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習形式多樣性是進行有效性的學習的重要基礎。作為教師,我們應努力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育資源,充分運用不同的組織手段及現(xiàn)代化技術,讓學術通過一切可以進行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通過多種感知途徑,在交流、實踐、探究的過程中,實現(xiàn)有效學習。
【關鍵詞】語言情境;詞語;圖片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字詞教學的策略》強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是字詞教學的重要原則之一。因為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字、詞、句之間的聯(lián)系,還能讓學生體會到詞語在句子中的重要用處,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
一、創(chuàng)設情境,在說話練習中釋義
【案例一】“熱火朝天”與“盡心盡力”
出示6、7自然段,指生朗讀。
相機出示:盡心盡力 ?熱火朝天
(1)提問:想象一下,朱德帶領著紅軍進行春耕是怎樣一幅熱火朝天的景象?你能用上“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式說一說嗎?
預設:朱總司令帶領著大家熱火朝天地干了起來,他們有的拿著農(nóng)具仔仔細細地翻土,有的在給干裂的土地澆水,還有的直接赤手拔除野草,每個人都忙得滿頭大汗,甚至連擦汗也顧不上了。
(2)過渡:紅軍竭盡全力幫藏胞完成春耕,生活中還有哪些這樣的場景?請你用上“盡心盡力”說一說。
預設:同學們盡心盡力地打掃教室時的場景也是熱火朝天的。
運動會上同學們盡心盡力地比賽拼搏的場景也是熱火朝天的。
(3)引導學生用上這組詞概括主要內容。(朱德帶領的紅軍盡心盡力地幫藏胞春耕,干得熱火朝天。)
“熱火朝天”在字典中的解釋是:形容群眾性的活動情緒熱烈,氣氛高漲。這樣的解釋對于很少參與群眾性活動的學生來說過于陌生,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學生對耕地等農(nóng)活也越發(fā)遙遠,更遑論實踐動手,讓他們充分理解詞語的含義是有困難的,因而采用“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式進行說話練習,發(fā)揮想象,在頭腦中想象春耕可能會有幾種活動方式,還原“熱火朝天”的景象,將圖片想象與情境說話相結合,拓展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將語言訓練貫穿在詞語理解的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樣,“盡心盡力”也采用了說話練習的方式,針對學生的切身實際,并且與剛剛理解的“熱火朝天”有機結合在一起,加深學生對這兩個詞語的理解與印象,語言能力也進一步得到了提升。
二、圖片與說話結合釋義
課堂交流是課堂教學的核心,有效提高課堂交流是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課堂光有說還不夠,學生的感官互為一體,在課堂教學中,當多種感官體驗結合在一起時,它會刺激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互相影響,為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都起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在教學中,要想方設法地在課堂中使用多種手段,讓學生同時接受多種感官的體驗,從而豐富了他們感官的天空,開拓了思維空間,更加深了他們對課文的理解與感受。
【案例二】“形態(tài)各異”
師:秋天來了,葉子各種各樣,請同學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你看到了怎樣的葉子呢?
出示圖片。
生:我看到了像風車一樣的葉子和像水晶露珠一樣的葉子。
生;像小手掌的楓葉。
生:像蝴蝶一樣的杏葉。
生:在秋天里,有一棵樹上,有綠色的葉子,也有黃色的。
師:你發(fā)現(xiàn)了葉子還有顏色的不同??偠灾?,葉子形狀不同,顏色不同,我們可以用一個成語來形容。
生:形態(tài)各異。
師:“異”是什么意思?
生:不一樣。
師:“形態(tài)各異”的意思呢?
生:形狀、姿態(tài)各不相同。
師:說得真不錯。能不能帶上“有的……有的……還有 ? ? ? ?的……”再來說一說?
生:秋天的葉子真是形態(tài)各異,有的像小手掌一樣,有的像黃蝴蝶一樣,還有的像羽毛一樣。
師:這樣形狀姿態(tài)不同的葉子就叫——形態(tài)各異,正是因為形態(tài)各異,所以每一片葉子——都很美。
教者通過“欣賞圖片——分句說話練習——段落說話練習”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由視覺器官將學生引入創(chuàng)設的情境,環(huán)環(huán)相扣。由于形式新穎,非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而學生的參與度特別高,教學氣氛活潑歡樂,極強地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同時,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有利于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喚起學生學習語文的欲望,將教學目標的執(zhí)行人自主地轉化為學生,而非教師強行將知識塞給學生。
新課程標準強調課程應該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為考量,通過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讓學生自主體驗、實踐,提高學生的語言理解與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轉變成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新課程標準從某種意義上說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語文老師,我們要及時轉換自己的角色和觀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讓他們在課堂上自由“表演”,而自己轉變?yōu)橐幻錾墓?jié)目主持人,組織每一項課堂活動都要注意讓學生時刻處在實踐及合作與交流的活動中,使他們的語言理解能力、語言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等語文核心素養(yǎng)得到整體發(fā)展。
學習形式多樣性是進行有效性的學習的重要基礎。作為教師,我們應努力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教育資源,充分運用不同的組織手段及現(xiàn)代化技術,讓學術通過一切可以進行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通過多種感知途徑,在交流、實踐、探究的過程中,實現(xiàn)有效學習。
作者簡介:潘玲霞,女,1991年生,江蘇人,大學本科,從事語文教學工作。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