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身體各項機能下降,老年急性膽囊炎發(fā)病率不斷增加,且該疾病為一種常見的急腹癥,患者多合并右上腹陣發(fā)性絞痛和腹肌強直[1]。手術是一種臨床常用的急性膽囊炎治療方法,但考慮到老年人身體耐受性差,且合并多種并發(fā)癥,手術風險大,選擇一種安全的手術治療方法是臨床研究重點。本次研究中,通過對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急性膽囊炎效果,旨在選擇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總結如下。
從醫(yī)院2015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膽囊炎患者中選10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臨床表現(xiàn):肝區(qū)叩擊痛30例,右上腹疼痛40例,發(fā)熱30例;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齡62~83歲,平均年齡(63.8±2.0)歲;觀察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齡61~84歲,平均年齡(62.1±2.2)歲。兩組患者臨床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研究。所有參與研究患者均符合進行膽囊炎的診斷標準[2],符合體溫高于37.5℃,白細胞數(shù)量>10×109/L,B超檢查顯示膽囊結石合并膽囊壁增厚、膽囊窩積液,最終根據(jù)術中以及病理確診。排除因急性膽管炎而實施膽囊切除術患者。
對照組實施傳統(tǒng)開腹膽囊切除術,于右側肋緣下做一斜切口,皮膚、筋膜逐層切開,剝離膽囊,生理鹽水沖洗,根據(jù)具體炎癥情況,做肝下置管引流。
觀察組采用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取仰臥體位,氣管插管全麻,常規(guī)做皮膚消毒,臍下1 cm位置做小切口(大小為0.5~1.0 cm),建立人工氣腹,劍突偏右1 cm位置、右鎖骨中線肋骨下0.5 cm出分別做出切口,穿刺入腹腔,并進行必要的積液清理工作,若膽囊腫大嚴重,在膽囊底部實施穿刺減壓術,抽吸積液膽汁,并對膽囊周圍黏連組織進行分離,切除膽囊并取出,后沖洗腹腔,常規(guī)置管引流,氣腹關閉后做切口縫合,術后24 h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可將引流管拔出。若患者炎癥嚴重,需留置腹腔引流管,若為嚴重黏連或疑似為膽囊癌患者,術中實施快速冷凍切片,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并及早中轉開腹手術治療。
比較分析兩組圍術期指標(手術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并統(tǒng)計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研究數(shù)據(jù)用SPSS20.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分別為(43.50±11.20)min、(2.56±1.00)d、(63.50±16.50)ml、(5.42±1.82)d,對照組分別為(67.50±14.22)min、(7.12±1.40)d、(97.50±19.40)ml、(11.50±2.30)d,兩組手術時間對比(t=6.679)、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對比(t=1.948)、術中出血量對比(t=9.462)、住院時間對比(t=1.670),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放置胃管34例(68.0%),觀察組放置胃管14例(28.0%),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5例(10.0%),分別為:肺部感染3例,膽漏2例,對照組術后并發(fā)癥20例(40.0%),分別為:肺部感染10例,傷口感染7例,心肌梗死12例,膽漏1例,觀察組的術后并發(fā)癥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2.00,P<0.05)。
老年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理機能下降,抗病能力差,且機體對炎癥的應急反應遲鈍,其臨床癥狀以及體征表現(xiàn)多,病情比較復雜,一旦出現(xiàn)急性膽囊炎,疾病惡化發(fā)展快,極易誘發(fā)壞疽性穿孔[3-4]。再加上老年人多合并多種其他基礎疾病,增強疾病治療的復雜性和危險性,給臨床診治增加困難,且影響患者的生理耐受性,患者致死率較高。
臨床治療膽囊炎最常用的治療方法為膽道外科手術方法,但傳統(tǒng)的開腹膽囊切除術對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大,手術風險大,且不適用于老年膽囊炎患者[5]。隨著臨床微創(chuàng)技術的不斷進步發(fā)展和日益成熟,臨床基本上已經(jīng)用微創(chuàng)手術取代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成為臨床治療急性膽囊炎的重要方法[6]。隨著老齡化不斷加劇,老年膽囊炎發(fā)病率增加,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應用于老年膽囊炎患者的治療中,應用安全,且被患者所廣泛接受[7-8]。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患者的手術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以及術中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且觀察組術后置管率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少,手術治療以及預后效果均優(yōu)于傳統(tǒng)開腹手術。
綜上所述,老年膽囊炎切除治療過程中,腹腔鏡手術對老年患者的機體代謝、組織創(chuàng)傷小。在合并多種內科疾病治療過程中,無絕對手術禁忌情況下,積極做好完善的術前準備工作,手術操作由技術熟練的醫(yī)師進行,可保證手術成功率,減少術中并發(fā)癥,減少手術時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實施保證了老年膽囊炎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預后效果,被越來越多患者所廣泛接受,但同時也對醫(yī)師提高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斷提高手術操作水平。
[1]王耀東,侯森,時永,等.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急性膽囊炎的療效對比研究[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7(32): 108-109.
[2]李巖.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老年急性膽囊炎患者術后腸道功能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7,17(3): 26-27.
[3]彭國輝. 老年急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臨床并發(fā)癥的預防及治療措施分析 [J]. 中國處方藥,2016,14(10): 125-126.
[4]任宏偉. 腹腔鏡與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急性膽囊炎的效果對比觀察 [J]. 中國當代醫(yī)藥,2015,22(18): 24-26.
[5]馬惠利. 老年急性膽囊炎患者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圍術期護理核心 [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19): 3684.
[6]李玉錄.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老年急性膽囊炎效果觀察[J]. 河南外科學雜志,2016,22(6): 73-74.
[7]吳友祥,楊俊杰,晏彬,等. 腹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老年急性膽囊炎患者的療效及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J]. 中國臨床新醫(yī)學,2017,10(4): 347-350.
[8]周鵬. 老年急性膽囊炎早期及延期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臨床分析[J]. 河南外科學雜志,2017,23(2): 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