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玉璽
三游泰姬陵
文/孫玉璽
日出時的泰姬陵,晨光為其增添了一抹粉色
不論是官方代表團,還是民間旅游者,在印度游覽都把泰姬陵作為首選。如果把長城之美比作彪形大漢的威武雄壯的話,那么泰姬陵之美恰如妙齡佳人的嫵媚細膩。我到印度的第一年就去了三次泰姬陵,每次都印象深刻。
第一次去泰姬陵時,我急于先睹為快,一個人打出租車悄悄去的。公路還算平坦,但每遇穿街過鎮(zhèn),車水馬龍,經(jīng)常擠得水泄不通,不時還要為過街的神牛讓路。從新德里到泰姬陵所在的阿格拉僅200公里,單程卻足足走了五個多小時。當(dāng)?shù)卣?guī)定,泰姬陵附近方圓幾公里之內(nèi)禁止汽車通行,目的是防止汽車尾氣污染泰姬陵,游客必須換乘旅游公司專備的電瓶車。為省去排隊換車的麻煩,我雇了一輛人力三輪車。
蹬三輪的是一個黑得發(fā)亮的16歲男孩。他很健談,講英語時雖然口音很重,但很流利。他主動介紹說,他的父親是泰姬陵的園丁,他不僅可以為我蹬三輪,還可以為我當(dāng)導(dǎo)游。
“先生,您是第一次看泰姬陵嗎?”男孩邊蹬車邊同我攀談起來。
“是的。你看過幾次了?”
“我出生在這里,天天看?!?/p>
“我是專程從中國來看泰姬陵的,來看一次很不容易。一路上乘飛機、汽車、住旅館要花很多錢。你不花錢,天天看,真幸運?!蔽倚南耄骸澳憧蓜e宰客?!?/p>
他回頭沖我咧咧嘴,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齒笑著說:“看一次和看一百次是一樣的,泰姬陵是不變的?!?/p>
“這么說,你已經(jīng)看膩了,不想再看了?”
“我更喜歡看來這里看泰姬陵的人。他們永遠都是不一樣的,來自全印度、全世界。有國王和王后、總統(tǒng)或總理、電影明星、體育明星……熱的時候還有人夜里看,泰姬陵在月光下更好看。”
此時我們恰好經(jīng)過亞穆納河,而泰姬陵就坐落在河的南岸。這條河源于喜馬拉雅山脈賈母諾特里附近,流經(jīng)德里南下,一直到阿格拉,再轉(zhuǎn)向東南,在阿拉哈巴德附近與恒河匯合。兩條河都是印度教中的圣河,匯合處更是印度教的重要圣地。我已在多處見識此河。她流出喜馬拉雅山時,帶著融雪的寒意,河水碧藍,浪花雪白,充滿天河圣水的靈氣;她流經(jīng)印北平原時滋潤萬頃嘉禾,代天廣施恩澤;她流出人口稠密的德里時卻被城市廢水?dāng)嚨媚酀{翻滾,河灘上晾滿了臟床單、舊衣褲,實在是大煞風(fēng)景,有負天恩;她進入阿格拉之前,九曲十八彎,水流湍急;她到泰姬陵時,豁然開朗,寬闊的河面水平如鏡,泰姬陵的倩影倒映其中,重新展現(xiàn)出圣河的靈光秀氣。
來到泰姬陵,我的小導(dǎo)游買門票、購紀(jì)念品、找?guī)?、抄近路……樣樣了如指掌,可?dāng)我問起泰姬陵的歷史時他卻只會搖頭微笑,一問三不知。他只用一個小時就把我領(lǐng)出了泰姬陵,由于我必須在天黑前趕回新德里,也就不與他計較了,用150盧比(約30元人民幣)答謝了他。
我第二次去泰姬陵是陪同一個重要代表團。去之前我查閱了一些資料,同時還囑咐先遣的使館官員務(wù)必物色一名專業(yè)導(dǎo)游。
我首先發(fā)現(xiàn)“泰姬陵”這一中文譯名有誤。泰姬陵是莫臥兒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賈汗為其因難產(chǎn)去世的愛妃所建。中文譯自英文“TajMahal”,而英文是印地文的音譯,印地文的原意為“宮中首選”,實為愛妃的生前封號。她原名阿柔曼?芭奴,是位波斯美女,20歲入宮。在她入宮前,沙賈汗的成群后妃無一生育。1631年芭奴38歲,當(dāng)時她已經(jīng)為沙賈汗生了14個孩子。這一年,她隨沙賈汗出巡,在途中生第15個孩子時因難產(chǎn)去世。她向沙賈汗提出三個遺愿:一要教育好她所生的子女,繼承王朝皇位;二不要再娶妻生子;三要建一座精美的陵墓。
沙賈汗愛芭奴情深,謹遵遺囑,第二年就破土動工修建陵墓。他從印度各地及波斯、中亞等地調(diào)集大量能工巧匠,組成設(shè)計委員會設(shè)計,每天投工兩萬多人,歷時22年,耗資4000萬盧比,創(chuàng)造了這座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整個陵墓占地17萬平方米,東西長576米,南北寬293米,呈長方形,周圍是用紅砂巖砌起的圍墻。從大門到陵墓是長約百米的筆直甬道,道間引亞穆納河圣水流過,半路有一個大水池。道路兩旁和水池周圍栽植了奇花異草和參天古木。主體建筑建在一個7米高的正方形臺基上,臺基邊長95米,全部采用德干高原上采集來的白色大理石。寢宮建在臺基的正中央,高74米,上部為一高聳飽滿的穹頂,直徑17米,下部四壁呈正方形,各有一座拱門,門框上是用黑色大理石鑲嵌的花紋圖案。寢宮內(nèi)共分五間墓室,墻壁上用寶石鑲滿五彩繽紛的花卉圖案,構(gòu)思精細,巧奪天工。在中間墓室有一道雕花鏤空的大理石圍欄,圍欄中間是兩具大理石石棺:略小的一具在正中間,是芭奴的;旁邊大的一具,是1666年去世的沙賈汗。但這兩具石棺都是虛棺,實棺安放在下面的地下室里,不對游人開放。寢宮石基的四角各有一座高42米的三層尖塔,為防止傾倒后砸壞陵體,塔身均略微向外傾斜。陵墓東西兩側(cè)屹立著兩座結(jié)構(gòu)和外觀完全相同的清真寺翼殿,都用紅砂巖砌成,以白色大理石碎塊點綴。對稱的美學(xué)在泰姬陵建筑藝術(shù)中用得最徹底,也最巧妙。大到主體建筑、兩寺四塔,小到每幅雕花圖案花邊,無一處不顯示著對稱美。當(dāng)年的沙賈汗還有一項更大的對稱建筑計劃,即在亞穆納河北岸用黑色大理石為自己建一座與泰姬陵完全相同的陵墓,并用一座黑白相間的橋?qū)勺赀B接起來,以達到更完美的對稱。
然而,沙賈汗未能如愿。由于酷愛建筑,他在阿格拉不僅建了泰姬陵,還建了珍珠清真寺和賈米清真寺兩座超大規(guī)模的寺院。1648年,他又把首都從阿格拉遷至德里,并在德里興建了被稱為“紅色要塞”的巨大堡壘式宮殿建筑群。沙賈汗陵破土動工之后,朝野上下議論紛紛,因為連年大興土木,此時已是國庫空虛,民眾怨聲載道。1657年9月,沙賈汗突染重病。芭奴給他生的兒子當(dāng)中有四個已經(jīng)長大成人,他們?yōu)闋帄Z帝位而骨肉相殘。最終,第三子奧朗則布獲勝。奧朗則布是莫臥兒王朝史上著名的暴君,他1658年稱帝后,不僅殺死了三個兄弟,而且將臥病的父親軟禁在阿格拉堡直至去世,因而沙賈汗陵在動工后不久就停了下來。今天,在亞穆納河北岸只留下了一片黃土地基和建了一半的圍墻殘跡。
阿格拉紅堡,是伊斯蘭教建筑代表之作
我第三次去泰姬陵,是陪同一個代表團。這次我們住在阿格拉,第二天驅(qū)車去另一個旅游城市齋浦爾。這次時間充裕,所以看得更為仔細。
泰姬陵之美首先在于它的構(gòu)思,它是一代君王為表達愛情而建。沙賈汗希望愛妃離開自己后到天國永享極樂。他要求建筑師按人們想象中天堂里的建筑來設(shè)計泰姬陵,對整個建筑的每個細節(jié)都要求達到和諧完美的極致。沙賈汗一生偏愛鮮花,認為鮮花之美完全出自天然,真主創(chuàng)造鮮花的用意是向人們展現(xiàn)天堂之美。因此,沙賈汗的所有建筑都用花來修飾,從不夾雜任何人物、鳥、獸等圖案。從正門通向主體建筑的百米甬道中間的水池叫蓮花池,池水噴頭也以蓮花苞造型。
主體建筑的石堡、門、窗上布滿各種花紋修飾,令人有百花薈萃之感。使用多的有郁金香、百合花、蝴蝶花、罌粟花、水仙花等。花紋主要以鑲嵌和浮雕兩種藝術(shù)方法做成,唯有中央墓室石棺圍欄采用了鏤空雕刻的手法,據(jù)說鑲嵌工藝采用的是在佛羅倫薩特別盛行的方法。沙賈汗專門從意大利請來巧手工匠,使用彩色寶石如瑪瑙、青金石、綠松石、孔雀石鑲嵌在大理石料表面并磨平拋光。因此,所有五彩花葉的顏色均為天然的,永不褪色。浮雕主要雕在大理石和紅砂巖的表面,手法極為精細,可以看出石料本身的上乘品質(zhì)。如今,在泰姬陵對面的手工藝品市場上仍有很多工匠,他們自稱是當(dāng)年修建泰姬陵工匠的后代子孫,傳承祖藝,仿照泰姬陵的圖案在大理石板上用這兩種方法制作旅游紀(jì)念品,向游人兜售。
值得一提的還有主體建筑四門的門框上用黑色大理石鑲嵌的《古蘭經(jīng)》。經(jīng)文書法龍飛鳳舞,生動優(yōu)美,字體由下向上越來越大,利用人的視角錯覺,使站在門下的人閱讀時感覺字號是一樣大的。
主門上方修飾著各種花紋
我們當(dāng)晚住在豪華的奧布羅伊飯店,有幸從窗口遠眺泰姬陵。我?guī)状稳ヌ┘Я昕傆悬c進入墓地的莊重之感,特別是當(dāng)正午的驕陽照在晶瑩的白色大理石上,反射出來的強光讓人不敢正視。然而,黃昏時從遠處眺望:夕陽為白玉穹頂罩上了金色的光環(huán),迷霧遮去了半截高塔和石基,周圍的綠樹、紅花和淙淙流水時隱時現(xiàn),泰姬陵突然展現(xiàn)出天國圣殿般的神姿仙態(tài)??上Ш镁安婚L,隨著夜幕的降臨,它漸漸消失在一片迷茫之中。
初訪泰姬陵的人,一定不要漏掉阿格拉堡。阿格拉堡距泰姬陵約兩公里,位于亞穆納河畔的小山丘上,全部采用紅砂巖建造,俗稱“紅堡”,與德國的紅堡齊名。莫臥兒王朝的開國皇帝是巴伯爾,他的祖籍為蒙古的巴爾拉斯部落,是帖木兒的直系后裔,也是成吉思汗母系的第13代后裔?!澳P兒”是“Mughal”的音譯,意譯為“蒙古王朝”。1519年,巴伯爾從阿富汗的喀布爾起兵攻打印度。1526~1527年,他在阿格拉附近連獲決定性勝利,在南亞次大陸建立起印度歷史上版圖最大國力最興盛的莫臥兒王朝,并定都阿格拉。巴伯爾死后,按照他的遺囑,被葬在阿富汗的喀布爾?;蛟S是鬼使神差,我是從中國駐阿富汗大使任上直接調(diào)任駐印度大使的。我曾多次拜謁巴伯爾陵墓,并仔細閱讀了他的自傳,發(fā)現(xiàn)他不僅是軍事天才,而且是一位有才華的詩人。他熱愛自然,每至一處都要建造花園宮殿。
阿格拉堡是巴伯爾的孫子、沙賈汗的爺爺阿克巴大帝所建,具有宮殿和城堡的雙重功能。城墻高20米,占地1.5平方公里,堡內(nèi)建筑原多達500多座,但多已損毀,其中加汗基爾宮、八角瞭望塔和莫迪寺保留比較完整。那座八角瞭望塔正是奧朗則布囚禁父親的地方。據(jù)說,沙賈汗被關(guān)在那里有八年多的時光,每天默默地坐在小樓上,以淚洗面,懷著無限思念之情凝望泰姬陵,向愛妃傾訴他那顆孤寂哀傷的心。我想他一定是在懺悔,因為愛妃的三個遺愿只實現(xiàn)了兩個:未再娶和修陵。他未能教育好子女,愛妃所生的奧朗則布弒兄囚父,喪盡天良。今天,游人到此遠眺泰姬陵,體會一下老皇帝暮年的結(jié)局,也算是為泰姬陵之游畫上了一個發(fā)人深省的句號。
我游至八角瞭望塔,留詩為證:
暮色蒼茫看丘陵,幾度輝煌幾度愁。
漫天浮云遮淚眼,掃地秋風(fēng)吹白頭。
人生百年空遺憾,史記千古訓(xùn)常留。
可憐天下癡父母,不孝兒孫恩報仇。
(節(jié)選自《解讀印度》,作者為中國外交官,曾任駐印度共和國特命全權(quán)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