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唐鈺 ●盧戈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后,已著手實施自己的大規(guī)?;ㄓ媱?。當地時間周二(24日)特朗普親自簽發(fā)命令,重啟曾被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否決的美加輸油管道建設項目。參議院民主黨同日也向特朗普提出了總額超過一萬億美元的基建計劃。美國《華爾街日報》稱,特朗普有意通過推進“一萬億計劃”,兌現自己選舉中主張刺激經濟增長、增加就業(yè)崗位的承諾。但這些雄心勃勃的計劃也被認為周期漫長,見效緩慢,將與政府減少財政赤字和抑制通脹的努力相抵觸。
美版“一萬億計劃”什么樣
美國《紐約時報》25日報道稱,特朗普周二簽發(fā)總統令,重啟全長約2000公里,從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到美國得克薩斯州的KeystoneXL和DakotaAccess輸油管道項目,以上兩個項目因環(huán)保問題飽受爭議,并被奧巴馬于2015年否決,但特朗普周二聲稱,以上項目將創(chuàng)造2.8萬個工作崗位。
民主黨也提出一套一萬億基建計劃?!都~約時報》稱,民主黨提出的這套計劃包括1800億美元的鐵路公交系統,650億美元港口、機場、水路,1100億供水和污水處理系統,1000億美元能源基礎設施,以及200億美元公共和原住民地區(qū)土地。
《華爾街日報》稱,特朗普已承諾迅速推動一攬子基建項目,他在競選期間對外稱將在基建搞“一萬億計劃”。在其就職演說中他再次重申“將在全國范圍內建造新的道路、高速公路、機場、隧道和鐵路”。美國CNBC報道稱,特朗普計劃任命兩名房地產開發(fā)商理查德·勒夫拉克和史蒂文·羅茲執(zhí)行“一萬億美元”基建計劃。
錢從哪里來是個問題
實際上,奧巴馬在任時,對基礎設施建設也很看重,但由于共和黨人的反對,其提議一直只能束之高閣。而且,美國基礎設施建設的周期很長,奧巴馬就曾在2010年《紐約時報》的一次采訪中稱,由于項目所需的施工期,他認識到在美國不存在已準備就緒的項目這種東西。
《華爾街日報》稱,經濟學家們警告,特朗普力推的基建項目,短期內很難見效,還將使得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陷入更加麻煩的赤字泥沼中。巴克萊一份報告,列舉了刺激計劃可能涉及的美國十大基建工程項目,包括鐵路、高速公路等。僅僅這十個項目就將需要1—2年時間去完成。
另據基礎設施咨詢公司Cg-LA的數據,美國完成一個基礎設施項目的平均時間長達9.5年,在此之后才會逐漸體現經濟性效果。顯然,在短時間內集中上馬大型基建項目不利于美國財政健全,還會引發(fā)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新的矛盾,而大規(guī)模舉債又將導致通貨膨脹等問題。
面臨巨額的基建項目預算,在搞基建項目方面經驗豐富的特朗普,主張依靠私人投資籌措資金,通過減稅方式鼓勵私人投資者參與基建項目,但不少人質疑這樣的政策是否有效?!都~約時報》表示,特朗普及其團隊必須為自己充滿野心的財政刺激計劃想好融資方案,否則將招來共和黨內“赤字鷹派”們的攻擊。共和黨眾議院議長保羅·瑞恩和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就已經表示,不會無條件地支持新財政支出。
中日看上美國市場
《華爾街日報》稱,特朗普政府試圖通過基建項目開支,幫助美國達到年增長率3%以上的目標,但顯然,現在關于這些方案的效益分析都得加上“長期”二字??紤]到可能面臨的阻力,特朗普會適時地妥協,避免過度開支造成的經濟風險。
不過,對于一些長期關注并期待美國放開基建項目市場的國家而言,特朗普的政策可算得上巨大的商機。在基建領域有大量經驗和技術的中國、日本等國“已經看上美國市場”。強調實際商業(yè)利益的特朗普將力爭從投標者中選出最符合美國利益的合作對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