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璐璐
(西安音樂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1)
淺談鋼琴教學中學生的演奏心理培養(yǎng)
孫璐璐
(西安音樂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1)
眾所周知,鋼琴就是一門演奏藝術(shù),鋼琴演奏的質(zhì)量不僅受到演奏者演奏技巧的影響,更與演奏者的心理變化息息相關,因而在鋼琴教學中,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彈奏技巧的同時,更要注重演奏心理的培養(yǎng)。因此,本文基于鋼琴教學中學生的演奏心理問題,重點探討了鋼琴教學中學生演奏心理的培養(yǎng)策略,以供參考。
鋼琴教學;學生;演奏心理
在進行鋼琴彈奏時,彈奏者的心理狀態(tài)不容忽視,其直接影響著最終的音樂表現(xiàn)效果,由此可見,演奏心理的培養(yǎng)是提升學生鋼琴彈奏水平和鋼琴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步驟。但在目前的鋼琴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了對學生的心理培養(yǎng),使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本課題對演奏心理培養(yǎng)的研究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第一,自信心缺乏。缺乏信心的學生一般都表現(xiàn)為長期讓自身處于焦慮和緊張情緒之中,下意識地與他人進行對比,使得對自身的滿意度不斷下降,進而否定自身的鋼琴演奏水平,從而在鋼琴演奏中接連出錯并形成惡性循環(huán)。
第二,緊張情緒。在鋼琴演奏中,學生常常會出現(xiàn)緊張情緒,主要表現(xiàn)為思想混亂、內(nèi)心急躁以及忐忑不安等反應,使得學生往往會將原先所記憶的樂曲忘得一干二凈。
第三,厭學心理。鋼琴演奏教學中,學生最為嚴重的心理問題就是厭學心理。要想掌握熟練高超的鋼琴技巧,學生就必須經(jīng)過長年累月的不斷練習,而其練習的時間長度則決定了鋼琴練習活動的單調(diào)性,進而會使得學生產(chǎn)生倦態(tài)心理。而厭學心理出現(xiàn)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某些學生在鋼琴練習之初會制定目標,但由于缺乏恒心而無法實現(xiàn)目標,也有部分學生由于鋼琴基礎較差且長期不能得到提高,進而喪失練習興趣[1]。
俗話說得好,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只有樹立良好的自信心,才能保證鋼琴演奏的順利進行。因此,在鋼琴教學中,教師應采取多種教學手段,不斷提高學生的演奏自信。第一,教師應實時掌握學生心理動態(tài),及時調(diào)節(jié)學生的演奏心態(tài)。在很多情況下,雖然學生對于鋼琴學習具有較大興趣,但由于音樂基礎較差,使得其在鋼琴學習中往往會比較吃力,進而逐漸產(chǎn)生抵觸和倦怠心理。針對該種情況,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掌握學生在鋼琴演奏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給予針對性的指導,以此來有效提升學生的演奏水平,與此同時,教師也應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此外,教師也應盡可能地幫助學生擺脫情緒影響,增強學生的演奏基本功練習,并不斷發(fā)掘?qū)W生的長處和優(yōu)點,使學生能更好地認識自我,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演奏自信。第二,教師應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以此來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演奏信心。在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不斷營造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以積極的教學態(tài)度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消除學生的不安緊張情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于其中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也應盡量減少對其的批評,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和支持,以此來讓學生在演奏時能一直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演奏自信心。
學生的審美情趣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力、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了解與掌握以及學生在鋼琴演奏過程中對于音樂作品的再創(chuàng)作和藝術(shù)加工。國內(nèi)外知名鋼琴演奏家都是在充分把握音樂作品內(nèi)在情感的基礎上,以良好的演奏心理全身心地投入到鋼琴演奏中,以此來演奏出悅耳動聽的樂章,而只有這樣的鋼琴演奏才能真正觸動心弦。因此,教師應在把握學生實際的演奏水平的基礎上,加強對學生審美情趣和演奏心理的培養(yǎng)。在這過程中,教師可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shù)的積極作用,在鋼琴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以讓學生更為直接地欣賞音樂作品和領會音樂作品,教師也應適時地對作品進行更為深入地分析和講解,以讓學生進一步體會音樂作品所蘊含的思想感情,不斷開拓學生的藝術(shù)眼界,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從而最大限度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演奏心理。
鋼琴演奏就是一門實踐藝術(shù),對于膽子較小且極易緊張的學生來說,光靠紙上談兵的教學方法是無法有效幫助學生克服緊張和恐懼心理的。因此,要想切實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演奏心理素質(zhì),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類表演活動,以此來增加學生的舞臺實踐經(jīng)驗,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心理調(diào)節(jié)能力,有效消除其不良情緒[2]。在學生上臺表演前,教師應對其進行鼓勵,使得學生能保持積極的演奏狀態(tài)。此外,教師也應主動為學生尋找舞臺表演機會,組織學生參加各項鋼琴比賽,通過實際的舞臺表演,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演奏心理。
總而言之,不管是鋼琴演奏,還是鋼琴教學,都必須建立在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之上。因此,教師在進行鋼琴教學時,必須不斷提高對于學生演奏心理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使得學生在進一步掌握鋼琴彈奏技巧的同時,也能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讓學生能夠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鋼琴演奏實踐,從而有效提升鋼琴教學效果?!?/p>
[1]佟羽佳.淺析鋼琴演奏教學中學生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J].亞太教育,2016,18:221.
[2]劉淑萃.鋼琴教學中學生的演奏心理培養(yǎng)[N].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023:175-176.
孫璐璐(1979-),女,江蘇人,西安音樂學院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鋼琴教學與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