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方清
(蘇州市葛方清聲樂工作室,江蘇 蘇州 215000)
淺談中國美聲怎樣沖出圍城(二)
葛方清
(蘇州市葛方清聲樂工作室,江蘇 蘇州 215000)
近年,筆者做了大量的實驗,通過傳統(tǒng)唱法與三大男高音一項項的對比,逐一排除,不斷否定,所剩未知則需破解。反觀我們以往經驗根本無法審視理解其唱法,他們的輝煌絕非偶然,定有鮮為人知的秘訣。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老外也深刻理解這一典故的含義,難怪帕瓦羅蒂寧愿把秘密帶走,也決不透露更多。其神秘程度與揭秘之艱辛,數倍于埃及法老墓穴的探索,迷團一個接著一個,未知接踵而來。學習聲樂的人都知道,不從根本上解決方法技巧問題,歌聲達不到雷同。(世間很多事物都如此,未攻克關鍵技術之前一切努力近乎徒勞)。實際上三大男高音早已構建了一套顛覆于傳統(tǒng)唱法,更加科學完整,且神秘的發(fā)聲體系:1.后背唱法;2.超高位置演唱技法;3.起音坐氣技巧;4.基音定位;5.基音擴大技巧;6.聲音阻力技巧;7.開放的聲音氣質等。這里技巧套著技巧,層層相連,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環(huán)出錯前功盡棄。因前文①篇幅有限,仍有幾項秘要未破解,筆者本著對中國美聲負責的態(tài)度,將繼續(xù)帶您開啟探索揭秘之旅……
聲音阻力技巧;音量的擴大與音質;超高位演唱技法
借用聲音氣質技巧向上翻起的阻力演唱向上音程,音越高則阻力越大,也就是阻力與所唱音高的方向保持一致。并非教科書上所說音越高越向下(還有人形容大便向下用力的感覺,此方法胸前可能適用)。我們欣賞三大男高演唱,隨之出現(xiàn)的感受,乃是一種錯覺,在錯位的概念引導之下,必定得來畸形模仿,最終導致其效果走樣。傳統(tǒng)演唱錄音與三大男高做比對則尤為顯現(xiàn),有人形容不在一個“頻道”,此形容十分貼切。一個在前胸,另一個卻在后背,當然效果大相徑庭。三大男高的后背基音定位,無可控肌肉牽扯,所以在阻力的作用下?lián)Q聲較易,音色也會迥然不同。我國至改革開放之后,美聲事業(yè)有長足的進展,可喜的是解決了超高音的演唱技巧問題,在高音的能力上可以與三大男高“抗衡”(但錄音后的對比,不論是質量上和寬度還存有差距),傳統(tǒng)方法演唱的高音略顯窄小,而三大男高不但音高且寬,還是有所不同。不要忘了他們有一項撒手锏(聲音的氣質)即可以擴充音量又可增加寬度。
共鳴的優(yōu)美通透和聲響的巨大是當今意大利美聲的重要標志。音量的擴大,取決于以下幾方面要素:1.咽管的長度;2.硬額的高度和口腔的寬度(比如帕瓦羅蒂;魏松);3.體形;4.聲帶的長度與厚薄。以上自然條件,人為因素(技巧)十分重要:1.后背基音的擴大;(我在前文重點提及,后背基音的訓練十分困難,即逆?zhèn)鹘y(tǒng)又反生理規(guī)律,本人在教學中深有感觸,這里套著四個技巧。同時深刻的體會到三大男高在這一技巧上做足了“功課”,他們的輝煌的確來之不易,也因該技巧的突破確立其地位,并拉開了與老一輩歌唱家之間的距離??ɡ桌怪新晠^(qū)寬厚有力,乃是后背基音擴大的效果,同時后背肌肉不存在緊張壓力,其音色更加空飄靈動。此效果傳統(tǒng)唱法不可相其并論。胸前基音擴大,總是差強人意牽扯,沉重,做作是最大的問題);2.氣在聲之上技巧的使用,即可增加音量又可美化音色;3.聲音氣質技巧即擴大音量,亦即增加寬度;4.人為加長咽管(確切的說:軟腭到后背基音的距離)可以增加音量同時美化音質(多明戈),增加咽管長度后,咽壁已涵蓋其中,又可杜絕喉音,可謂是一舉多得。綜上所述,技巧對擴大音量和優(yōu)化音質起著決定性作用。大家都聆聽過卡雷拉斯演唱的《負心人》,再對比傳統(tǒng)方法演唱的同一首歌曲,不難發(fā)現(xiàn),一個是“大家”,另一個則是“小家”所為,其音量和音質差著級別,乃是技巧方法不同造成的結果。
在聲音氣質技巧向上翻起的一剎那施加阻力,還會出現(xiàn)氣在聲之上效果,其歌者的自我感覺:1.聲音有向里向外的對抗;2.共鳴帶有摩擦力的滾動;3.咽腔有實實在在的擴大。這一技巧可以使歌聲更加細膩,共鳴送的更遠,繼而增強了音量,同時特別進麥克,給聲音以磁性圓潤感,賦予歌聲以魅力與感染力,用的好即可激動自己。
眉心的高位置作為傳統(tǒng)技巧,始于有中國美聲以來一直沿用,是每一位聲樂愛好者定要遵循和學習的必修課,但我們萬沒想到,早在三大男高成名的那一刻起,就宣布作廢,則啟用超高位演唱技法。何為超高位:傳統(tǒng)的眉心位置之上,近乎于頭頂,共鳴更具穿透力,高泛音更為強烈,聲音傳送更遠。我們都欣賞過多明戈早期演唱的《圖蘭多詠嘆調·今夜無人入睡》,第一句即掀開頭蓋骨,在高泛音的助力下,共鳴毫無阻攔的“吱吱”的灌入聽眾的耳鼓,再對比傳統(tǒng)唱法則差距甚遠,給人帶著帽子,捂著蓋著總是掀不起來的壓抑感,這就是超高位不夠造成的效果。因位置太高通常情況下,此技法有一個最大的弊病,中低聲區(qū)使用音量會弱化(在沒有人為擴大的基礎上),三大男高為解決這一缺憾,動用了后背基音,同時使用技巧擴大音量,也便順理成章的解決了這一難題。傳統(tǒng)美聲棄用該方法的重要原因就是考慮到音量,所以我所形容的捂著蓋著純屬“正?!?。傳統(tǒng)唱法為了追求音量不得已使用沉重的胸音或撐開喉嚨發(fā)聲(這乃是國產美聲的兩大弊?。?。這也無形當中拉大了與三大男高之間的距離。
也就是上述一點一滴的差距匯集在一起,終于演變成一條巨大的鴻溝,短時間內想要一鏟鏟填平絕非易事,所須付出多少艱辛和努力還不得而知。另外尋找一個可供突破的缺口則是當下的重中之重,將取決于我們能否沖出中國美聲的第一道圍城。請注意!圍城外面必定還設有圍城……■
注釋:
① 葛方清.淺談中國美聲怎樣沖出圍城[J].黃河之聲,20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