者14例,占37.84%;觀察組患者中輕微不適者9例,占24.32%。中度不適者14例,占37.84%,重度不適者14例,占37.84%。
治療后對照組患者中輕微不適者16例,占43.24%。中度不適者15例,占40.54%,重度不適者4例,占10.81%;觀察組患者中輕微不適者30例,占81.08%。中度不適者7例,占18.92%,重度不適者0例,占0.00%。
治療前兩組的重度不適感者比例無明顯差異(P>0.05),而治療后觀察組的重度不適者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P均<0.05),兩組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
根尖周炎對患者造成的功能及舒適度方面的不良影響十分突出,患者對本類口腔疾病治療的需求也較高,而臨床中對于本病治療的方式較多,其中根管治療術(shù)是常見且臨床療效較好的一類治療方式,而本類治療的相關(guān)研究也好似分多見,但是臨床中對于本類治療中糊劑應用的結(jié)果差異也十分突出,因此找到應用效果較好,且對患者不適感控制較好的糊劑是臨床研究的重點[2]。本文中我們就Vitapex糊劑在根尖周炎中的療效及對不適感的控制效果進行觀察與研究,并與傳統(tǒng)根管糊劑填充治療的患者比較,結(jié)果顯示Vitapex糊劑治療的患者其總有效率相對更高,且治療后的不適感更為輕微,故認為其應用優(yōu)勢更為突出。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Vitapex糊劑在根尖周炎中的療效較好,且其對不適感的控制效果也較好,因此其在根尖周炎患者中的應用價值較高。
[1] 劉士霞,師照鑫,張凱征.不同根管糊劑行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療慢性根尖周炎的臨床分析[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4,23(36): 4028-4030.
[2] 宋志盛.兩種根充糊劑在乳牙慢性根尖周炎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比較[J].南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32(1):87.
R781.34+<1 文獻標識碼:B class="emphasis_bold">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7)16-0106-011 文獻標識碼:B
1671-8194(2017)16-0106-01
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7)16-0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