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玲
(麗水市慶元縣第二中學,浙江 麗水 323800)
基于有效教快樂學的初中班級合唱教學有效性分析
葉小玲
(麗水市慶元縣第二中學,浙江 麗水 323800)
在新課改不斷深入下,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也發(fā)生了一定的改變,在新課程標準中就曾明確指出需要加強對合唱教學的重視,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初中音樂教師對于班級合唱教學效果卻一直得不到有效地提升,針對這一現象,本文也基于有效教快樂學的初中班級合唱教學有效性進行了分析。
有效教快樂學;初中;班級合唱教學
在初中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合唱教學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只要我們打開教材就能發(fā)現其中存在較多的合唱歌曲,這就明顯體現出了班級合唱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初中班級合唱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合唱教學卻十分的頭疼,所以在公開課上很少會看見合唱教學。而之所以會這樣,主要就是因為教師覺得班級合唱教學相對而言較為困難,因為如果讓學生處于較為愉悅的環(huán)境下進行學習,可能會本末倒置、流于形式;反之,如果過分對學生進行嚴格訓練的話,學生又會對合唱產生排斥,最終也很難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針對這一現象,筆者對如何在初中班級合唱教學過程中進行有效教快樂學進行了以下的分析。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這一句話雖然已經被說過萬萬遍,但是其效果以及重要性還是毋庸置疑的,畢竟只有學生產生了興趣,才會在教學過程中,將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課堂上,才能確保教學活動的有效性。為此,教師在對初中生進行班級合唱教學的過程中,要想真正實現有效教快樂學這一目的,就一定要在教學過程中先激發(fā)學生對班級合唱的興趣,這樣學生才會在之后的教學以及實際合唱過程中更加的積極主動,并且真正投身到其中。針對這一點,教師在初中班級合唱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確保教學的有效性,還需要確保其快樂性,因為只有快樂學才是有效的。
(一)感受并且欣賞合唱,激發(fā)學生興趣
1.欣賞高水準的合唱作品
初中生不同于小學生,在這一階段下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鑒賞能力,這個時候,教師如果能夠在班級合唱教學過程中,播放一些較高水準的合唱作品給學生聆聽,就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對班級合唱充滿興趣。例如,在班級合唱教學開始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北京天使合唱團、香港童聲合唱團等較為有名的童聲合唱,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出來,通過這些高水準的“天籟之聲”來讓學生心靈受到震撼,這樣學生對于合唱的興趣就會顯著提升。
2.了解優(yōu)秀的中外合唱作品
在對學生進行初中班級合唱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可以利用播放高水準的合唱作品來激發(fā)學生的合唱興趣之外,還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較為優(yōu)秀的中外合唱作品,在介紹過程中采用講故事的方式,以此來增加學生對中外優(yōu)秀合唱作品欣賞與觀摩的機會。例如,在教學起始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我國《雕花的馬鞍》這一作品,先將這一作品背景進行講解和介紹,然后再讓學生在欣賞過程中培養(yǎng)自身聽覺,以此來讓學生體會到和聲的美感,從而就能讓學生領悟到合唱的魅力,最終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合唱的興趣。
3.對比中感受合唱藝術魅力
在對學生進行初中班級合唱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合唱的興趣,教師還可以將合唱和獨唱進行對比,讓學生在實際欣賞過程中,感受到合唱的震撼和魅力,這樣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教師在教學開始,就可以將《我仰望五星紅旗》這一首曲目獨唱作品先播放出來讓學生進行欣賞,之后再將合唱作品播放出來,以此來進行對比,這個時候學生就能明顯感受到合唱所帶來的震撼且情感都十分的濃厚,這樣就能實現激發(fā)學生對合唱興趣這一目的。
(二)循序漸進,扎實進行班級合唱教學
在對初中生進行班級合唱教學的過程中,合唱基本功教學是必不可少也是關鍵的一個階段,對于這一階段教學,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一定要一步一步,循序漸進來對學生進行教學,這樣才能慢慢提高學生合唱能力,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合唱技能。針對這一點,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合唱教學:
1.奠定扎實的基礎
在班級合唱教學過程中,基礎奠定是基本環(huán)節(jié)也是決定今后合唱能力高低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在初中班級合唱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初一階段需要做好基礎奠定工作,在教學過程中為之后的二聲部合唱奠定基礎,在進行單聲部歌曲教學過程中,適當地進行鋪墊式合唱訓練,這樣學生在二聲部合唱的時候就不會太過吃力,從而就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青春舞曲》這一內容教學的時候,就可以有意識地將二聲部內容引入進去,也就是讓學生在歌曲中加入“啦啦啦啦”人聲伴奏,以此來為今后學生二聲部配合能力進行鋪墊培養(yǎng),讓學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就能對二聲部合作建立起一個基本的感覺。又或者是在這一課時教學過程中,在其歌曲結束音加上三度五度音程,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對于和聲的感覺,通過這種方式,為學生之后學習打下基礎,這樣學生在之后階段學習過程中就會更加的順暢。
2.適當地降低難度
在初中班級合唱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真正實現有效教快樂學這一目的,不僅要做好基礎奠定工作,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降低難度,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避免學生對合唱學習失去興趣。在實際初中班級合唱教學過程中,有一些合唱曲目其相對而言是存在一定難度的,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可以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對曲目進行適當的處理,以此來實現降低合唱曲目難度這一目的,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到合唱學習當中。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長城謠》這一合唱曲目教學的時候,學生覺得十分困難,一直唱都感覺非常不好,這就容易打擊積極性,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將每句第一個音的三度改為同度,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習的難度,學生學習起來較為簡單,其學習積極性也就會得到顯著的提升。
3.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在初中班級合唱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真正實現有效教快樂學這一目的,還應該要在合唱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以此來豐富教學內容,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更加快樂,從而就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最大程度提高班級合唱教學的效率。針對這一點,教師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式來進行合唱教學:
1)肢體語言教學
在初中合唱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在合唱過程中會不自覺地按照教師指導來進行合唱活動,針對這一點,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巧用肢體語言,以此來對學生進行合唱教學引導,這樣也能有效地提高合唱教學的效率。在應用肢體語言對學生進行引導暗示教學的過程中,其可以是手勢指揮,也可以是眼神或者是肢體動作等語言,以此來向學生傳達出某一種信息,這樣學生在實際合唱過程中,教師就能通過這些指示來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其處于準確的合唱狀態(tài)。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沃爾塔瓦河》這一曲目教學的時候,就可以使用左右手對學生進行輪環(huán)指揮,以此來表示合唱過程中其效果應該是涓涓流淌的,而對于聲音力度的減弱,教師則可以將拇指和食指作出一個靠近或者是捏物形狀,這樣在學生合唱過程中就能對其進行有效地指導。
2)樂器輔助教學
在初中班級合唱教學過程中,樂器輔助教學是較為常用的教學手段,針對這一點,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合理的應用樂器,以此來對學生進行輔助教學,這樣能夠讓學生在樂器的輔助下更好地把握曲目節(jié)奏和音準。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二聲部合唱教唱的過程中,就可以使用口琴、豎琴等樂器結合教師鋼琴一起來配合教學,通過這一方式來幫助學生掌握節(jié)奏和音準,這樣就能有效地避免學生單獨演唱效果較為良好,但是合唱效果音準較差等問題,最終就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真正學會合唱的技術要點。
綜上所述,在初中班級合唱教學過程中,只有實現了有效教快樂學這一目的才能切實保障合唱教學的效果和質量,而要想實現這一點,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一定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來進行處理,以此來確保教學的有效性。
[1]蔡梅蘭.有效教快樂學——初中班級合唱教學有效性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15(12):234.
[2]周成.中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合唱教學的有效性分析[J].新校園旬刊, 2015,17(09):74.
[3]陳君旭.初中音樂教學中開展“班級合唱”教學模式的研究[J].音樂大觀,2013,38(03):102-103.
[4]鐘志玲.初中班級合唱教學之我見[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2,74(04):15-16.
G633.951
A
葉小玲(1975—),女,浙江慶元人,大學本科,任教慶元縣第二中學,中學一級,研究方向:初中音樂教育。