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立鋒
(浙江交通技師學院,浙江 金華 321015)
思維導圖輔助微信平臺下的職校微課程教學研究
蔡立鋒
(浙江交通技師學院,浙江 金華 321015)
基于對職校生微課使用現狀的調查分析出發(fā),通過對思維導圖輔助微信平臺支持下的微課程教學進行可行性分析,闡述如何將思維導圖與輔助微信平臺支持下的微課程教學相結合,分課前、課中與課后三個階段對這種思維導圖輔助微信平臺支持下的微課程教學的應用方式作深入探討,以期提升微信平臺支持下的職校微課程的教學效果。
思維導圖;職校;微信平臺;微課程
伴隨著移動通信技術和互聯網無線技術的迅速發(fā)展與普及,利用手機玩微信已經成為職校生的一種習慣。教師不妨將制作好的微課程發(fā)布到微信平臺,讓微信與微課程有機結合,以便學生在微信上網中學習,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微信學習模式容易出現知識點片段難以前后貫通的問題,而思維導圖恰能增強知識點之間的關聯度,從而將這些知識點片段有機聯系起來。因此,如何利用好思維導圖,使其輔助微信平臺支持下的微課程教學,是一個頗具應用價值的研究問題。
1.1 職校生微信使用現狀的調查分析
筆者曾向浙江省部分已開通微信的職校學生共發(fā)放450份自編《職校學生微信使用現狀的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418份,有效率為92.8%,問卷主要從學生微信使用習慣、對利用微信學習的態(tài)度與需求這兩個維度調查。此外,還采用訪談形式與部分學生進行深入交流。調查結果大致如下:
(1)學生對微信的使用習慣
當問及“您使用微信多久了”這一問題時,回答“1至2年”、“2年以上”的學生分別占到57.89%、26.32%,可見,大部分學生開始使用微信還是比較早的。此外,28.95%的同學表示自己每天用微信,并且使用頻繁,而50%的同學表示自己雖只是偶爾查看微信信息,但也每天都在使用微信。不過,在回答“您平均每天上微信的時間有多久”時,44.74%的學生選擇“半小時以下”,36.84%的學生選擇“半小時至一小時”,這說明大部分學生每天都使用微信,但其實花在微信上的時間不多。另外,對于微信上推送分享的信息,44.74%的學生每天都會查看,但只會認真閱讀標題引起自己感興趣的信息,44.73%的學生則很少查看或者基本不看,僅有10.53%的學生只要信息有更新就會認真閱讀。這表明,微信推送的信息主題應緊扣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溝通,抒發(fā)自己的見解,增強學習上的主觀能動性。還有,在回答“在下列微信功能中,您最常使用的是【可多選】”這一問題時,選擇“微信支付”的學生竟然達到89.47%。因此,學生目前尚未養(yǎng)成利用微信學習的習慣。
(2)學生對利用微信學習的態(tài)度與需求
在回答“您更傾向于微信上推送分享哪些形式的內容【可多選】”這一問題時,63.16%的學生傾向于在微信上推送分享視頻類內容,60.53%的學生傾向于在微信上推送分享圖文類內容、音頻類內容,其他內容所占的比例相對較少,分別是39.47%、23.68%,傾向于文本類內容所占的比例最低,只占7.89%。因此,微信推送的內容在多元化前提下,為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設計類型應以視頻和圖文為主。此外,36.84%的學生表示自己愿意利用一天中的中午時間通過微信進行學習,而31.58%的學生則愿意在下午時段通過微信學習??梢?,肯用微信學習的學生在中午與下午時段最多,因此,課程信息內容可選擇在這些時間段推送,讓更多的學生參與溝通學習。還有,當問及“如果有一門在微信上進行學習的課程,您希望學習時長為多久”這一問題時,回答“3分鐘以下”、“3-5分鐘”、“5-8分鐘”的學生分別占到42.11%、5.26%、39.47%,可見,絕大多數學生希望微信學習的時長控制在8分鐘以內,這與微課通常的時長相仿,因此,在微信上推送分享微課可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最后,當教師每天通過訂閱號發(fā)布課程內容,78.95%的學生表示自己將會時刻關注,這表明多數學生愿意接受這種微信學習模式。當然,在訪談中,也有學生表示自己的自制能力弱,無法進行自主學習,從而影響微信學習的效果,所以,如何有效地保證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將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1.2 職教課程可應用一種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微課程模式
通過對職校學生微信使用現狀的調查分析,發(fā)現微信儼然成為職校學生在校園生活中的交流工具。微課程往往短小精悍,也正好符合微信對發(fā)布的課程信息容量小的要求。對職校學生來說,在專業(yè)課學習中會遇到比較多的專業(yè)術語,尤其是對一些概念原理甚至公式要先理解并牢記再靈活應用。為了在有限的課時內,達到最佳的專業(yè)課教學效果,不妨將傳統教學與數字化學習的優(yōu)勢相結合,在發(fā)揮教師主導教學過程的作用的同時,更要讓學生作為學習過程的主體實現混合式學習[1]?;谖⑿殴娖脚_的微課程模式的到來正是要讓學生利用手機這類移動設備進行混合式學習成為可能。
1.3 思維導圖輔助微信平臺下的職校微課程教學的應用優(yōu)勢
作為一種可視化思維工具,思維導圖以邏輯推理的形式完整地呈現各類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展示了整個思維的動態(tài)生成過程,憑借與具體的教學過程相吻合,能起到優(yōu)化教學的效果[2]。通過分層級的線條串聯各知識點,思維導圖勾勒出相關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促進系統知識的整合,既有便于資源提供者統籌安排各類學習資源,也有又便于學習者從整體結構上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識內容。學習資源間的松散則是微信平臺支持下的微課程資源最容易出現的短板。因此,思維導圖可謂是促進微信平臺支持下的微課程教學的助推器。
2.1 課前準備
首先,教師利用思維導圖設計最優(yōu)的微課程。微課程設計通常涉及到適用對象、技術手段等多重要素,而這些要素的具體內容及實現手段就可通過思維導圖作進一步明確,這不僅有助于教師對微課程設計的要素進行全面掌握,還可以促進整個教學過程安排的最優(yōu)化。其次,教師利用微信平臺發(fā)布微課程。教師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已經制作好的微課程或分享微課視頻的網頁鏈接,在微信群討論組向學生拋出具體的學習任務,瀏覽學生的互動記錄,監(jiān)督學生的學習進度,并根據學生的知識盲點反饋做針對性準備[3]。當然,教師在微信推送分享的應傾向于視頻類、圖文類內容或音頻類內容,同時,最好在中午或下午向學生推送課程信息內容。再次,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微課程資源進行在線預習。
2.2 課中教學
課堂上可用六段式微課程課堂教學法,即:一是播放視頻提出新問題;二是播放視頻復習原有知識點;三是教師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四是學生選代表展示各組的學習成果;五是學生各小組進行學習互價;六是教師通過視頻呈現答疑過程并總結評價。此外,課堂上教師應鼓勵學生運用思維導圖記筆記,允許學生隨意加入個人的想法,引發(fā)學生對相關知識點之間的聯想。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學習,可讓枯燥乏味的課堂變得有趣生動。這樣,學生便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更好地獲取知識。此外,利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可以使學生體驗到自主學習的成就感,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從而使學習興趣不斷發(fā)展并得到鞏固。通過思維導圖的展示活動,可以促進小組合作學習,使生生之間、師生之間有了更多交流的機會,促進了教學活動的開展[4]。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與深入,作業(yè)是學生鞏固和消化課堂知識的必要環(huán)節(jié)。繪制思維導圖是一類較為開放的作業(yè)形式,學生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復習鞏固所學內容的同時,也加入了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看法,進而培養(yǎng)積極思維的意識,并促進個性的發(fā)展。
2.3 課后延伸
一旦課堂教學結束,學生可運用微信平臺發(fā)布的微課程資源在線復習、鞏固和提升。當然,微課程資源應該是針對不同基礎學生的,既設計簡單的問題,也設計稍微復雜的問題。較為復雜的問題主要是提供學生選做的,皆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創(chuàng)新能力。在這個階段,教師與學生要充分利用微信平臺進行在線交流,促進學生在掌握現有知識內容的基礎上,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為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掌握更系統化,教師不妨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繪制思維導圖,建立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譬如,對于實訓類課程,教師完全可以讓學生以繪制思維導圖的形式完成實訓報告的撰寫,這樣,學生不僅對各個實訓項目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而且更容易讓自己發(fā)現知識點之間的層次關系,更有助于自我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增強對知識點記憶的有效性。當然,在實訓類課程教學中,學生的操作應用能力不能僅僅依托實訓報告和思維導圖來體現,還要將平時實操表現也納入成績評價的體系中。盡管如此,教師根據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更容易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及時跟進教學活動。
利用思維導圖輔助微信平臺下的微課程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而且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綜合應用能力。但是,這種教學模式往往對教師的自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調查也發(fā)現,職校生普遍尚未養(yǎng)成利用微信學習的習慣,學習上的自制能力也弱,往往無法進行自主學習。因此,實現思維導圖輔助微信平臺下的微課程模式在職校教學中的推廣應用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1]程超,李國林,石秋香. 微信公眾平臺下的微課程開發(fā)與應用——以《教育統計與測評》課程為例[J].云南開放大學學報,2015,(1):29-33.
[2]閆守軒. 思維導圖: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新路徑[J].教育科學,2016,(3):24-28.
[3]閆曉甜,李玉斌. 微信平臺支持下的高校微課程設計與應用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綜合版),2015,(7):52-57.
[4]薛燕,趙輝,郭泳川. 繪制思維導圖 激活課堂教學[J].中國電化教育,2015,(12):141-142.
(編輯 趙欣宇)
ResearchonMicro-lessonTeachingofVocationalSchoolsunderWeChatPlatformbyMindMap
CAI Lifeng
(Zhejiang Traffic Technician College, Jinhua 321015, China)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micro-lesson in vocational schools, the feasibility of micro-lesson teaching under WeChat platform by mind map is analyzed, and the idea about how to combine the mind map with the micro-lesson teaching under WeChat platform is also elaborated. In addition, its application ways before class, in class and after class are deeply discussed,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micro-lesson teaching under WeChat platform in vocational schools.
mind map; vocational school; WeChat platform; micro-lesson
G712
A
1672-0601(2017)11-0046-03
2017-07-08
2016-2018年度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教育科學研究課題“基于微信平臺的職校微課程教學模式研究”(立項編號:交教研1602-326)。
蔡立鋒(1981-)。碩士,高級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職業(yè)教育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