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立斌
寧夏育才中學
做個有心人當好班主任
潘立斌
寧夏育才中學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導者,是學校與學生、家長之間聯(lián)系的紐帶和橋梁。細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耐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保證,用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根本,愛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本文結合自身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主要就班主任的細心、耐心、用心、愛心問題等角度進行探討。
細心;耐心;用心;愛心
轉眼間,在育才中學做班主任工作將近八年的時間了?;厥淄?,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正是這些難忘的味道,才使我體會到了做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是多么精彩,才促使我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在我的理解中,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核心,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引導學生做人,要完成這一使命,班主任必須做到心中有人,做個“四有心人”。
1、關注學生人數(shù),規(guī)范學生請假
班主任工作的細心體現(xiàn)在日常工作中處處留心,體現(xiàn)在對全班同學的他細觀察和詳細了解。每次進班,我首先清點學生人數(shù),尤其關注容易出現(xiàn)曠課的學生,為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管理,我在教室黑板右下角設立了考勤公示欄,由班長負責及時更改,并提醒本班任課老師隨時關注上課人數(shù),杜絕無故曠課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2、重視家校溝通,確保放假安全
學校安全無小事,學生安全是關鍵。由于是寄宿制學校,再加之是文科班,每周末有14人固定離校,在剛接手這個班,我就和學生家長進行了電話溝通,明確告知家長周末學生離校和返校時間。如果有特殊情況,比如周末承接社會考試,周五下午放假,我會提前給離校學生家長發(fā)短信,告知家長學生離校時間,提醒家長監(jiān)督學生按時回家,要將學生的安全時刻放在心上。有句話說:“抓在細微處,落在實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細致入微,才能使班級管理見成效。
1、因材施教,關注后進生
一個班級里,“后進生”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他們中有的是學困生、有的是貧困生,還有的是品學雙困生,而他們往往會影響整個班集體。所以首先對這些學生不能放棄,并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在社團活動、合唱比賽、辦黑板報等活動中發(fā)揮他們的優(yōu)勢,同時在學習、紀律方面對他們降低要求,發(fā)現(xiàn)進步及時表揚,一旦犯錯誤,一定要問明原因,切忌大吼大叫,這樣會使師生關系對立,因為這些學生不缺乏批評,他們缺乏老師的表揚和耐心。“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相信,我們每個班主任老師只要有誠心,有耐心,再調皮的學生也能感化。
2、解放自己,培養(yǎng)班干部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全班同學的帶頭人。所以,班主任要有一雙慧眼,選擇思想好,群眾基礎好,樂于為學生服務且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學生擔任班干部,然后對他們進行具體的分工,讓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并教給他們工作的方法,指導并幫助他們開展工作。班干部有成績時,要及時地給予肯定和表揚,對于各種資助獎勵,我一直堅持的原則是同等條件下,班干部優(yōu)先的原則,他們工作有失誤時,耐心地引導他們開展工作,及時糾正他們的錯誤,樹立他們的威信和。以表揚為主,盡量少批評他們,個別事情放心大膽的讓他們去做,每周班會課上我讓班干部總結自己上周的工作情況,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工作能力。平時多和他們談心,更加嚴格要求他們,讓他們認識到:他們應該帶好頭,給同學們作榜樣。所以,要做好學生工作,就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做保證,因為我們要堅信:功夫不負有心人。
1、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記得常聽到這句話:“什么樣的老師就帶出什么樣的學生”。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嚴格要求自己,樹立榜樣,自正其身,要求學生做到,自己首先做到,用自己“身教”來影響和感染學生。學校要求學生每天七點到班,我都會在七點前進班,周一升旗儀式國歌響起,學生不容許講話,手不能插兜里,我率先為學生做好榜樣,用心做好這些細小的工作,以自己對工作的認真影響學生,引導他們認真學習,認真做好每一件事。
2、重視成績,抓好學風
高中教育除了引導學生健康成長,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升學。這就促使我把提高學生成績放在班務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每次考完試后,我都會及時利用班會課從各科平均分、各分數(shù)段人數(shù),進步學生這些指標進行系統(tǒng)的成績分析,以宿舍為單位組建學習小組來進行評比,組織班里各科成績優(yōu)異的同學談談自己的學習心得和學習方法,并針對學生暴露的一些問題從網(wǎng)上下載視頻,幫助學生來解決困難,給予學生學業(yè)上盡可能多的幫助。班主任只有用心工作,時刻想著學生,才能使家長對你放心,學生對你信任。
1、主動交往,拉近師生關系
如果說微笑可以消解眼中集結的愁云和怒氣,那么愛心則可以融化“自卑和落后”。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要學會運用自己的愛心去對待每一個學生。育才的學生大多來自農(nóng)村,有些還來自貧困家庭,比較羞澀,甚至比較自卑,見了老師甚至躲著走,這時班主任可以適當放下架子,主動和學生打招呼,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喊一下他的名字都體現(xiàn)了對學生的關愛,不一定非要等著學生喊:老師好,這樣學生可能才更愿意和班主任親近,師生關系才會變得更加和諧融洽。“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慢慢地,我們的愛心就會發(fā)揮“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作用,進而會自發(fā)的表現(xiàn)出“只要我努力,我就能行”的跡象,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變得陽光、向上。
2、經(jīng)常談心,落實“第二父母”
假如師生之間缺乏真心的交往,沒有情與情的對流,學生就會從心理喪失興趣,提高學生素質就是一句空話。在班級中,班主任既是學生的“家長”又是學生的知心朋友。所以,班主任要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最近情緒狀態(tài)不好,成績出現(xiàn)下滑,甚至屢次違反紀律的學生要及時談話,幫助他們找出原因,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關心他們的生活、學習,及時疏導他們的心理困惑,增強他們對班集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古人說:親其師,信其道,班主任只有捧著一顆“愛心”去教育學生,學生才會給你以“愛”的回報,讓你感到無比的幸福。
上面講了“四心”,實際上我們還要歸結到一心,那就是“良心”,我們的一舉一動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老師這個職業(yè),很大一部分就是良心活兒,而班主任更是如此。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們盡心竭力去做,就能真正把班級管理工作做好,干得出色,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