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娟
不同護理方案對腎綜合征出血熱患者各期預后的影響
劉淑娟
目的 探討腎綜合征出血熱各期的不同護理方案對疾病預后的影響。方法 對82例腎綜合征出血熱患者各期制定不同的護理方案。結(jié)果 因并發(fā)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死亡3例,其余患者經(jīng)過合理的治療及全面的護理均痊愈出院。結(jié)論 合理全面的護理方案的制定與實施,是臨床治療腎綜合征出血熱各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影響患者病情好轉(zhuǎn)與否的重要因素。
腎綜合征出血熱;不同護理方案;預后
腎綜合征出血熱可分為發(fā)熱期、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復期五期[1-3]。不同分期的臨床表現(xiàn)及病理生理各不相同,其治療方案也不同,醫(yī)生的治療方案是否恰當合理直接影響患者預后,甚至會對患者的預后會產(chǎn)生致命的影響。切實做好各期患者的護理工作,制定合理的護理方案,是腎綜合征出血熱患者預后的重要影響因素,也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工作所在。
1.1 一般資料
病例為我院2014年1月- 2015年12月收治的腎綜合征出血熱患者82例,其中男65例,女17例,年齡最大者70歲,最小者19歲,平均(54.0±6.2)歲。全部出現(xiàn)五期的患者72例,無低血壓休克期患者10例。出現(xiàn)肉眼血尿15例,尿中有膜狀物11例。并發(fā)高血壓14例,心肌損傷46例,鼻黏膜出血16例,嘔血3例。農(nóng)村患者73例,城市患者9例。既往未進行整體護理的患者42例。
1.2 治療方法
嚴格臥床休息,動態(tài)監(jiān)測生命體征,抗病毒,預防感染,維持機體內(nèi)環(huán)境,預防并發(fā)癥及對癥治療。
1.3 護理方案
1.3.1 發(fā)熱期 必須絕對臥床,不準下床活動,患者由門診進入病房時,必須用擔架或平車轉(zhuǎn)運,避免低血壓休克的發(fā)生,從而使患者病情加重,延緩搶救時機。發(fā)熱期主要癥狀由中毒所致,熱型為稽留熱或弛張熱。每1~2小時測量體溫1次,體溫超過38.5℃或低于正常均應立即給予對癥治療,同時密切觀察血壓及尿量變化。此期患者應慎用退熱藥物,鼓勵多飲水,體溫超過38.5℃以上可給予物理降溫。
1.3.2 低血壓休克期 此期給予持續(xù)低流量吸氧,液體復蘇是感染性休克重要的循環(huán)支持手段,可改善血流動力學狀態(tài),維持重要器官血液灌注,從而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礙的發(fā)生,在維持重要器官基本灌注的前提下可適當應用一些血管活性藥物,以減少單純?yōu)榫S持血壓而使用大量的復蘇液體,由于血容量不足是感染性休克的基本問題 因此目前在感染性休克中血管活性藥物的應用僅限于經(jīng)大量液體復蘇后。對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在6 h內(nèi)完成液體復蘇可明顯降低病死率,改善預后。對快速大量輸液的患者,應特別監(jiān)測尿量。應密切監(jiān)測血壓變化,感染性休克第1周內(nèi)在循環(huán)監(jiān)測的情況下應適當限制液體總?cè)肓?。如果患者的循環(huán)相對穩(wěn)定,可適當使用利尿劑維持液體負平衡,從而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預后。護理上確保輸液通暢,根據(jù)血壓調(diào)整輸液速度,維持血壓,保證重要器官供血。
1.3.3 少尿期 少尿期主要由腎臟缺血及腎毒素作用于腎臟引起腎內(nèi)血管收縮及腎血流量減少所致,患者常表現(xiàn)為低蛋白血癥、低血鈉,分解代謝亢進,可出現(xiàn)高血容量綜合征、氮質(zhì)血癥、酸中毒、電解質(zhì)紊亂及凝血機制紊亂等嚴重并發(fā)癥。 所以少尿期整體護理和鑒別少尿期極其重要。此期患者應密切監(jiān)測離子。記錄24 h出入量,根據(jù)出入量進行補液,并注意加入患者每日隱性失水,合理補充電解質(zhì),根據(jù)離子檢測進行補充。
1.3.4 多尿期 此期患者仍以臥床休息為主,加強營養(yǎng),預防繼發(fā)感染,防止離子紊亂導致的其他合并癥發(fā)生,補充高熱量、低脂肪、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并監(jiān)測尿量,進行補液治療,防止大量失水。
1.3.5 恢復期 此期患者還應注意休息,為促進機體康復,鼓勵患者逐漸下床活動,補充營養(yǎng),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同時注意鉀的補充,囑患者3個月內(nèi)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
1.4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治療有效率。
經(jīng)過對82例腎綜合征出血熱患者進行整體護理,有3例患者死亡,治療有效率為96.34%。
腎綜合征出血熱是由漢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傳染病,病死率高,典型患者的病程呈五期經(jīng)過,重癥患者可有二期或三期重疊現(xiàn)象,部分患者五期界限不清。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腎衰竭[4-6]。
低血壓休克期是腎綜合征出血熱最嚴重的臨床過程,是一種急性血管損傷導致血漿滲出性低血容量性休克[7],休克率為5%~20%,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少尿期患者并發(fā)癥多,病情危重,病死率高。
有些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并不十分典型,部分患者低血壓期與少尿期合并一期同時出現(xiàn),還有少數(shù)患者發(fā)熱后直接到達多尿期,所以需要嚴格的護理措施, 需要密切觀察血壓及病情變化,嚴格記錄24 h出入液體量,為治療提供基礎[8-9]。在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應掌握疾病發(fā)病特點,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及時正確執(zhí)行醫(yī)囑,有效采取全面護理措施,加強基礎護理。同時對患者心理及疾病相關(guān)知識進行指導,消除恐懼不安心理,使患者以最佳狀態(tài)配合治療和護理。
總之,合理全面的護理方案的制定與實施,是臨床治療腎綜合征出血熱各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影響患者病情好轉(zhuǎn)與否的重要因素。
[1] 楊為松. 腎綜合征出血熱[M]. 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9:231-234.
[2] 吳光煜. 傳染病護理學[M]. 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2008:34-35.
[3] 程燕,孫祥霞,盛利巧. 腎綜合征出血熱患者臨床特點與護理[J]. 中華護理雜志,2002,37(4):278-279.
[4] 朱匡紀,吳賽萍,傅桂明. 實施以疫苗接種為主的綜合性防治措施控制腎綜合征出血熱效果研究[J]. 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1999,10 (5):371-373.
[5] 傅桂明,姚蘋蘋,徐芳,等. 2006 年浙江省腎綜合征出血熱監(jiān)測報告[J].疾病監(jiān)測,2008,23(1):41-42.
[6] 杜暉,張貴寧,吳定昌,等. 貴州省黔西南州2007年鼠疫監(jiān)測結(jié)果[J]. 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08,23(5):362-364.
[7] 劉寶軍. 探討腎綜合征出血熱并急性腎衰的血液透析治療[J].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6(4):206-207.
[8] 龔震宇,翁景清,趙芝雅,等. 腎綜合征出血熱I 型疫苗中期流行病學效果研究[J]. 中國人獸共患病雜志,2001,17(1):3-5.
[9] 馬炳杰,單秀紅,張峰,等. 撫寧縣腎綜合征出血熱疫苗接種控制疫情效果分析[J]. 河北醫(yī)藥,2013,35(24):3799-3800.
Infuence of Different Nursing Programs on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LIU Shujuan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Daqing Second Hospital, Daqing Heilongjiang 163461,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ursing programs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Methods 8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in different stages developed different nursing programs. Results 3 patients died o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the other patients were cured after reasonable treatment and comprehensive care. Conclusi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reasonable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program is an important step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patient's condition.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different nursing programs; prognosis
R473
A
1674-9316(2017)02-0178-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02.111
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二醫(yī)院感染科,黑龍江 大慶 163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